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呀?刚才我进门在灵前行礼时,就没细看牌位,也就不知道。直到回身经过时,蓦然瞥见牌位上写着我丁绩老哥的名讳,心中就是一惊一颤呐,就赶紧问你令尊的表字是不是叫作‘无功’,你说是。那就断然错不了,就是我五年前认的老哥丁绩无疑。”
丁少爷却是狐疑满腹,他自然知道,县中之人只知有“丁担爷”,不知有“丁绩”。至于自己父亲表字叫作“无功”,就更是连丁宅的妻子都不知道。丁老爷出身寒微,并未读过什么书,本来就没有一个正经的表字。这个表字还是丁少爷七八年前读得了些书后,为了给父亲显扬身份替他取的。因为这个表字几乎就没用过,所以也就没有外人知道。虽然这诸事都相合,但这位和自己差不多年岁的李先生突然自称与亡父有旧,并且称亡父为“老哥”,却实在是太过蹊跷。于是,他想了想,又问:“李先生既然与先父有旧,敢问李先生可知先父的形貌是什么模样?年岁多少?”
李三思道:“我识得的丁老哥身材高大,面貌生得也气派……”
他瞥了一眼丁少爷的面相脸型,模梭两可地接着扯淡:“有一点像国字脸,也有一点像方圆脸。他身体壮实,有一把好力气,就是肩脖经常有酸痛的毛病,腿上又害着风湿。年岁嘛,今年该满四十六岁了。不知道我说的丁老哥与令尊是不是相合?毕竟天下同名同姓之人也不少。唉,总是希望不是的好,我的丁老哥呀!”言毕,便仰着头叹气,硬是生生挤出了一副伤感面容。
丁少爷见他说得样样全中,神色就恭敬谨慎了许多,小心地问道:“李先生,您的年岁该当不大,却是怎么与先父结识的,还……还称先父为‘老哥’?”
第七十八章 孝子眨眼变贤侄
李三思听他这么个问法儿,知道他已然信了七八分,便赶紧趁热打铁,说出了自己事先编好的一套故事:“也就是五年前,丁老哥挑着盐担在乡间窜卖,正好在我家附近遇到官府查缉私盐,追捕令尊,他慌不择路便躲到了我家。我父母早亡,家中就我一人。我是急中生智,把他连人带盐担一起藏了起来。人就藏在我家的草垛中,盐担就藏在米仓里。那时候正是天下大雨,官兵循着踪迹都搜到我家来了。先是在我家搜了一遍,没搜着,瞧见院子里堆着一堆草垛,又拿刀往里胡乱捅了几捅。”
丁少爷睁大眼睛,听得入了神,思及亡父,渐渐脸露戚然之色。他父亲跑单帮贩私盐是刀头舔血,时不时就会遇险,这些他是知道的,但很少听父亲提起过这些。
李三思继续道:“丁老哥后来说,那刀尖都戳到他的头发尖儿了。真叫一个险呐!他腿上害着风湿,当时不是阴雨天么,腿就疼得不行,我就留他住了几日,又熬上草药给他敷上,舒缓他肩脖和腿上的病痛。嘿,我还给令尊起过脚上的鸡眼呢。令尊的那双脚板呀,简直就看不得!茧子鸡眼跟马蜂窝似的,密密麻麻!就这么着,令尊对我十分感激,走之前说想拿出钱财谢我,我就坚决推辞掉了。见我不贪他的钱财,令尊就十分欢喜,便与我结成了忘年兄弟。临走时,还说过过些时日要回来找我,再好好感谢我呢。哪知一去就再没有消息,我先前还以为我丁老哥是舍不得财帛,所以好言诳我。现在想来,应该是染了病,一直在呆家中,出不了门罢?”
听着这最后几句,丁少爷就略有一些尴尬,他父亲确实是嘴头活络且又爱惜钱财,跑江湖时免不得要与各色人等结交,自然就有空言许诺的时候。这么一个故事既言成理又有实据,同样有时间有地点,有前因有后果也有细节证据,连父亲脚板上的老茧子都说一点儿不差,且又符合父亲做事习性,真是不由得他不信。丁少爷正琢磨着该怎么措辞认下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年岁的“叔”,又一想,觉得不对了,狐疑地道:“我听人说起过,李先生一个多月前到这萧山县时遇上命案,死而复活后不记得前事,又称自己的籍贯是河北人。先父跑江湖时的确是走遍了邻近州县,却从未去过河北……”
李三思心里格登一下,这一点老子到是疏忽了。他不动声色,打了一个哈哈,借着这个空当儿想好说辞,走近一步,贴在丁少爷耳边,故作神秘地低声道:“我就是这附近州县的人。只是在家乡时,我和我堂弟两人出手伤了一位欺压乡邻的恶少,呃……就是像黄士定那样的恶霸。负罪逃到这萧山后,又遇上命案事端,为了隐瞒籍贯来历,只好谎称不记得前事,又让堂弟谎称来自河北。你是我丁老哥的儿子,不是外人,我就不好瞒你。此事干系非小,你切记不可传扬出去。”
有关李三思当堂痛殴县中恶霸黄士定一事,早已由百姓奔走相告传扬得合县皆知,丁少爷也深深敬佩他的义举和人品,此刻听他这么解释,不由得连连点头,心中再无疑虑,说道:“李……李先生,我……”按理自己该称呼李三思为“叔”,但一时竟是难以改口,毕竟这位“李叔”实在太过年轻。
李三思瞧透他的心思,眉头轻皱,双眼往上一翻,怫然说道:“我说大侄子,你是要我回老家去拿我和你爹的拜贴来给你看么?你对令尊的兄弟之交都不讲礼数了吗?”
丁少爷是大孝子,见他这么一说,也就再顾不得什么了,跪下拜见道:“小侄见过李叔。先前不识尊长,礼数不周,请勿见怪。”
李三思肚中暗笑,连忙搀扶他起来,嘴里客气道:“我虽然与令尊是兄弟之交,但与贤侄也是年岁相仿,贤侄又何必如此多礼?唉,丁老哥虽然不幸亡故,我竟然未能来得及再见他一面,实在是平生大憾事。但见到贤侄如此一表人才,也不免伤怀稍慰,悲痛少抑。”
客气归客气。这一跪一扶,叔侄的名份就定了下来。做叔叔为灾民请命向侄子求捐米谷,侄子怎么好意思只出十石?况且亡父对李叔的救命之恩还未曾报答,念及亡父的脸面儿,那也是决不能这么小气的。于是,丁大孝子不待李三思再重开口,一咬牙,主动将认捐的米谷之数由十石猛然提高到三百石。随后,他又执子侄之礼恭恭敬敬地将李三思送出府去。出了这一大笔血,他自然是十分肉痛,但又想着今后多了一个在县中颇有声望和威势的叔叔,那也是所得远超所失,也就由郁闷不舍渐渐转为欢喜。
曾大宝将这前前后后的奇事都瞧在眼里,憋着一肚子的疑惑不能发问。一出丁府,他就迫不及待地问李三思道:“李爷,你真和丁担爷是旧识?真是他的兄弟之交?”
李三思哈哈大笑道:“你说呢?”
一听他笑,曾大宝自然就明白过来,纳闷道:“我本来也觉得不该。但李爷你又偏偏编得这样活灵活现,有理有据,实在叫人不信都难。”
李三思笑吟吟地道:“这个简单。丁大孝子不是礼数周致又爱显示孝心么?他就指着他老爹会客的偏厅给我看,说是照原样空着未动。我看见他老爹的太师椅垫得很高,说明身材高大,腿长。丁大孝子也不矮不是?里面又有奔马屏风、铜马雕,又挂得有奔马图。这么爱马,不是生肖属马是什么?既然知道属马,再根据丁大孝子的年纪这么一推算,推出他爹的生辰年岁毫不为难。”
“至于什么肩脖疼、风湿腿和和什么鸡眼儿老茧脚,这就更简单了。跑单帮的私盐贩走乡窜野、风餐露宿,又肩挑背扛的,只要稍上了点年纪,几个没有这个毛病?至于我弄清他老爹的表字叫‘无功’,就是纯粹运气。在书房奉茶时,我无意撇见丁公子的一李笔贴,上面写着的‘无功’二字以缺笔示敬。他老爹的大号是单名一个‘绩’字,正和这‘无功’的意思有对应。‘无功’不是他老爹的表字又是什么?本来表字可以不避讳,但丁大孝子是守礼的大孝子,爱讲究这个,到是让我因此做了个便宜叔叔,哈哈。”
曾大宝笑着赞道:“李爷你眼力好,运气也好。给他老爹磕的头连本带利全收回来了。哈哈。”
李三思嘿嘿一笑,接着解释道:“至于我说的救过他爹,那就是纯粹扯淡讲故事了。我只是估摸他老爹一个跑江湖贩私盐几十年的人,遇险的事肯定是有,而且不少,丁大孝子也未必知道得多详细。丁担爷跑江湖时结交的人肯定不少,结拜兄弟真有也说不定。我就大着胆子编这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