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京秘境2:48段重新发现北京的旅程-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老太爷”还颇有个性:众所周知,中国庙宇建筑格局大都坐北朝南,山门开在最南端。但火神庙的山门却一反常规地开在了东侧。看似奇怪的建筑格局,恰恰说明火神庙的落成远远先于元大都。据寺庙内的李道长介绍,原山门是在寺庙中轴线南端,后来到了元代,随着积水潭面积的扩大,原来清修之地的庙门前日渐繁华,山门只好改建在寺庙中轴线以东。

    最近的一次重修后,文物保护部门又恢复了庙南的山门,作为火神庙的入口。而庙东的山门则辟为出口,以分散人群。如今来此访古,可看到一庙两山门的有趣现象。顺着南面的山门穿过灵官殿,进入火神庙的院中;二进殿是面阔三间的勾连搭建筑,设计巧妙,造型独特;三进殿则是上下两层的斗姥阁。

    整个院子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大殿上耀眼夺目的黄琉璃瓦。众所周知,黄琉璃瓦是皇家的专用之物,即使是王府也不敢僭越。据《北京庙宇通检》记载,旧时北京城共有火神庙十七处之多,只有地安门火神庙是黄琉璃瓦漫顶的建筑,可见其规格非同一般,获此殊荣是因为它是北京城内唯一一座皇家御用火神庙。

    如今看到的庙宇建筑是明代末年的风格。在唐代修建时,殿顶都是灰瓦,远看和民房无异;到元顺帝时,火神庙曾大修,但殿顶依旧;真正的辉煌始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为表示皇室对火德真君的崇敬,万历皇帝下旨将庙宇所用的琉璃瓦改成了蓝、绿色;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重修时,又将山门及后殿顶改为黄琉璃瓦,为庙宇增添了皇家气派。由于万历皇帝带头崇敬,掀起了上至皇室、下到庶民的火神崇拜热潮,火神庙香火盛极一时。
火神庙遭火灾 预兆不祥事件
┳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火神庙遭火灾预兆不祥事件

    就在鼎盛之时,专门供奉可为信奉者消弭火灾、具有护国佑民通灵的火德真君的老家——皇家火神庙发生火灾,皇极殿被烧毁。这事听起来就像消防队着火一样,具有反讽意味。

    一时间朝野震动,万历皇帝大为震惊,认为神不受祀,自毁庙宇,乃偌大的不祥之兆,国家必有大灾。因此下圣旨命工部立即修复被烧毁的殿宇,同时派专管宗教事务的道录司主持举办隆重的消灾道场。但数年后一场大灾不期而至——王恭厂大爆炸。

    明天启六年(1626),位于北京城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厂火药库发生大爆炸事件,造成两万余人死伤。据估算,此次爆炸的威力约为一万至两万吨当量的TNT炸药。关于这次爆炸,史料记载颇多,但也十分离奇,例如,石驸马大街上五千斤重的大石狮竟被掷出宣武门外,西安门一带满天飞米粒大小的铁渣子……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这次爆炸事件中,地安门附近的内侍最早听到奇怪响声,循声找到火神庙,突然看到庙内“火球腾空而起,声震天宇”,接着王恭厂方向便传来爆炸声。当时正是魏忠贤当道的“天启之乱”时期,很多人都说王恭厂爆炸是火神爷显灵,谴责昏君权阉。

    这样一来,被黑色幽默了一把的火德真君,反而因祸得福,被老百姓看作黑白分明的义神,进香者如潮。
火神爷vs西太后 超级明星vs超级粉丝
    火神爷vs西太后超级明星vs超级粉丝

    王恭厂事件后,对火德真君的祭祀更为频繁。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二日,在什刹海畔就会举办火祖诞辰活动。每逢祭祀,火德真君庙的道士们便会身穿锦缎道袍,住持手持玉如意,诵经祈福。此时观者如潮,堪称什刹海一大景观。

    从明朝到清朝,火神庙的皇家气息越来越浓重,承担着更多国家祭祀的责任。据《穆宗实录》记载,清光绪帝大婚前夕,皇宫里发生大火,太和门及东西配殿被焚。慈禧太后受惊,在大臣和李莲英的陪同下,亲赴什刹海火神庙敬香,祈祷火神,保佑平安。

    经过这次皇宫失火事件,慈禧太后与火神庙结下不解之缘。从此只要有机会,便要去什刹海畔祭祀,顺便看看民间的市井风情。据说有一年,慈禧太后又去火神庙,老远觉得香气扑鼻,问过得知是火神庙对面一家专营灌肠的小吃店——福兴居老铺飘出的香味。慈禧一向喜好美食,于是便要求降香后品尝这民间小吃。这可吓坏了福兴居的老板,马上净水泼街,一通忙乎。可半个时辰后,火神庙中小道士传过话来,让将吃食送到庙里去。掌柜的不敢怠慢,急忙将20盘精心制作的灌肠送到庙中。慈禧太后品尝后大喜,随即赏赐了银两。此后宫中经常有太监前来采办灌肠,福兴居的生意也红火一时。○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到了清末民初,火神庙的香火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该庙殿宇作为派出所,后来成了交通队的家属宿舍,据说有30余户人家居住。2002年开始腾退修复,修缮中不少殿堂的顶棚都发现了彩绘、墨线大点金、双龙和玺、梁心素彩画等重要文物遗迹,由此可见当年的盛况。
玉河:胡同里面有条河
    老北京消夏地图

    玉河:胡同里面有条河

    现在的南锣鼓巷,可谓名扬中外,成了小资聚集的场所。每天巷子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但如果直径奔西,穿过雨儿胡同,就可以看到一处难得的闹中取静之所。只见一条小河从胡同旁静静流过,河两岸种植着古槐、高柳、苍松翠柏,不时有太湖巨石点缀在花草之间。往河里看,菖蒲、芦苇生长茂盛,一些盆栽荷花也点缀其间,形成了一道在北京难得一见的水乡风光。这就是在北京地图上消失五十年后,又重见天日的玉河水系。

    如今呈现在眼前的这条水系,只是古老玉河的一小部分。在历史上,这条玉河是什刹海前海之水东流,穿过今天地安门大街上的万宁桥,沿着弧形的河道奔着东南一路扎下去,再穿过东不压桥和地安门东大街进入皇城。然后一直奔南,经过今天的北河沿、南河沿大街,再过东长安街,沿正义路出城墙水关注入护城河。明清两代,因为这条河水源自玉泉山,系皇家御用,因此称为玉河。

    如今在玉河遗址公园的南端,还矗立着历史考古学家徐苹芳题写的“通惠河玉河遗址”石碑。原来除了皇家御用,这条河另一个显赫身份是皇家元代通惠河的北段,距今已有近八百年历史。别看修复后的玉河只有三四米宽,其实在元代,这里是可以行走粮船的河道。两岸绿树成荫,河水潺潺,绵延数里,绝对是达官显贵夏季消暑的好去处。

    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因为长期战乱,年久失修,玉河已基本断流。两岸杂草丛生,蚊蝇滋生,当年风光的水乡,成了一条臭沟。1954年,北京市政府将这段玉河完全变成暗沟,万宁桥也一起被埋进地下。所以大部分北京人都没有见过这条神秘的河流。直到2009年,这段玉河通过暗渠改明沟的方式,才得以再次与世人见面。

    这次重修,著名的东不压桥再次出现在玉河之上。这座桥位于地安门东大街的北侧,是一座东西走向的单孔石拱桥。因为位于地安门以东,且皇城墙没有从其上跨过,因此得了这么个奇怪的名字。这座桥与通惠河同龄,也是建于元代。此次挖掘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东不压桥桥面虽为元代砖石,但桥基却为一水儿的明代城砖。专家推测,应该是明朝时,这座桥梁曾大修,换过基石,才会出现如今这样明显的混搭特点。据附近老住户说,东不压桥桥孔龙门券上石雕的龙首十分精美,20世纪50年代拆除时,不少老百姓都来围观。这次修缮,也专门增修了券脸,桥上还加装了精美的玉石栏杆,成为玉河上一道重要风景。

    东不压桥路北,还有一座小巧别致的四合院。这便是清代古刹玉河庵。从《北京寺庙历史资料》中看,庵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曾经有房十五间,佛像六十余尊,是一座小庙。据老人说,新中国成立前,这里出售治疗风湿的药膏,不少来玉河游玩消夏的人,都会进庙求药。如今小庙保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