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变革: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美国与世界-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本不应该发生的。
  记者:我总在想一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您是否觉得此次危机源于人与人之间的过度信任?
  希勒:乔治·阿克尔洛夫和我认为信任和信心是经济发展最根本的驱动力。“动物精神”一词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使用推广。“动物精神”就是让人或动物不断前进的动力。狗不愿躺着,整天跑来跑去,兴奋不已。人也同样如此,很容易兴奋,也很容易沮丧。在经济繁荣与衰退的过程中发生的是,在繁荣时期,人们彼此过分信任,觉得没有审慎的必要。“所有人都富裕了,我也要发达。我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但谁在乎呢?所有人都富了,我也要成为其中一员。”但在衰退时期,人们变得愤怒,过分小心。他们认为:“有人骗我损失这么多钱,在考察明白之前我什么事都不做。”这就是全球经济危机所要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人们太小心了,企业不愿意雇人,因为不确定性太大。生意不愿意扩张,因为考虑到糟糕的经济,任何的扩张都意味着风险。个人不愿意购买企业销售的产品,他们也认为自己必须要更加小心。整个经济都在收缩,“动物精神”消失不见。
  记者:个人心理作用对经济的影响非常巨大。那么如何做才能使人们不再畏首畏尾,重拾对他人的信心?
  希勒:我觉得调整人类的心理非常困难。我太太是心理学家……

行为金融学大师希勒教授:如何阻止经济之舟的沉没(3)
记者:与心理学家一起生活有何感觉?
  希勒:有时候,当我太太情绪低落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说:“来,振作起来,事情会好起来的。”她就会说:“你说话不像个心理学家。”我不是心理学家,但我的确从她身上学到很多。重获信心非常困难,但有几方面很重要。首要是建立经济仍然在向前发展的意识——我刚才提到的长期方案对此有帮助,因为它告诉人们他们在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说,这不是我的建议,有些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中美两国,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人们看到这些行动能够有力地刺激经济。这就告诉民众我们正在做事,政府的确在帮助民众和企业。因此,必须让人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进步。
  记者:说到实在的进步,政府在医疗保健、教育等方面大量投资。但这类投资需要在很久之后才能看到成效。那么该如何评价这类支出呢?
  希勒:首先,它们对信心有立竿见影的积极影响。政府在进行合理的行动时,有理由希望经济会有所改善;其次,这场危机可能持续很多年。情况也许不像现在这么严峻,但有可能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里拖累经济。日本的情况就是这样。20世纪90年代初,股市和房市泡沫破灭(现在仍然一蹶不振),一旦信心被击碎,就很难再找回来。但我们可以采取一定政策,在几年的时间里加强信心,加强经济的活力。所以我们必须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严峻的经济危机也许很快就会结束,但它带来的后遗症将会是未来许多年内讨论的主题。
  记者:您觉得危机令人们丧失信心,这会给未来带来哪些影响?危机会给未来带来哪些变化?
  希勒:首先是商业领域,资本投资支出的恢复会非常缓慢。将有工厂闲置的时候,不可能兴建新工厂。如果产品最终不能推出,人们就不愿意对其进行研发。另外,企业家精神也深受打击。人们不相信自己能够创办新企业,不幸的是,这一点从长远来看非常重要。因为大型企业都是由小公司发展起来的。如果你考察某些经济的成功之处——比如说韩国,很大程度上受三星公司的驱动,在其他国家也能发现类似的例子。必须要有人创建新的生意,这个人必须相信自己能够成功。而在当前经济下,那些原本会开公司的人可能会想:“也许我应该去写诗。”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后者也许更有意义。但从当前经济形势的角度来看,绝非如此。
  记者:您刚才提到写诗的事,中国人往往不这么想,他们更多考虑的是谋生,开办公司……
  希勒:某些经济学家相信衰退也许对经济是有益的。它主要的思想是,如果工作太过稳定,经济太过稳定,人们就会丧失其创新性。而经济形势一旦变差,人们就会思考:“我一直认为自己工作的公司是世界权力之源。但你看现在的情况,公司破产、员工失去工作。也许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这是有可能的,黑暗之中总有一线光明。
  记者:我觉得这对艺术有好处,正所谓“江山不幸诗家幸”。经济情况不佳时,也许能出更多优秀的诗人、音乐家,还有画家。
  希勒:我们尽量往好的方向看。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确伴随着艺术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美国政府支持艺术家——当然还有作家。美国政府支持那些记录历史的人走访不同的州与城市,采访民众、拍摄照片。所以,美国对于大萧条有着非常优秀的历史或文化记录。从这个角度来说,大萧条是件好事。

行为金融学大师希勒教授:如何阻止经济之舟的沉没(4)
记者:我现在想结合您的两本书来问一个问题。您提到,管理金融系统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又谈到心理对经济的影响。那么,您觉得我们如何才能管理、评估民众心理因素的风险?
  希勒:这是个古老的问题了。有很多人写书讨论人类本性这一基本问题。当人们集合成很大的组织之后,行为就有不确定性,市场上就是如此。从历史的角度看,过去有很多的战争。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不禁问道:“他们干嘛要打仗?”我们根本想不起战争的起因。历史就是这样,人类本性中有很大的随机性。这对当前许多方面都有影响,例如外交、政治,还有金融市场、监管,此外,它不仅对政府有影响,私人机构也必须认真考虑如何设计自己的程序,它们必须要勇于承担风险,但同时也必须管理风险,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做一系列正确的决策。从历史中我们得到这些经验,但它们并不意味着结束,我们可以克服它们。我们必须从经验中学习,以便更好地应对经济局势。
  记者:您觉得在未来我们需要哪些改革?
  希勒:我们应该让金融*化,更好地为民众服务。加强金融教育,帮助人们做出财务决策;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防止他们被一些恶意金融产品所欺骗;让信息更容易获取,加强金融部门信息披露制度。只有这样,人们才明白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这里还有一个传递因素,很不幸,总是一个问题引发另一个问题。金融市场的崩溃会导致其他市场的崩溃,这就像是纸做的房子一样,这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这把我们引向了监管——我们必须对金融市场进行信息监管,以消除这种不稳定性。
  记者:我相信有些相应措施已经开始实施了,但政府有没有错误的行为,或者说有些措施本应实施,政府却迟迟不动手?
  希勒:我认为美国政府和世界各国政府当前的方向都是正确的,但力度还不够。在伦敦举行的G20峰会,并没有就如何刺激经济达成共识,所以我担心政策力度问题。但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件事:政府要显示出对未来的远见,这件事并不容易。这不仅是对政府的要求,还要求政府与商界通力合作,一起思考如何推进经济发展。我们应该发展主要的经济风险市场,尤其是不动产风险市场、GDP或股权风险市场。上述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当前危机的根源,我们现在正处于剧烈的衰退当中。许多优秀的企业最终破产,因为它们无法抵御风暴。所以我相信我们能发展风险管理机构,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危机。回到经济之舟的比喻,我们希望能设计一条可能抵御风暴的船,如果有更健康的金融体系,我们就可以做到。
  记者:风险管理机构是仅限于商业领域呢,还是包括其他领域?
  希勒:我认为有大量的经济风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它影响所有领域,影响个人、影响银行、影响其他金融部门,也影响非金融部门。其中之一是不动产风险,房屋土地、商业房产的价格非常重要。众所周知,中国、美国还有世界其他国家都经历过房市的繁荣与泡沫,这对承担风险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害的。我谈的是一些设想,一直以来我都希望促进设想的实现。比如,2006年5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开发了面向个体家庭的期货市场。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