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左道-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之后,周氏就恰到好处的大放悲声,继而呜呜咽咽地抽泣起来。李三思瞧在眼里,肚中暗暗好笑,偷眼观察围观众人脸上的神色,看上去似乎既有几分同情,也有些半信半疑。

    冯县令见她陈述的经过颇有些离奇,但又说得既分明又确切。他不禁疑惑满腹,转头深深看了李三思一眼,接着便发下令签,命地保领着县衙里的一名姓毛的善办刑案的捕快,骑快马前去现场勘验一番,查明后即刻回来禀报。那周氏村子里的地保正是上午给李三思钥匙的那位。按制度,对本村发生的刑案有监护之责,在案子未结之前也是要一直随堂听审听召的。

    地保领着毛捕快往案发现场勘察去了。这事往常是由冯县令来做的。他每逢有刑案报来,便会在第一时间亲自领着捕快和仵作去现场验看,但这一次的周氏杀夫案,他觉得案情简单明白,那周氏被押送来时,也一直自承杀了人。因为这个缘故,他就偷了一个懒,没有去现场验看,也没有吩咐下属去。

    冯县令转入后堂稍作休息,沏上一杯香茶,坐等回报。接着,就看见李三思也到了后堂,就坐在自己旁边,也向仆人要了一杯茶,悠闲地小口轻抿。

    冯县令低头倾开茶盖,轻嗅茶香时,突然闻到一股从李三思身上散发出的、淡淡的、特别的异味,他心中本就十分怀疑的事顿时确定下来。

    他侧过头,似有深意地向李三思道:“你到悠闲,不跟着去现场,这是胸有成竹,胜券在握?”
第二十八章 驼子过沟就地滚
    李三思微笑道:“大人更悠闲,也不去现场,往常总是亲自去勘验。这是明察秋毫,洞若观火?”

    一来一往,两人相视一笑,点到为止。

    周氏所在村子离县城不远。才小半个时辰,毛捕快就随着那地保骑着马赶到了案发现场。接着,他在一片狼籍的牛棚里仔细察看了一番,发现了所有李三思想让他看到的东西:牛耳朵上几道凌乱的轻微割痕、从系牛的地方到床铺的之间的地上那一长道淋漓的血迹,以及床上血染的被子上连着的一条尚未撕脱的布条。

    那地保瞧在眼里,心里直犯嘀咕:“案发来的时候,似乎就是床铺和床边有血,别处没有。”嘀咕归嘀咕,他却不敢透露心中的疑问:否则,自己负有监管现场的责任,出了差错,吃板子岂不是自己?那位李爷说话行事滴水不漏,十分厉害,着实惹他不得,自己又何必管这个闲事得罪人?

    毛捕快勘验完现场后,回到县衙,到后堂去找到冯县令,正要开口禀报。冯县令一挥手,阻止他道:“待我重新升堂,你再当堂禀报你查明的结果。”

    毛捕快就有点暗暗纳闷,在哪儿说不是一样么?

    李三思却心中暗叹,这冯县令做官的本事实在是太精了!

    于是,此案重新升堂。毛捕快站在公案下首,当着众多围观百姓的面,向冯县令禀报道:“大人,小人仔细察看现场后,发现牛棚里有一头黄牛,牛耳朵上有几道凌乱的割痕;从系牛的地方到墙角搭着的一李床铺之间,地上有一长条血迹相连,似乎是人跑动时洒下的;墙角的床铺上血透棉被,那吴六应该确实是在床上喷了好多血;棉被的被套儿上连着一条没被扯脱的布条,到也合乎周氏所说。”

    冯县令点点头,问:“你可看仔细了?”

    毛捕快答道:“看仔细了。”

    冯县令“唔”了一声,摸着下巴问毛捕快:“依你看,周氏所说的话是实了?”

    毛捕快听了,心说:“你这么个问法儿,自然是倾向于认定周氏说的话是实了,却偏要我来说出口。”于是迟疑了一下,答道:“是实。”

    毛捕快“是实”这两字一出。围观的许多百姓一齐发出一声轻轻的吁气声,知道这周氏的性命是留下了。那王火旺好酒无赖,不务正业,素来就爱偷鸡摸狗,招惹乡邻,是招人厌的主儿。众人对他的死不仅没什么惋惜,更是隐约觉得这周氏杀夫是为乡里除了一害。有人更是交头接耳,互相议论称天理昭彰,周氏不当死。

    “休得喧闹。”冯县令一拍惊堂木,朗声道,“案情既已查实。犯妇周氏,持家无道,相夫无能,不能劝导其夫勤于正业,致使其夫醉后被过失杀死。现判决如下:周氏犯过失杀人罪,依律杖一百。可依律收赎。”这最后一句“依律收赎”指的是犯人向官府或苦主交纳一定数额的银两或粟米赎免罪过,可以免刑。早在明初,朱元璋为充实国库,便针对一些较轻的罪名制定了“收赎”律条。周氏若是男子,除杖一百,也要流三千里。但按明制,妇女可免流刑。

    周氏死里逃生,于是跪喊“青天大老爷”谢恩服罪。李三思一眼瞥见站在一旁的王火旺的那位堂弟王火明面露不满之色,嘴唇微动,一副欲言欲止的样子,却终于是没说什么。

    冯县令问周氏是否愿纳银赎罪,周氏自然是出不起银两。出不起银两,那就得依律挨板子。李三思向站在衙役行列中的曾大宝使了个眼色。曾大宝会意,同另一名衙役将周氏押入大堂一侧的刑室。女子除犯奸罪外,受杖责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行刑,以免打烂了衣服,露出肌肤身体,不成体统。

    不一会儿,便听见刑室传来周氏受刑的惨叫。李三思听在耳中,不免心中恻然。他本可好事做到底,设法不让周氏受杖,但念及周氏终究是犯下大错杀了人,磨砺磨砺她的心性,对她不是坏事,也就忍住了。

    好在他知道曾大宝得了他的授意后,只会意思意思,不会当真用力打,不过稍打几下就完事。无论如何,毕竟了结了此案。李三思插手过的案件不少,但这是第一次徇私枉法,竟然救得了一人的性命。

    他突然觉得,原来徇私的感觉有时还不错。

    退堂后,众人纷纷散去,公堂为之一空。冯县令向李三思道:“你费下这许多力气,总算是救下了周氏的性命。”

    李三思知道冯县令肯定多少猜出了些,但不知道他到底猜出了多少,更想不到他是怎么猜到的,便含含糊糊地道:“也没费多少力气。”

    冯县令不解地道:“你似乎并非贪是周氏的色,与她又非亲非故。你就为什么如此偏爱女子呢?”

    李三思微微一笑,道:“我身为男子,不偏爱女子难道偏爱男子?我又没有龙阳之好。”

    冯县令哈哈大笑,连称“说得好”,又别有意味的笑吟吟地道:“既然你对女子特别上心,不如我们咱们喝花酒去?反正我也早输了你百十顿酒。”

    所谓花酒,就是青楼摆宴,在百花环绕之中倚红偎翠,谈笑饮酒。大明的男人们,不论官民士庶、贩夫走卒,最好的就是这一口儿。

    李三思笑道:“好!什么时候?我叫我的堂弟李四明同去,不知方不方便?”

    冯县令笑着道:“今晚就去。你要叫上你兄弟,自然更好,人越多越热闹。我到时也要约上一人同去。你也别猴急,先回去沐浴更衣,明日下午再来。姑娘家的鼻子可受不了你身上染的那股牛的尿骚味。”

    李三思听了,顿时心中恍然:原来如此!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二十九章 机关算尽一泡尿
    先前在审案的间歇里,冯、二人在后堂品茶时,李三思已经从冯县令话中听出他多少是看破了自己的做下的手脚,只是不点破而已。李三思原本也不怕他看破,只是怎么也想不出自己到底是哪个地方露出了破绽。

    眼下听他笑着提到自己身上的有牛棚里的馊味,这才不由得顿时恍然,原来是他闻到了自己身上的味道,猜到自己去过牛棚。一个县衙里的幕宾,怎么会突然跑去牛棚里惹下一身牛尿骚味?任谁都想得到是别有缘故。

    想明白了自己的破绽,李三思心中暗叹,自己百般算计,却也抵挡不住那肥牛的一泡尿和冯县令的一只好鼻子。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这件案子到底是由李三思幕后设局定计,冯县令台前顺手推舟,两人一明一暗合力扭转过来。两人都心中有数,只是心照不宣而已。毕竟因了这件事,两人之间的情谊和默契又深了一层。这就跟“一起同过窗,不如一起嫖过娼”是一样的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