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领导者能够减少自己的失误,相对而言决策的精准度也会得到提高,所以管理者不仅要掌握科学的决策过程,还要提高自己的决策素养,避免产生没有必要的失误。而就自身素质而言,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要克服从众心理,不人云亦云,大胆探索,这样才能发现常人不能发现的问题,捕捉到成功的机遇。
另外,自信心也是优秀决策者的主要心理特征,没有自信就没有决策,只有积极面对,不逃避任何问题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任何一个决策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决策方案不可避免要有挫折或失误,只有把握大局,当机立断才能尽快达到决策的目标。提高决策的精准度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努力,才能逐渐地得到提高。
第二章
战略是前提:
领导谋全局,员工才会谋一域
自从有了战争,就逐渐出现了战略。战略的原意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一般意义上的战略是“指导全局工作、决定全局命运的方针、方式与计划”。在企业管理中,战略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制定战略、实施战略、战略评估。企业战略主要是一个公司在竞争中定位选择的问题,包括企业的业务范围、业务能力、管理体系等。
企业战略包括企业的经营范围、经营能力和管理机制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确定出企业的三个基本战略选择:竞争战略、差异化战略、功能战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学表示,战略的实施是平衡的艺术。一个企业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明确战略,企业若没有选择出一种战略,就会处于两难的境地,在不同的战略之间来回摇摆,这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做法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1。没有战略管理,企业必将成为流星
在非洲无边的草原上,羚羊每天醒来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自己必须要跑得更快,否则将被狮子吃掉;而狮子睁开眼,首先闪现在脑海中的是自己必须要比羚羊跑得快,否则会饿死。就这样,羚羊与狮子每天都在与生命进行着竞跑。竞跑给羚羊与狮子带来压力,迫使它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淘汰弱者,最终羚羊与狮子都能够得到进化。
市场经济社会,虽然不像动物界那般弱肉强食,但是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国家还是团队,甚至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竞争。竞争是每个时代都不可缺少的主题,国家之间有竞争,团队之间有竞争,人与人之间也有竞争,竞争几乎无处不在,是市场经济与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竞争不是坏事,竞争促使不同主体之间你追我赶、相互促进,从而促使个人进步、社会进步、国家进步。企业无法回避与竞争对手对决的问题,因此,企业领导者每天醒来所考虑的就是,应该如何应对竞争对手,使企业获得长期的发展。与竞争对手进行有效的对决成了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就是所谓的战略管理。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总裁,北大首届工商管理硕士王璞在其著作中表示,一个企业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的事情应该是做正确的事,即战略。战略管理,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规划,战略管理处于企业管理的核心位置,只有加强战略管理,才能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目标。
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纵观国际大公司无一不折射出战略管理的得与失。中国石油集团深入分析全球环境与自身条件,统筹全局,树立战略制胜思想,坚持国际化战略,推进国际能源公司建设,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石油集团的发展证明,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加强战略管理,才能破解发展难题,激发新的活力。现代企业所面临的环境瞬息万变,市场越来越开放的同时,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事实上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化,企业都无法回避与竞争对手对决。
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企业要在竞争中谋取生存发展,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战略决策。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成为强者,才能赢得发展的机会。因此,作为一名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拥有战略思维。在一个企业中,为了共同的事业,员工会期待领导引领大家,制定战略,分配任务。企业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作为领导者,要能够做出战略计划,为自己的团队指明前进的方向,引领自己的团队走向最终的目的地;同时还需要使团队保持一定的凝聚力,并尽可能地满足整个团队的需求,这样才能带着自己的团队取得最后的胜利。
中国历史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创建的蒙古帝国掌控了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南至阴山,北达贝加尔湖的大片地域。他的子孙后代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帝国,这样大的基业当然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成吉思汗从出生起,就比普通的孩子命苦,他从小丧父,被族人抛弃,母亲带着他和弟弟、妹妹们艰难度日,甚至差点在草原上冻死。更惨的是还被仇家追杀,为了逃命跑遍了整个蒙古草原,吃尽了苦头。多年的流浪生活并没有磨损掉成吉思汗的心智,反而将他的性格塑造得更加坚强勇敢,也让他更具有野心。生活的艰难告诉他,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只有将自己变得强大才能不受欺辱,才能保护自己的亲人。他下定决心,必须要报仇雪恨,将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回来。他还要统一蒙古草原,消除分割的局势,建立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吉思汗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当时,蒙古大大小小的部落散乱分布,互相吞并残杀,最后形成了几个较大的部落:塔塔儿部、蔑儿乞部、克烈部、乃蛮部、札答阑部等。各部落之间互相争斗,战事不休。羽翼未丰的成吉思汗无法同时与众势力抗衡,便采用合纵连横战术,借助克烈部的支持,打击了仇家蔑儿乞部,之后又借助克烈部的力量击垮了劲敌札答阑部。
对于最强势的敌人塔塔儿部与乃蛮部,成吉思汗不着急下手,而是经常对其实行“骚扰”战略。这样可以对他们的实力有所了解,也可以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厉害。另外,成吉思汗还利用“挑拨离间”战术,故意制造塔塔儿部与金王朝的矛盾,从而借助金王朝的力量来打击塔塔儿部。成吉思汗之所以这样做,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自己的势力还不能与之抗衡。他还在积蓄,还在谋划,准备找到合适的机会再进攻。
在争斗的过程中,成吉思汗也没有忽略自己队伍的建设。他逐步制定纪律、法令,让生性自由的游牧民族学习农耕民族的长处,来维护队伍的稳定。内部民众安定、队伍纪律严明,这都是在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基础。成吉思汗还明白内部领导稳定的重要性,于是在他最落魄的时候,和自己十几位生死之交在班朱尼河立誓:“我铁木真如大功告成,必定与诸位同甘共苦,倘若违背誓言,将变成这河中的浑水!”最后,十几位壮士全成了蒙古国的开国元勋,无一背叛。
终于,成吉思汗大战的时机成熟了,他一举击败宿敌塔塔儿部。此时,跟他联手合作的克烈部忽然与之反目成仇,成吉思汗从全局考虑,果断消灭了它。之后,克烈部的残余势力加入了成吉思汗的队伍中,于是他又成功消除了强大的乃蛮部。最后,整个草原都被成吉思汗所掌控,他成为当之无愧的草原霸主。然而这还不够,他还有更远大的计划,他要向外扩张,建立更大的“事业”。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他兵分两路,一路攻打西夏,收服江古惕部、维吾尔部,另一路正面攻击金王朝,然后两路会合,将金王朝拿下。金王朝一直对蒙古部采取压迫政策,是蒙古人的世仇。为了防止蒙古部落扩大,金王朝多次派兵袭击蒙古人,而且,成吉思汗的祖先都是被塔塔儿人押送到金王朝用酷刑处死的。为了打击金王朝,成吉思汗忍耐了很多年,准备了很多年,到时机成熟时,他便率领大军对其猛攻毒打,最后金王朝土崩瓦解。可以说,成吉思汗如果没有这样天才般的战略计划,是不可能成就这伟业的。成吉思汗最终能够成为霸主,每一步都在他的计划之中。他建立草原帝国的战略决策与部署,值得所有企业、组织的领导人学习。
战略管理可以充分体现领导人远见的卓识与决策的能力。无论武器多么精锐,人员多么充足,如果没有正确的战略部署,团队只会坐吃山空,束手自缚。成吉思汗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