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转变。我们的城市土地有限,人口增速很快,人人都在市中心买套住房,既不现实也不容易。所以,有钱租好房子,没钱租差房子。大家要做房子的主人,切不可让房子牵着鼻子走,把人生最好的一段时光都献给了“房奴生涯”,否则这辈子可就活亏了。
认识房价要有国际视野
很多人都在埋怨房价为何居高不下,但如果只盯住国内市场看,未免太不“全球化”了。殊不知房价走高是国际的大气候,中国的小气候。在全球房价普遍看涨的环境下,中国房市也免不了要受其影响。
●房价走高是一种世界性现象
从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世界各地市场普遍复苏,并且迎来了千年之交的黄金时代。面对消费者信心的恢复,不动产作为投资与保值增值的首选产品,越来越受到众多商家与买者的看好。特别是在物权保障较为完善的国家,人们更视住房为天然的经济堡垒,把拥有住房作为持续投资和保证收益的一种方式。英国《经济学家》杂志2004年曾对20个国家或地区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查,发现11个国家或地区第三季度的房地产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0%左右,其中南非增幅达35%,香港增幅为31%。过去3年中,发达国家房地产总体增值约20万亿美元,而在1997年至1999年间,仅增值10万亿美元。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由需求带动消费、因消费拉动房价上涨成为世界各地房地产市场的普遍状况。特别是在一些人口密度大、人均可利用土地相对较低、经济繁荣发达、物流交运系统完善的大城市和核心城市,房价更是被大量购买者和投资者一路追捧,不断高升。伦敦、东京、纽约、汉城、多伦多、巴黎、悉尼、香港等许多世界级大城市,更是受到全球眼光的瞩目和世界资本的关注。所以,北京人到香港去,千万别说北京房价高,要不香港人都笑了;香港人到英国去,千万别说房价高,否则英国人都笑了;英国人到纽约去,千万别说房价高,否则嘴上说英语,却不是英国人的人都笑了! 。。
4谁在造市 谁在“造”价(6)
●推动世界房价走高的五个因素
分析世界性房价走高,不难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居民购买力提升导致房屋需求量增大。要知道,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提下,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都有所提高,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居民收入更是有了翻番的现象。这种收入的增多对于拉动消费的作用是巨大的,给房屋市场无疑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况且现在人们文化水平越来越高,知道总存钱不是办法,得想个主意出来让钱生钱,于是投资房市便成了最直接的想法。
人们对经济乐观预期使更多人选择房地产作为投资对象。经济持续增长、全球合作加剧、资本世界范围内运作,诸如此类的环境都让人们对世界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这让很多人看好明天的经济前景,并开始为使自己的资本短期内实现增长而广泛投资。
房地产投资高收益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毕竟在房价持续走高的形势下,购买房屋后,无论是出租还是转售,都可以让房屋的持有人获得增值收益。因此,也就有更多的人盯上了这片收益高、风险小的投资热土。
聚集效应提升了核心城市房屋价格。越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核心城市,就越吸引人们去那里工作、生活;而大城市所聚集的人越多,对住房的需求越旺盛,房价也就越高。北京、东京、首尔、香港、纽约、伦敦……哪个国际化大都市不是在延续这条老路?这种水涨船高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了大城市的房价飙升。
资本全球流动炒热了区域房地产业。随着资本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哪里有投资升值的空间,资本就流向哪里。特别是在一些全球性的金融、资本中心城市里,更是到处可见国际资本运作的身影。用全球的资本在区域地段上竞争楼盘,房价焉有不涨的道理?
可见,全球性房价上涨并非偶然事件,它既是由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导致的,也与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密切相关。当世界房价都在竞相上涨的同时,我们很难要求中国的房价“风景这边独好”。特别在今天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渐渐融为一体的时候,就更不允许中国的房价“一枝独跌”了。
不妨让我们再看几个国家的情况吧:
●英国房价
英国房价在走出1996年的房地产泡沫低谷后,开始以每年8%的涨幅回升。从2001年起,英国以每年20%的房价增速跃居世界房价年度涨幅之首。
2006年3月,英国房价大幅上升,年率上升,为前10个月最大年率涨幅,平均单位房价(由房产总价除以供给建筑面积)达到万英镑,较上年同时期高出8000英镑。4月,上升幅度为2%,再次让所有人跌破眼镜。伦敦的平均房价已经突破了30万英镑大关,这已经超出了一个英国普通人二十年的年均收入。应该说,需求旺盛、供给不足是过去十几年来推动英国房价一直呈上升势头的重要因素。与其他经济强国相比,英国的住宅不仅陈旧且新建房屋少。逐日增长的出生人口和外来移民给英国的房产市场带来了很大压力。2001年,在房地产价格上升最快的时候,英国新建住房却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少的。
●日本房价
现在的东京市中心,大致相当于上海的徐家汇。在东京品川站周边步行9分钟范围内,买一套新造的公寓单元,40楼的高层,实用面积80平米,两间朝南,带停车位,约4千万至5千万日元。按建筑面积算,每平米4万人民币,21世纪之初此类房价每平方米只为万人民币。
东京的银座地区素来以寸土寸金闻名,这里的地价更是持续暴涨,2004年创下了每平米1272万日元的天价,连续18年位居日本高价土地榜首。在东京房地产涨价之前的2000年,日本东京都当局公布的《东京土地2000》资料显示,2000年度(至2001年3月)东京都新建按户出售公寓的平均价格为4482万日元(300万人民币),为工薪阶层平均年收入的倍(2000年东京都工薪阶层的平均年收入是773万日元,约50万人民币)。
●韩国房价
21世纪之初,首尔的房价,一套90多平方米的住宅,价格为亿至亿韩元(相当于人民币100万至165万),而且韩国人认为一名普通的国家公务员要购置这样一套住宅,需要工作15年至18年,太贵了。2007年韩国房地产大涨,这样的房子估计市价在3亿韩元左右,房价也在每平米2万人民币左右。首尔最好的江南区,相当有名的云黛公寓一套195平方米的房子售价11亿韩元,相当于730万人民币,也就是每平方米在4万人民币左右。 电子书 分享网站
4谁在造市 谁在“造”价(7)
首尔寸土寸金,再加上首尔开发余地有限,使得不动产投机商经常“兴风作浪”。所以韩国政府规定,一户只能拥有一处住宅。卢武铉执政后,开始向不动产投机开刀。尽管之后房价有所下调,但首尔人仍然怨声载道。卢武铉总统下决心迁都,不仅可缓解交通难、人口膨胀等问题,对不动产投机也将是一个沉重打击。据预测,行政首都迁出汉城后,汉城房价将大幅下降,百姓对此寄予厚望。为防止迁都过程中出现新的“土地违章开发”和“不动产投机”,韩国政府已将忠清南北道地区的11个市、郡规定为“土地交易监视区”。新行政首都选址一旦确定,该地区将被定为“新规划区”,禁止滥开发和不动产投机。
●为什么拿美国比
当世界房价同步飙升的时候,似乎只有美国“按兵不动”。在全球各地相继冒出房屋“天价”的时候,美国房价却悄然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虽然其众多核心城市的房价依旧上涨迅猛,比如说纽约、旧金山、迈阿密等)。虽然这种暂时性房价下滑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我们却不能因此把中、美两国的房价相提并论。首先是因为美国是一个人少地多的国家,供求平衡决定了该国房价的平稳发展,有涨有跌;其次,美国的人居观念与亚洲国家不同,人们更爱居住在偏远安静的郊区,而不愿意拥挤在繁华的都市,这就使得美国的住房需求在整个国土上呈分散化,没有集中在某些大城市中;再次,美国住房体系比较完善,买房并非所有居民的唯一选择,美国既有“价值连城”的超级豪华公寓,也有价格和租金相对比较便宜的合作公寓,而且,美国还有相当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通过居住法及租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