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80后亿万富翁-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觉得蒋锡培先生的理想还是比较高的,蒋总在80年代的时候已经觉得人生目标是5万块,要知道,当时万元户已经是吓死人了!所以说高度不同,选择就会不同。我觉得我当时就没这个想法,我就想把欠的160块钱还掉。我当时是学生会主席,我们都把家教的广告贴了出去。我当时所有的想法根本不是5万块钱,而是挣每个月300块钱,把160块还调,再有上百元的储蓄,我内心已经无比欣慰了。
  所以说每个人创业的原始动力都很奇怪的,不是因为某一个伟大的梦想。我创业的前提就是为了还债,根本没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在公司上市的那一天,我就觉得很奇怪的,为什么我会站在这个位置上,有一种很错愕的感觉。
  在创业的过程,最大的体会就是第一、在思想上准备好;第二、在资金上准备好;第三、每时每刻都站在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以我的创业为例,我要进入媒体和广告行业,可是报纸是国家的,不会带你玩的,杂志又太小了,再往下我发现就只有户外可以进去,但是我们的思维逻辑又产生了问题,一想到户外媒体,就是地理位置最重要,一说到地理位置,觉得一定要去上海的徐家汇。这样想的结果是我们根本没有出路。后来我想想,我是中文系毕业,我的特长是什么?是从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这个角度,我想到既然人的生活是有一定的规律和轨迹,那么我就可以把广告植入到这种规律和轨迹中,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这就是我们的出路。所以说,从人的轨迹去想,市场的空间依旧起来很大。
  马云(阿里巴巴网站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讲到80年代创业的问题,在我看,创业者只有未来,没有昨天。其实每一个创业者都有很痛苦的经历, 60年代的人创业,70年代的人创业,80年代人创业,每一个阶段都有痛苦。但是有一点,无论怎么样痛苦,既然你创业了,创业者最愿意听的,包括我自己愿意讲的,我明天将做什么,后天做什么,创业者都是年轻的,一个人讲未来的时候是年轻的,一个人讲昨天的时候,才是走向衰老的态势。
   txt小说上传分享

1。两代人的碰撞(3)
我认为,无论是做网络也好,做高科技也好,首先是有一个梦想,其次要问清楚自己想跟谁竞争。95年我做互联网的时候,我跟我的朋友说我们一起创业,但是他说这玩意儿太虚,还是做贸易好。结果是他做他的,我做我的。到现在不是太好,他说怎么办,我说10月30号你给我一个主意,看怎么办,结果他说还是做贸易,贸易时代过去了,以前做贸易的吃香是因为信息不流通,有特殊的关系和有很大资金的人就比平常人有本事。现在,在很透明的情况下,贸易越来越难做,我问他,你为什么不愿意跳出来。他说,我跳出来做什么?互联网我玩不过你,我也玩不过80年代的,我不懂技术,也不懂搜索引擎。但是其实这个市场中,绝大部分人都不懂,所有的技术是为我们不懂的人创造的。
  我就问他,跟谁竞争,你跟我们竞争不了,跟农民竞争最好。我想年轻人再创业的时候,不一定要想到网络,有钱的人都把网络占领了,所以可以去看看传统企业,说不定传统企业还有新的机会。我觉得今天农业可能是最好的机会,跟农民竞争去,帮农民富起来。
  比如说,现在人们鸭蛋不敢吃,鱼不敢吃,如果专注做环保的产品,十年以后一定是农业产品的时代。创业者一定是做平常人不敢做,做不好的事,要付出平常人不愿意付出的代价,不要认为突然做农民了很丢人。我以前在大学里教书,当英文老师,我觉得也挺受尊重,而且还做到处长级。院长也对我说,你到32、33岁就可以当教授,结果我还是放弃了稳定的工作。所以我说,创业者每个人都经历了各种痛苦,付出平常人不愿意付出的努力,平常人付不出的努力,不管是80年代,还是90年代,都是这样。
  我觉得我很运气,我创业碰上一个好的时间,一个好的经济发展,有好的同事。但是我倒楣的事也很多。我还是这句话,大部分年轻人是晚上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如果你决定要做了,今天就创业!针对80年代人的创业,我想说,不管你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对客户、股东和资本的责任,对你员工的责任,这三个责任一点都不能少,坚持再坚持,走下去。其实创业者中很少有人是把一切都想得很清楚才开始创业的,大多数人是边走边想,因为你想清楚了就不敢创业了,我也没有什么其他建议了,走上一条路就走下去,逢山开道,逢水搭桥。
  张醒生(盛禹铭集团公司董事长):
  最近我看到一个数据,招公务员,全国大概招1万零几个,将近50万大学毕业生报考,40:1,50:1,两个原因,第一是我们大学生供大于求,第二,大部分人没有勇气去创业,想先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我觉得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我们的教育制度束缚了人的想像力。美国的创业成功者,首先不是为了当富翁,而是有一个梦想,个人有追求,敢于做,而且社会也承认失败者。我们中国很难承认失败者,一旦失败之后,就跟同学会聚会似的,大家应该发现只要是同学会聚会,召集人一定是成功了的,过两年不成功了,一下就没影了,就不再召集了,就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了。
  我觉得 “青春创业”的青春不在你的年纪,而在于你的心灵有没有这样的激情。当有人拿商业计划找我看的时候,只有一个好的方案不够,还要有信心。我觉得能干,我觉得就行,非得弄这个事,那种劲就比较好。
  我认为中国目前只有两种人,以80年代为限,80年代之前的人都是农民阶级,出生在城市也是农村阶级,因为出生之后就有粮票、布票,农村天气好不好,收成有没有,决定了他的成长,包括他的身材,他的智力,他的生活氛围,80年代以后,中国在几千年文明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城市阶级,没有粮票,天气的好坏对他影响不大了,这一代应该出中国下一轮创业的人了。
  我想,中国市场经济产生的结果对85年之后人的成长经历非常重要。所以,90年代的人,是中国真正有希望实现新一群巨大的创新之星的人。
  

1。两代人的碰撞(4)
——以上文字整理自2006《中国企业家》年会嘉宾演讲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2。80后,离成功还有多远?(1)
牛文文先生是《中国企业家》杂志的主编,正是这本杂志以独到的眼光、肯定的态度率先发现了这群“80后”的创业者,并将他们推向大众的视野,激励新一代的年轻人以充满活力的状态进入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第一财经》的主编秦朔先生也一直关注着“80后亿万富翁”,但对他们的未来持有不确定的态度。两未财经界的专业评论家就这一现象展开了精彩对话,并对李想、茅侃侃等所有创业者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和建议。
  牛:《中国企业家》杂志最早在茫茫商海中发现了李想、茅侃侃、高燃和戴志康等人,并以“80后”和“创业”的主题,对他们进行了报道,我们也很高兴他们在这一年成为了媒体、企业界和大众关注的焦点。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跟强的个人特点,茅侃侃是个北京孩子,他无忧无虑,他更像乔布斯,他是玩着创业,将来他的率性和城市气质会让他在创造性的行业发挥,不断有新主意,给人带来惊喜。李想来自河北,他非常沉稳和周全,少年老成,他的商业跟别的80后不一样,很实在,他好象在练名门正派的武功,稳扎稳打。他更像中国传统的企业家,他的能力和他的产业、他的个性都适配。但他有局限,那就是他缺乏更多的想像力。总之,他们俩一个是意识流的创业派,一个是稳扎稳打的实业派。
  中国曾经有很多经济奇迹,但是我没有想到这些80年以后出生的只有二十多岁的孩子竟然成为2006的一个经济话题,成为已经有两三年光辉业绩的企业家眼中需要去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入世5周年,80后登上中国企业界的主舞台,这是一个中国经济发展的标志性的事情,新的人新的企业让2006成为转折点。
  秦:以前讲经济的话题,30岁以上的企业家往往给人一种沉重感,他们在跟当时还不完善的体制,克服艰难险阻。80后给人感觉好象创业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很多人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