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晃冬天过去了,春天的气息已经临近。这天陈晖从家里出来,去张韬家叫上他,一起去拜会刘知远。
两个人赶到刘知远府上,因为来的次数多了,也不用门人禀报,就登堂入室直奔客厅。过了一会儿,刘知远满面愁容地过来,招呼他们喝茶,自己则皱着眉头想心事。陈晖和张韬无趣,便追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原来,那幽州节度使赵德钧,年前谎称契丹入侵,要朝廷增兵布防,以此要挟朝廷放归自己的养子赵延寿。谁知竟一语成谶,年后契丹果然派重兵入侵边境,抢夺牛羊牲畜,边境十室九空。赵德钧一看事情不好,当即向朝廷上书,要朝廷增派粮草兵马。李从珂接到奏章后,决定增派兵丁粮草给赵德钧。可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有臣子借此机会上了一道密奏,说要给赵德钧增派粮草,从京城到幽州,光路上人吃马喂的也得浪费不少,而且路上耽搁时间过长,不如下一道圣旨给石敬瑭,让他先替朝廷垫上这许多粮草给幽州,就算是朝廷借他的。这样一来不耽误时间,二来不浪费粮草,三来也能借此削弱石敬瑭的军力。
朝廷向你借粮草,你不能不借吧?借了以后,你不能总催着朝廷还吧?所以,基本上就是不用还了。如果有朝一日,河东没有这些粮草无以为继了,皇帝再随便派个人送去粮草,又算是卖了一个大大的人情。要说这主意,那是一股馊味儿,可是谁让这李从珂身边就没什么得力的大臣呢?而冯道、李愚这种不倒翁宰相,对任何事情从来都是不置可否的。所以,李从珂竟然认为这办法不错,当即颁下圣旨,说朝廷借河东军粮万石,数日内便要送到幽州。临发圣旨前又良心大发,说夏天快要到了,传旨的官员也别空走一趟,顺便把今年军队的夏衣给河东将士们带过去吧。
石敬瑭接到圣旨,开始一听说是发夏衣,既高兴又诧异。高兴的是夏天快到了,给将士们换身新衣服当然不错;诧异的是李从珂居然能够主动关心自己,这可是不多见的。可一听圣旨的后半截,这才知道萝卜大头在后面呢,给你一堆芝麻,是要你出西瓜呢!要说这万石军粮,河东倒也不是没有,可是谁没事的时候就预备着万石军粮准备出借呢?再说了,朝廷向地方借东西,那不摆明了是有借无还么?可这话又不能这么说,也不能就这么回皇上的话,只得唯唯诺诺接了圣旨,回家后琢磨这事该怎么办。
虹←桥←书←吧←BOOK。←
第32节:第三章石敬瑭返回河东(9)
张韬听了,却哈哈大笑:“这事情其实简单。朝廷的圣旨,只不过是要看河东是否听话,不用太过担心他们是否会还军粮。赵德钧上奏章说契丹入侵,要朝廷增派粮草,朝廷就向我们借。将来我们也可以效仿,朝廷必然也会想方设法满足的。所以,这粮草是一定要借的。朝廷要我们借粮草,是想一举三得;而我们大大方方出借,却也是一举三得。”
“张韬,你倒说说看,我们借粮草能有哪三得?”刘知远追问。
“这第一得,是我们痛快出借粮草,能够笼络人心。契丹入侵是事实,边境军士吃紧,没有足够的军粮,赵德钧也很难支持。想要图谋大事,第一步就是要笼络人心,将来我们也不要赵德钧帮忙,只要他不扯后腿就行。第二,既然没有这许多粮草,自然就得加紧征收,自然就会得罪百姓,这屎盆子尽可以扣在李从珂的脑袋上,主公在适当的时候出面抚慰一下,百姓们还不感动万分?人心向背从来都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第三,我们可以借此机会探测一下,军中对于起兵反唐有什么样的反应。我们在做事之前,一定要了解下面人的想法,因为他们是整个事情的参与者和执行者,若是不了解他们的想法,贸然行事,就会像李从厚一样,派了十五万大军围剿李从珂的二万兵马,结果却白白送给李从珂十五万生力军。这样的错误,我们是绝对不能犯的。”
刘知远钦佩地点点头,觉得张韬说得有理,当即领着张韬和陈晖去找桑维翰。桑维翰听了张韬的想法后豁然开朗,拉着张韬的手说,你说得不错,李从珂并不是要我们的万石军粮,而是要看我们的态度,我怎么一开始就钻了牛角尖呢?张韬你年纪虽然不大,却对权谋之术钻研得如此之深,想必家中渊源颇深,不知是否如此?张韬只微笑不答话。当他闭上嘴的时候,任何人都能看得出来,不管用什么办法,都不能让他再开口了。桑维翰只得自嘲地笑笑,随后甩着那张长脸就去找石敬瑭了。
过了多时,桑维翰方才满面春风地回来,告诉他们三人,主公已经决定依计行事。这催逼粮草的工作,交由陈晖去做,务求要让人人都以为是李从珂催逼,让人们对李从珂恨之入骨;刘知远去军中安排,在明日军中领夏衣时,制造突发事件,观看众军士的反应;至于张韬,则去准备一封书信,等到军粮凑齐了,交由押粮官带给赵德钧,此信务必刚柔并济,软硬兼施,既要让赵德钧知道我们不傻,也要让他清楚我们没那么自私,最后要让他明白,幽州和晋阳,井水不犯河水,你赵德钧在你的地上种什么我们不管,但是河东这一亩三分地的事,你赵德钧将来也少插手。
第二天清晨,晋阳校军场上开始聚集兵丁,除了站岗放哨和巡逻的,城内几乎所有的兵丁都站在校军场上了,把个大场子挤得满满当当。昨天大家已经得到通知,今天要给大家发放夏天的军衣,这个时候都在场上按序列排开,等待钦差前来宣旨,然后按顺序去领衣服。钦差还没有来,军士们便交头接耳地谈论起来。从昨天开始,几乎所有兵丁的任务,就是向管辖范围内的老百姓催要军粮。这些军士都是本地人,老百姓都是自己的父老乡亲,百姓的生活情况他们都了解,但是碍于官令所派,军士们也无可奈何,只得硬着头皮去催要粮食。有那不愿意出钱的,军士们硬起心肠,一根铁链锁了,百姓们苦苦哀求,有时反倒把军士们围住:“你们光想着为皇上立功,却让自己的父老乡亲遭受酷刑,家徒四壁,连饭都吃不上了。难道你们就忍心么?”这些兵丁听了以后内心惭愧不已。难得正好大家凑在一起,便互相打听情况。原来,家家户户的情况都差不多,自己在这边催逼,自家人也在被他人催逼。都是有父有母的儿郎,此刻由不住心潮澎湃。就在这时,刘知远安排了一百多个刚刚从牢里放出来的百姓,让他们来校军场找自己的子女诉苦。这些老人遍体鳞伤,两眼垂泪,颤颤巍巍地来到校军场,在人群中又如何能轻易找到自家子女,当即坐倒在地,哭成一团。军士们诧异之下,将他们团团围住,了解情况。过不多时,他们的子女得到消息,都远远跑来,看自家老人如此惨况,痛不欲生,一时间校军场上愁云密布,惨雾横生。刚刚还在交头接耳的士兵们现在都默不作声,整个校军场仿佛一个即将爆炸的火药桶,就等着导火索来点燃了。
→虹→桥→书→吧→。
第33节:第三章石敬瑭返回河东(10)
刘知远站在高处,军士们的反应他看得一清二楚,心中暗自高兴,他早就安排好了一群军士,让他们在适当的时候,出来蛊惑人心。现在看机会已到,便在人群中搜寻着,向他们使了个眼色。那些军士心领神会,当即就喧哗起来,有一个军士大声喊道:“幽州战事吃紧,皇帝不给他们增派粮草,却非要借我们河东的粮草,不知道皇上居心何在?”又有一个军士喊道:“皇上难道没有粮草么,他自从进了洛阳,金银珠宝不知道拿了多少,后宫中每日花天酒地,现在前方战事需要粮饷了,他却推托没有,反向我们索取。这等昏君,我们还保他做什么?倒不如就此反了吧!拉着人马上洛阳,把李从珂赶跑。”众军士受到蛊惑,群情振奋,纷纷叫嚷起来,校军场上喧闹不已,大有恨不得立刻出兵之意。有一个士兵爬上台子,振臂高呼:“我们的主公,本是明宗的女婿,又是几朝重臣,怎么都比那李从珂要强上百倍,却要受这鸟皇上的窝囊气。不如我们拥戴主公为君,随他打上京城,弟兄们可就是开国元勋了。”众军士这时哪还有一点理智,轰然响应,便在场上叫起万岁来,声如雷动,全城的老百姓都能听得到。
李从珂派来的钦差这时刚刚从府里动身,听到远处突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