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低层的经理们失去许多权威,他们的权力大部分移到总部,他们提议的产品在总部里一再被修改,最后拿出的是和市场需求格格不入的东西。”到70年代未期和80年代,德州仪器失去了美国最受尊敬的公司的地位,严重亏损,而惠普却继续倍受赞美,保持高额利润。
>>固守根本?固守核心彼得斯和沃特曼在
1982年出版的《追求卓越》一书里,建议大家要“固守根本”,他们解释说:“想要表现卓越,机会似乎偏向理智地固守自己熟悉业务的公司这一边。”表面上,这种看法和我们在这一章里提到的演进观点不符,的确,如果
3M把其根本定义为矿业或砂纸,那么3M就不会有今天,我们也不会有方便之至的如意贴。从我们的观点来看,3M没有固守根本真是谢天谢地!进一步说,诺顿在固守根本方面远胜过3M,看看结果如何;先力时和摩托罗拉相比,在固守根本(电视机和收音机)上也有过之而无不及,结果是守到衰落;强生开始销售婴儿爽身粉时,没有消费产品的经验;马利奥特进入旅馆业时毫无背景;惠普在6O年代推出第一种电脑产品时,完全没有电脑业务方面的专长;迪斯尼公司开创迪斯尼乐园时,对游乐主题公园业务毫不了解;IBM跨入电脑工业时在电子工业上经验全无;波音制造波音707喷气式客机时几乎没有民航客机业务的经验;美国运通如果固守(快递)根本,很可能早就不复存在。
我们不是说演化式的进步等于漫无目的的多元化发展,更不是说专注的企业策略一定不好。沃尔玛公司就是例子。到目前为止,沃尔玛仍然坚守一种行业——折扣零售业,却在这种狭窄的行业里同时刺激进化式进步。我们也不是说固守根本的观念没有意义。真正的问题是:高瞻远瞩公司的根本是什么?我们的答案是:公司的核心理念。
保存核心,刺激进步因此,我们在前面提出的五个教训之外。必须加上第六个教训:在刺激进化式进步时,永远不要忘记保存核心。请记住:演进涉及变化和选择。在3M等高瞻远瞩公司里,选择涉及到两个关键问题,第一个是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个东西有用吗?第二个问题同样重要:这个东西符合我们的核心理念吗?
从麦克奈特时代开始,3M就追求为人类的真正问题设法提出有创意的解决方法,这就是公司的目标。在3M,变化必须要新颖、有用、可靠(这些是3M核心理念的关键要素),被选择的机会才会更大。在公司里,当然不会有人阻止西尔弗利用15%的自由实验时间,研究他那种有点粘又不太粘的胶水;但同样重要的是,3M并没有选择这种突变的粘剂,一直到西尔弗把它和弗赖伊在唱诗班碰到的问题结合,向其他3M人展示这种怪异的小小自粘记事便条确有用处,并且证明能够根据公司的品质标准和可靠性来生产,3M公司才选择了这一产品。在3M,你不可能靠开发模仿的产品而获得创世纪奖;没有原创性的科技贡献,也不会成为卡尔顿学会的会员;如果你的产品在顾客手里一直不可靠,你做部门经理的日子就绝不会长久。作为一家年营业额130亿美元的公司,3M用勇猛的力量刺激进步,却也同样坚决地维护了自己的核心理念。
同样,在沃尔玛,一种实验如果不能增加顾客得到的价值,也不会被选择;如果强生新抽出的枝芽和公司的信念冲突,就会被剪掉;如果惠普一位营销经理很热心,想推出一种没有科技贡献的新业务,一定得不到支持;如果马利奥特得到的商机会使公司大大转向,背离“使离家在外的人觉得处身在朋友之间,深受欢迎”的目标,马利奥特一定会另觅商机;如果索尼的“种子”只带来科技上的突变,或低品质的“果实”,索尼会种下别的种子。
核心理念的作用好比强力胶和指导力量,使高瞻远瞩公司在突变和演进时,精诚团结。我们发现,3M虽然有这么多突变、分散各地的企业组织和众多小规模的部门,却有着令人惊叹的凝聚力。的确,3M人有着几乎是信仰宗教一样的虔信,其向心力之强,和我们在宝洁、迫斯尼和诺世全看到的一模一样,惠普、摩托罗拉和沃尔玛也是如此——这三家公司和3M不相上下,都是自我突变的机器,但同时也都坚决地固守核心理念。
高瞻远瞩公司的核心理念好比自然界的遗传密码。遗传密码在物种变化和演进时保持固定,高瞻远瞩公司历经所有的突变时,核心理念上保持不变。就是因为拥有这些不变的指导入针,高瞻远瞩公司才会拥有一个目标和一种精神。自然界的物种进化时,绝不可能拥有这种东西。诚如麦克奈特回顾他和3M65年的关系、探讨自己和3M的理想时所说:强调我们多么互相依靠、多么依靠我们共有的价值观,是再适当不过了。在强调这个重要而有人性的教训时,我们的挑战在于同时维持对个人的适当尊重……为了保持进步,维持对美国和世界的服务,我们必须感谢那些运用机会追求完美、为世人创造出一些东西、用新理想和新产品丰富我们的生活的人们。他们用冒险和挑战的精神,完成了最美好、最艰辛的任务。
8 自家成长的经理人
“ 从现在起,选择继承人是我要做的最重要决定,这件事几乎每天都要花费我相当多的心思。”
通用电气CEO杰克·韦克奇1991年谈公司继承人的规划——距他预定退休还有9年“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责任是确保高级经理干才的连续性。我们总是寻求拥有能力且已得到证明的后备人选,追求利用调职培训的计划,以便让主要人选做最好的准备。此外,我们一直坚持公开继任规划……我们认为连续性非常重要。”
摩托罗拉CEO办公室前成员罗伯特·盖尔文1991年的谈话1981年,杰克·韦尔奇成为通用电气CEO,10年后,他成为这个时代的传奇人物。根据《财富》杂志的说法,他“是当代公认的首屈一指的企业变革大师”。看了堆积如山的有关韦尔奇革命的文章,我们或许会受到诱惑,把他描绘成骑着白马的救星,拯救陷入严重困难、从电力发明以来就没有做过重大改变的通用电气公司。如果不熟悉韦尔奇的背景或通用电气的历史,我们或许会被误导,认为他一定是从外面吸收的“新鲜血液”,前来唤醒这个昏昏欲睡、自满自适的巨型公司。
再也没有什么想法比这更背离事实了。
首先,我们要说的是,韦尔奇是纯正的通用电气人,他研究生一毕业,就进入公司服务,当时年龄是差1个月满25岁,这是他的第一个全职工作。他在通用电气连续工作20年后,才成为CEO,像每一位前辈一样,他是从通用电气深处崭露头角的。
韦尔奇继承的并不是一家管理严重失当的公司,正好相反,他的前辈正是雷金纳德·琼斯,琼斯戴着“美国最受崇敬的企业领袖”的美名退休。《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杂志对他的同辈作过调查,发现琼斯是“当前美国企业界最有影响力的人”。而且不只一次,在
1979年和198O年两次调查中都得到这个结论。《华尔街日报》和《财富》杂志所做的同样调查也把琼斯列在顶尖领袖之列。盖洛普民意调查更把琼斯列为1980年“年度风云企业CEO”。在财务上,例如,利润增长率、股本回报率、销售回报率和资产回报率等方面,通用电气在琼斯领导的8年间绩效和韦尔奇领导的前8年一样优异。
此外,在通用电气众多表现良好的CEO当中,韦尔奇也不是第一位改革发动者或管理创新者。在吉拉德·斯沃普(1922年一1939年担任CEO
)的领导下,通用电气大力转变,跨入家用电器事业。斯沃普也引进“启发式管理”的理念,并在员工、股东和顾客之间平衡分摊责任。在当时的通用电气,这种理念堪称新颖。在拉尔夫·科迪纳(1950年-1963年担任CEO)和他“全力追求”的口号领导下,通用电气以强大的力量打进很多种新领域——服务的市场增加了2O倍、科迪纳大刀阔斧地重新改革公司的组织,推动分权制度,制定目标管理(是美国企业中最先这样做的公司),创建克罗顿威尔(现在成为通用电气著名的管理培训和教育中心),还写了一本很有影响的书,名叫《职业经理人的新边界》。弗雷德·博尔奇1964年一1972年担任CEO期间,是创造力沸腾的时代,也是乐于大胆在飞机引擎和电脑等领域冒险投资的时代。琼斯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