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次,医院中的医师按照制度给其他学生讲解病例,用了一个病人为例。指着病人的身体讲了一大串如果病情恶化会如何如何之类的医学术语、理论。完全没有留意到病人在听的过程中已经紧张恐惧得不知如何是好。
那位年轻医生实在忍不住了,问了一个跟医学完全无关的问题:“请问这位病人叫什么名字?”
“哦,”那位医师这才意识到病人的存在,“这位是某某太太。”
病人这才缓过一口气来——终于有人意识到自己是个人而不是医学样本了!
后来,年轻医生自己办了一所医院。这所医院的宗旨不是关于医疗制度,而是病人本身。
在一些训练中,教练会要求参加者完成一些量化的目标。
其实,完成那几个数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和人建立一种崭新的关系。
人类努力工作、生产和劳动,但常常会忘了我们的初衷——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人本身。发展人文机构的目的也是为了改善人的生活素质,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
离开了人,任何数字、任何学说都是没有意义的。
而教练,正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技术。
地球故事
电视片《地球故事》中有一位非常出色的非洲猎人。他以狩猎为生,直到一位西方摄影师慕名而来,请他做向导。他从这位摄影师那里学到的第一课就是:把大象的生活画面拍下来,卖录相带所赚的钱,远远超过杀死一头象所赚的钱。
后来,这位猎人变成了一位环境保护者。
这里面,首先是观念的转变,由此带来了行动的转变。
在工作和生活中,在和他人的相处中,有多少时候我们扮演着狩猎者而不是环保者的角色?又有多少无辜的“象”曾被我们射杀?
你是否从那位猎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看到其他的可能性呢?
教练文化的其中一个理念就是——转变观念,就意味着财富。
或者说,意味着更多的财富。
在公司里,我们将用过的纸翻过来,再利用一次,用于复印或写一些内部的东西。这种纸,我们称为“环保纸”。不仅仅是省钱,更重要的是保护环境。也许这一点点的行动对环境的直接影响微乎其微。但是,它至少宣传了环保的观念,培养了环保的意识。
我们曾提出:一树在你手,百鸟有归巢。
人、鸟、树之间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
所以我认为环保就是:和他人、和植物、和动物、和整个大自然建立一种健康和谐的关系。一种让人、鸟、树都拥有持久快乐的关系。
环保意识是一种系统思考的思维模式。
这是必须的。毕竟我们,我和你,亲爱的朋友,正如一本杂志上所说的,都共同生活在地球这个谁也无法逃离孤岛上。
过把教练瘾(一)
在教练技术学习中,有一个参加者分组互相练习教练的过程。我们一组四人,我教练的对象是阿明。
她说:“我近来感觉比较烦躁。”
“烦躁什么呢?”
“主要是我想自己出来做事,但孩子要上学,我又要去接送。很矛盾,所以烦。”她说。
“你的目标是什么呢?”我开始运用教练四步技巧的第一步。
“我想自己做事,又想照顾好孩子。”我感觉她回答的是心里话。
“那么,烦躁对你实现目标有没有帮助呢?”我问。
“没有。”
“那你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我继续发问。
“本来也请了人,他们找不到路。”阿明回答。
“是他们真的找不到呢?还是你担心他们找不到呢?你有没有让他们试过?”这是教练四种能力中的区分。
“对,我应该让他们试一下。”她笑着说。
“什么时候?”这时,练习时间到了。我赶快问完最后一个问题。
结束后我感到非常开心,不仅仅因为我在小组中得分最高,更是因为我觉得自己真的有能力教练别人、帮助别人。
我体验到教练们所说的满足感。
过把教练瘾(二)
学完教练技术后几天,同学阿光打来电话,希望能得到一些教练。
是什么回事:一个和他友情很好的女孩告诉他。结婚后丈夫对她很不好,她宁肯自己住办公室,也不想再和对方住在一起。她想离开丈夫回娘家,又怕父母不接受;想离婚,又怕会被社会鄙视,担心其他男孩子不愿接受她。
阿光看见她痛苦,想帮助她,但不知从何入手,觉得自己无能为力。
我听完后,开始了我的教练。
*我说:“你有没有留意其实她的担心只是她的假设——父母、社会、别的男孩子可能真像她想的那样,不接受她。但也可能事情完全和她想的不一样。她的担心只是众多可能性中的一种而已。还有,你应该让她清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如果她选择的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有何必在乎别人的态度呢?”*阿光很高兴地说:“看来你在教练技术中确实学了很多东西。
我本来觉得没有办法的,但是现在觉得自己可以搞掂了。
#我又说道:“你有没有发现,刚才你告诉我觉得没有办法帮助她。而现在你还没有给那个女孩打电话,她也不知道你有了这些想法,并没有做出任何改变,你就觉得可以搞掂了。”
“是哦。”阿光同学也意识到这一点。
“所以能不能搞掂这件事,是谁的问题呢?是关乎那个女孩呢?还是关乎你自己?”
“对,是我的问题。”阿光回答到。
“那你会怎么样呢?”我追问到。
阿光说了他想采取的行动,还分享了很多他的感受。#如果你是个细心的读者,你一定注意到前面出现了两“*”符号和两个“#”符号。不要以为这是印刷错误。这是一个方便读者区分的符号。区分什么呢?听听Lawrence的。
在我将此事拿去请教Lawrence时。他告诉我:前面部分(即两个“*”号中的部分)是在做顾问的工作,是教练的顾问。是在教别人去区分、去做一个教练的方法。后面部分(即两个#号中的部分)才是做教练的工作。
以自己的经验教对方方法(不管什么方法)的是顾问;而针对对方心态,让对方照镜子、看自己的就是教练。这就是顾问与教练的区别。
干脆去做
学员阿静有一次出差花了一笔费用,想拿去报销,但不知道这种情况能不能报销。于是她很犹豫,怕被拒绝,很没面子。
但后来她转念一想:不做,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不能报销;做了,可能会有两个结果,一个是不能报销,还有一个是可以报销。多一个可能性,为什么不选择后者呢?
她去问了财务,结果很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北京作家史铁生在“活到自己最骄傲的年龄上”突然失去双腿。这个打击太大了,他一次又一次地想到了死。但是他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死是一件始终会到来的事,是一件无论你做什么也不会错过的事。你又何必这么急呢?反正不会有更大的损失了,说不定活下去还会有额外的收获呢。不活白不活!
他说他想通这个道理之后感觉心情特别轻松,就像一名小学生想到在做不完的功课之后会有一个长长的寒假在等着他一样。
这种心态让史铁生活了下来,并成为著名作家。
这个世界上因为这样的想法而发明创造的东西实在不胜枚举。
远的不说,就说这本书。我最初根本没想过要写成一本书,只是觉得可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就提笔写了几个故事,没想到竟一篇一篇地写下来,成了你现在看到的样子。
十张名片
2000年6月20日,我策划的主题为“教练(Coaching)——提升企业生产力的新技术”的研讨会在广州举行。这是中国首次教练技术研讨会。为了确保成功,我请了Lawrence来主讲。
研讨会很成功,其丰富的内容和新颖的形式获得了广泛好评。里面有企业运用教练的个案分析、放录像演示教练技巧、体验式活动“变化者与观察者”等等。
其中交换名片的环节却最令我难忘。研讨会开始时,Lawrence对在场的200多位来自珠江三角洲各个企业的管理者说:“现在,大家先交换名片,互相认识一下,看谁交换的名片最多。”场面一下子活跃起来,人们互相打招呼,换名片。
结束之后,Lawrence总结成果:“拿到一张名片的请举手。”有一个人举手。
“两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