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怕,我要你好好的活着。”
香莲疑惑地看着吴三桂,问道:
“小将军,是真的吗?”
吴三桂点点头,道:
“是真的,我明天就把你赎出来,再也不让你呆在那种地方了。”
香莲惊喜万分,泪眼婆娑地投入了吴三桂的怀抱。
夜广阔而博大,万事万物都在它的笼罩中发出沉重的鼾声。
吴三桂手中握着蕙兰送给她的那方手帕,枯灯对坐,一点睡意也没有,他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说:
“蕙兰,我对不起你,蕙兰……”
蕙兰能听到吗?
吴三桂一夜不眠,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了袁府,袁应泰慌忙穿戴好衣服来迎接这位前程远大的少年。自从上次弄得不愉快后,吴三桂就没登过袁应泰的门。
“吴公子,你这么早光临寒舍,不知有何事?”
袁应泰问。
吴三桂想了一夜的话,到此时不知该怎么说了,愣了愣道:
“我打算娶香莲为妻。”
袁应泰瞪大了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
“公子要娶香莲这个青楼女子为妻?”
“对,找总兵大人正是这事儿而来。”吴三桂说。
袁应泰连连摇头道:
“这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不但令堂大人不会同意,公子前程远大万万不能毁在了一个不良女人的身上。”
“晚辈主意已定,大人你不要再劝我,这次来是想请想个万全之策,成全好事。”吴三桂说。
袁应泰没想到自己安排的一场游戏却成了事实,如吴三桂的父亲吴总兵和他的舅父祖大寿知道了这件事自己该如何交待呢?
吴三桂毕竟只有十七岁,还是一个孩子,这青楼女子不知要了什么花招,让他做出这样的决定。
袁应泰一连转了几圈,心中已有了主意,对吴三桂说道:
“公子,这件事儿千万得慎重,这是终生大事不能当儿戏,如果你真的喜欢这香莲,容我一点时间,我给你想个万全之策,过公子的令堂大人这一关才好……”
吴三桂一想也对,对袁应泰道:
“晚生就此告辞了,如有什么好主意,劳立马告知晚生。”
吴三桂辞别袁应泰,回到军营让一个兵丁提了一大包银子往明妍楼走去,他要替香莲赎身。
却说吴三桂离开袁府后,袁应泰立马去见他的夫人刘氏,把吴三桂要娶香莲等事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刘氏听袁应泰讲完,叹息:
“香莲色艺俱佳,只可惜身在青楼,名声不好,吴府又是一个名门之家,如何肯纳一个风尘女子作儿媳呢?”
袁应泰道:
“这事儿却是因我们而起,如果不让这女子来助兴,就不会有这事,没想到这吴公子这样不晓事,要是他父亲吴总兵知道了这事儿,一定要责怪袁某人教坏了他的孩子,那时我们还如何共事呢?”
刘氏道:
“这也不是没有办法,让这香莲离开这锦州,吴三桂找她不着,她也找吴三桂不着,这事不就完了吗?”
袁应泰经夫人这么一点拨,心头一亮,马上叫来两个家丁,袁应泰对这两家丁如此这般叮嘱了一遍,家丁领命而去。
吴三桂让兵丁捧着银子,去明妍楼为香莲赎身,走到半路,一个老婆婆拦住去路跪在吴三桂面前,悲天怆地的哭喊道:
“千总大人,为小民伸冤啊,千总大人,为小民申冤啊……”
却说是吴三桂的勇士之一牛良亮在酒店调戏民女,打伤店老板,砸毁酒店,吴三桂不但赔了银子道了歉,还让牛良亮自行了断了性命,在民众间反响很大,在当时官兵处处欺压百姓,有那个当官的出面说过一句公道话,有谁处治过凶犯,向受害者赔过银子道过歉。
吴三桂这一番举动实在让老百姓受感动,一个个都视他为青天小将军。
这老妪姓胡,有一女儿,年仅十七岁,被锦州知府强抢硬迫抓去当了小妾,这年迈的胡婆婆衣食无着落,四处乞讨为生,整日去喊冤没有一个人管,在走投无路之时,有人给她指了条明路,说去找那千总吴三桂可能还有点希望。
这胡婆婆不敢去兵营,只在路上等着,拦路喊冤,这天终于等到了。
吴三桂见这老婆婆头发全白了,似一堆枯草一般乱蓬蓬的堆在头上,脸上皱纹密布,似一枚晒干的干枣,手似鸟爪又黑又脏,衣服破得一缕一缕几乎包不住那干瘦如柴的身子了……甚是可怜。
吴三桂让兵丁把老妪扶起来,带回兵营,细细问起老妪的冤情来。老妪一五一十详细把知府如何强占她女儿的经过说了一遍。
吴三桂甚是气愤,一定要替这老妪伸冤,可对方却是御赐的知府,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干总,如何管得了这事呢?如自己不管太让这里的百姓失望了。
难得这老妪的信任,他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替这老妪讨回公道。
吴三桂把陈元财这个谋士叫来如此如此吩咐了一遍,谋士依计而去。
这抢占民女的知府姓周,名大同,是天启御笔亲点的状元,为人阴险贪财好色,到锦州任知府已经五载,民怨极大,为非作歹,欺压良民,原是东厂的死党,见东厂魏忠贤倒台,善见风使舵的他又迅速呈文魏的种种罪孽,保住了知府的宝座。
这天,他正在与新娶来的小妾缠绵,师爷送进来一个请柬:
请柬上写着请周知府赴宴,后面的署名是吴三桂。
“这吴三桂是谁?”周知府问师爷。
师爷推了下眼镜,说道:
“吴三桂仍吴襄之次子,年十七岁,未婚,任千总之职,领兵击败阿敏、豪格,皇上近臣高起潜之义子……”
师爷说完,这周知府一把推开小妾坐起来,吩咐道:
“快,快备轿。”
周知府自魏忠贤倒台后,他就急着找一个新的靠山,吴三桂一个小小的千总没什么权势,可吴总兵、高起潜、祖大寿都是朝中重臣。这正是一个巴结的机会。再说吴三桂本人年纪轻轻就能击败阿敏、豪格这样的军队,那也是一个前途远大之人。像这样的人物他周大同去请都来不及,现在反倒请起他来,他能不高兴吗?
周大同上了轿,脑子才转过弯来,心里暗想:“我与他吴三桂非亲非友为何要平白无故请我呢!”
一想到这里,他让轿夫停了轿,把师爷叫来,说出了不想去赴这个宴的想法。
师爷忙道:
“大人,你不去是不妥的,这吴三桂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千万得罪不得,再说他吴家五十勇士都是亡命之徒……”
这师爷罗罗嗦嗦一翻话,把这周大同吓傻了,但一想他与吴三桂非亲非友,但也是非仇非敌,到时见机行事再说,走时又动了一个心机,特别吩咐如果到深夜不归,就采取行动。
周大同硬着头皮上路,师爷的小轿紧随其后,轿夫一路小跑,不一会就到了吴三桂的军营。
吴三桂在门前亲自把周大同迎入房内,并说道:
“在周大人的地盘上打扰日久,今特备水酒一杯相谢。”
周大同见吴三桂小小年纪,没看出他有什么图谋来,想自己老谋深算,连魏忠贤这样的人物也被他算计了一把,自然不把吴三桂这毛头小子放在眼里。
吴三桂陪着周大同说了一些言不由衷的话便相邀入席。周大同一看这是什么席呀,一盘罗卜干,两盘炒青菜,一大盆炖豆腐,这些饭菜比他家下人吃的都还不如,非常失望,但并不表现在脸上,嘴里还假惺惺的说道:
“多谢小将军盛宴相邀。”
吴三桂说道:
“军营生活不比大人府上那么丰盛,请多多将就。”
吴三桂显得非常热情,又是给周大同敬酒,又是给他夹菜,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周大同哪咽得进这些东西,如咽苦药一样吃了一些,正想说“吃好了”,就要退席时,胡婆婆蹒蹒跚跚闯了进来,嘴里喊道:
“三桂呀,你要给你老姨作主呀,你表姐被人强行霸占了,你老姨无依无靠……”
吴三桂忙站起来,走过去把这胡婆婆扶搀到凳子上坐下,问道:
“老姨,三桂好多年了都没听到你的音讯了,你是怎样找到三桂的,表姐是怎样被人强占,是谁强占的你慢慢给三桂说来,三桂为你作主。”
众人都不明白,这胡婆婆什么时候变成了吴三桂的老姨了的呢,这是一场戏,故意演给这周知府看的。
这胡婆婆一进来他就看见了这冤家对头,他忙缩着脖子装着喝汤,把脸埋在碗里后一听吴三桂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