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沸腾起来。“人人学铁人”,“人人做铁人”的口号声响彻会场。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万人誓师(2)
王进喜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登上主席台。他说:“盼了多少年了,大油田终于找到了。我们1205队一定要创造条件上,快安装,早开钻。没有水,尿尿也要开钻。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我们要把地球钻穿,让大油海翻个,把大金娃娃抱出来!”说到这里,他摘下戴着的前进帽举过头顶高声说:“人活一口气,拼死干到底,为了把贫油落后帽子摘掉,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铁人的发言,说出了广大会战职工的心声。当时,人人劲头十足,个个摩拳擦掌,几万人的会战队伍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此时此刻,在场的领导也都眼含激动的泪花。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章 “铁人”王进喜(1)
王进喜是大庆工人的优秀代表,在大庆石油会战中,他始终坚持在最艰险的岗位上,任劳任怨,拼死工作,被誉为“铁人”。
1923年10月8日,王进喜出生在陕西省玉门县赤金村一个个贫苦农民的家里。因家里穷,他从小没有上过一天学,目不识丁,1937年开始到玉门鸦儿河一带挖油。解放后,王进喜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代钻井工人。1956年4月,王进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被提拔为贝乌钻井5队的队长。1958年,石油部在玉门和新疆发动了以“高速优质钻井”为中心的群众运动。王进喜以主人的姿态,带领他的贝乌5队以前所未有的苦干、实干精神,创出了月钻5009米的全国最高纪录。从而使贝乌5队成为“钢铁钻井队”,王进喜也被誉为“钻井闯将”。
1959年10月,王进喜被甘肃省劳模会议推举为国庆观礼团代表和出席“全国工交群英会”代表。在京期间,他亲眼看到由于缺油,连首都的公共汽车上都背着又笨又难看的煤气包,心如刀绞。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远在东北的松基3井喷油,一个特大油田渐渐撩起了面纱。回到玉门后,王进喜主动请缨,要求参加松辽石油大会战。
1960年3月15日,王进喜与他的贝乌5队在玉门登上东去的列车,10天以后,到达萨尔图车站。当时的萨尔图小站条件简陋,在站前的土路上,人来车往,机鸣马叫。王进喜下车后,一不问吃,二不问住,而是问搞接待的王廷锦大队长:“我们钻机到了没有,井位在哪里,这里的最高纪录是多少?”
当时的现场十分热闹也十分杂乱,王进喜逢人便问他的三句话,以至于事隔多年,有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比王进喜早到几天的玉门油矿贝4队队长门广福回忆说:“王进喜下了火车三句话非常感人,我就被他问过。……他见了我就急渴渴地问他那三句话,一个钻井队长,下了火车,一不问吃,二不问住,首先想到的是武器弹药、战斗岗位和努力目标,这就是战士的表现、指挥员的思想。5队很快就能打上去,势在必然!”
当时担任大队党总支书记的李玉生也回忆说:“王进喜一见劈头就问见了他们的钻机没有,我说没见,他又说你是大队的,一定知道情况多,新疆都谁来了,张云清来了没有,这里的最高纪录是多少。我说1202队、1203队都来了,张云清也来了。还没听说谁创了最高纪录。王进喜说他们来了好,我要和他们好好比一比,创它几个高纪录。我当时想,这王进喜可不得了,一脑子工作,一脑子活,抓得很紧,一心要往前抢,这才叫思想领先。”
贝乌5队来到大庆后被编为1205钻井队,他们的井位在离萨尔图十几里远的马家窑附近,这是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屯子。队里除了十几个年纪大体质弱些的工人住在老乡的房子里,其余的人就住在饲养棚、粮仓、磨房里。
王进喜和1205钻井队的人们最关心的是他们的钻机、设备什么时候能够运到。那些日子里,他们天天都要到萨尔图车站沿着铁路找他们的钻井设备。4月5日,他们终于在车站看到装着他们设备的货车,全队都十分高兴。但随之问题也出来了:钻机虽然到了,但没有吊车,没有拖拉机,就连搬家用的大卡车也找不到。怎么办?在全队职工大会上,王进喜说:“我们30多人就是吊车、就是拖拉机、就是大卡车,绝不能等!”
大家都赞成王队长的意见。于是,王进喜领着全队30多人各自带卸车工具,直奔火车站。工人们在王进喜的指挥下,撬的撬、拉的拉、拽的拽,一件件、一台台将设备都从货车上卸下来。然后,同样依靠人拉肩扛,又奋战3天3夜,把钻机搬到井场,把所有的设备都组装起来。4月11日,随着王进喜的一个手势,两台柴油机开足马力,10股钢丝绳徐徐绷紧,1205队的井架终于在标明“萨55井”的井位上立了起来。
当时,王进喜住在赵大娘家里,可钻井队进屯后,他只在赵大娘家住过一天,第二天起床走了以后,就再没回来睡过觉。赵大娘问住在她家的孙秉科:“王队长这几天干什么去了?这大冷的天怎么也不回来睡睡觉?”孙秉科解释说,这是我们王队长的习惯,工作一忙他就没黑夜没白天了。
井架立起来以后,王进喜还是没有回赵大娘家的那间“干打垒”睡觉,赵大娘不放心,又做好饭,提着柳条筐来到井上看王队长,想叫他吃上一顿热饭。赵大娘在井场看到许万明,许万明把大娘领到发电机旁的一个泥浆槽子边,大娘看见王进喜正躺在里边睡觉。身下铺的是一些羊草和一条被子,身上盖着老羊皮袄,头下枕着一个铁疙瘩。许万明告诉她,那是个牙轮钻头。赵大娘感慨地说:“活了大半辈子,除了那些打鬼子打土匪把脑袋别在裤腰上的人外,没见过这么拼命的人。唉,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哪!”
30多年之后,许万明仍能清楚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赵大娘叫铁人,当时我在场。王队长住大娘家,但老是不回去。大娘怕他饿着,就把饭送到井场。那天我和架工何珍贵在场,大娘这样叫是个历史功绩。”
许万明所说的“历史功绩”是指,赵大娘第一个称王进喜为“铁人”。这件事立即反映到指挥部驻1205钻井队工作组。工作组员、大队书记李玉生立即向指挥部党委副书记李光明作了汇报,李光明又和李玉生一起到党委全委会上做了汇报。党委书记兼指挥宋振明听完汇报高兴地说:“大娘叫得好,王进喜当之无愧!我们要立即向上级汇报!”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章 “铁人”王进喜(2)
当石油部长余秋里听到关于“铁人”事迹的汇报后当即对宋振明说:好!这是一个好典型,我们就借用老百姓形象而生动的语言,叫他王“铁人”。他还说,王进喜代表大会战的方向,铁人就是我们的旗帜。我看可以下决心,大会战的第一个英雄就树他。为了更好地宣传王“铁人”的模范事迹,余秋里特地派《战报》记者去1205钻井队,调查核实王进喜的事迹。
1960年4月9日至11日,大庆油田第一次技术座谈会在安达铁路俱乐部一个大会议室召开。按照余秋里的要求,会场没有主席台,中间摆了几张桌子,周围一圈一圈坐满了人,墙上挂满了各种图表。参加会议的工人、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级干部180多人,最后一天吸收总部机关参加,与会人数达到500多人。
这是在大庆油田召开的第一次大型会议,会议开得热烈、生动,各路代表发言很踊跃,坐在中间的余秋里、康世恩、唐克、张文彬等人不时插话提问或做补充。最后一天,余秋里做总结。他讲完了形势讲任务,提出了大会战的目标,就是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讲到怎样完成任务时,余秋里高声说:“我们必须具有猛攻猛打、雷厉风行、严肃认真、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刻苦耐劳、艰苦奋斗、顽强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的共产主义风格。”最后他又提高了声音说:“总之,我们每个队、每个单位、每个人,都要有革命战争时期那种敢于冲锋陷阵、英勇牺牲的精神和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困难所压倒的气概!”
说到这里余秋里大声问:“王进喜来了没有?”
王进喜正蹲在凳子上聚精会神地听余部长讲话,突然听到部长喊自己,马上站起来说:“来啦!”
余秋里微笑着对他说:“来来来,到中间来,叫大家看看!”
王进喜不好意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