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兵家吴起-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居马上道:“若仅只为此,公子不必多虑,日后衣食起居凡之所需,老夫自会安排。”

  吴起不知如何以对:“这,这……”

  “你这这个什么呀?”仆童在一边着了急,“我家主人不是已经说了吗,保你以后什么都不缺,你还犹豫什么?”

  “又来多嘴。”田居把仆童斥退一边,转又温和地对吴起道,“如若公子另有难言之隐,老夫也就不勉强了。”

  其实吴起对这桩婚事,从心里巴不得,他之所以迟疑不应,完全是出于对田居的女儿着想,不愿让一个过惯了舒适安闲日子的千金小姐跟着他受罪吃苦,如今见田居一切大包大揽,起身施礼,答应下来。

  田居终于为女儿择选到一位如意的佳婿,了却了一件大心事,乐得合不拢嘴。接着他又对吴起说,成大事者当文武兼备,文以治国,武以安疆,兵家之书不可不读,说吴起在曾夫子学宫所学到的六艺中,虽然也有武事(六艺指礼、乐、数、书、射、御。其中射、御,指武事),但真正的兵家之书读不到,他说他府上密藏着两部兵书,让吴起用心攻读。并告诉吴起说,当今鲁国国相公仪休,同他是忘年交,待到吴起兵法学成,举荐他在鲁国做大夫。为了使吴起有一个清静的读书环境,田居在距曲阜十几里的郊外买下了一处宅舍,让吴起居住,又置办好日用一应所需,然后启程离开了鲁国。

  
  3

  田居不把吴起带回齐国,是有原因的,一是齐、卫两国交好,卫国最后一次将都城迁至帝丘(濮阳),便是齐国之力,如今卫国之所以宗庙犹存,亦然是得于齐国的保护。吴起在卫国犯有人命大案,如果到了齐国,难免招来麻烦;二是田居和国相田和,久存隙痕,两个人虽为同宗,但品性、好恶不同,田居为人和善,厚道率直,田和专横阴诈,排斥异己,多次想找茬口把田居清理出朝班,由于这些年国家多事,有些事情还少不了要田居出面来做,才没有动手。田居心里明白,田和权倾朝野,要举荐吴起在齐国做大夫,是绝对办不到的事情,所以他让吴起客居鲁国,将来在鲁国发展。

  两个月后,田居择选了一个良辰吉日,亲自把女儿送来了鲁国。田居想到,虽然自己为女儿择婿不讲门户相对,但按时下风气,把女儿许嫁于一个穷困潦倒的后生,是不被人、特别是那些士大夫们认可的,他们会睨而视之,说三道四,为了回避,他没有声张,没有发请帖,也没有邀朋友,只为女儿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婚典。

  田居的女儿,单名一个“玉”字,其容貌,也正如她的名字,虽然没有浓妆艳抹,但她那白皙的肤色,细细的眉毛,黑亮亮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红红的嘴唇,白白的牙齿……无一处不透着妙丽,还有她那从容的气度,她那双明净如水的眼睛里泛露出来的聪明才气和温存善良,更是令人叹羡不已。

  两个人婚后,相亲相爱如胶似膝,田玉几乎就是吴起的影子,把吴起照顾得无微不至。白天,吴起到旷野习练骑射,她相伴而出,奉茶侍巾;晚上,吴起灯下夜读,她便陪坐在旁边,夏夜轻摇团扇为吴起送凉驱暑,冬夜加炭拨火为吴起取暖,如果吴起一夜读书不睡,他就一直陪坐到天明。

  一个夏日的晚上,窗外下起蒙蒙细雨,吴起来到书房刚刚摊开竹卷,田玉便坐到他的身旁,轻轻摇起了扇子。

  吴起扭过脸,朝她笑笑,然后朝窗外一扬下颏:

  “娘子你看。”

  田玉把目光移向窗外,但手里的团扇仍然摇动不止。她不知道吴起让她看什么,蹙起两道弯弯的长眉看了半天,茫然不解地道:

  “外面黑乎乎,为妾看不见有什么呀?”

  吴起笑脸微微:“窗外可是下雨?”

  田玉点点头:“下雨为妾看见了。”

  吴起道:“细雨蒙蒙,凉风习习,娘子如若再为为夫把扇,岂不要把为夫我凉出病来?”

  “哎呀!为妾真是没用。”田玉忍不住以扇掩口吃吃笑了起来。

  “不是娘子没用,是娘子日久成习矣!”吴起爱怜而感慨地拍着田玉的肩头,“为夫真不知道如何感谢娘子。”

  田玉嗔怪地:“夫君何以讲出这样的话来,你我夫妻,为妾理当如此,何言感谢呢,为妾只企盼夫君早日兵法学成,安邦治国,报效天下。”

  吴起道:“为夫一定不负娘子所望,娘子歇息去吧。”

  田玉:“夫君不歇息,为妾又怎么歇息得下呢。”

  吴起深情地劝道:“娘子乃千金之体,不比寻常妇人之躯,更比不得为夫,天长日久,会把身子熬垮的。再说,如此一个清爽之夜,也用不着娘子一旁把扇,娘子相陪实无必要,还是歇息去吧!”

  “夫君不必再劝说为妾。”田玉笑微微道:“其实为妾也并非只是在夫君身边痴坐傻伴的,夫君研读兵书,为妾也在默思暗记,说不定有一天,夫君做了将军用兵布阵,为妾或许还能帮上小忙呢。”

  吴起亦惊亦喜,目望着田玉:“娘子也在学兵法?”

  田玉粲然一笑:“为妾自然比不得夫君研读得那么深,那么精,只是囫囵吞枣也记住了一些。”

  吴起从岳父田居手里得到的两部密藏兵书是《司马法》和《孙子兵法》。《司马法》为司马穰苴所著,司马穰苴,姓田名穰苴(田居与田和均为穰苴的第六世叔孙),其祖上是陈国人,后入齐。一百多年前,田穰苴率领齐师大败晋、燕两国的联合大军,从此名震诸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就是他提出来的,他著有兵法一百三十三篇,因为他官为大司马,故其书称为《司马法》。《孙子兵法》为孙武所著,孙武晚于司马穰苴,也是齐国人,著有兵书十三篇,史称《孙子兵法》,八十多年前,孙武率领吴师攻破当时最为强大的楚国,自此显名于天下。吴起想,田玉虽然身出名门,晓知诗书,但司马穰苴和孙武的兵书同孔子和曾子的儒学之书是大不一样的,不说句意,就是句子都很难断开(古无标点),自己读起来都感到深奥费解,她也能读得懂?不由在心里打出一个问号。

  田玉乃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女子,吴起的心思一眼便让她看了出来,笑吟吟道:

  “看来夫君是不信。”

  吴起:“娘子于深闺之时,想必是读过的吧?”

  田玉笑微微道:“为妾乃女儿之身,家父岂肯将密藏兵书与为妾读看,为妾所记,全是为妾于夫君身旁所学。”

  吴起来了兴致,他要看一看他的这位娘子到底有多不寻常,笑道:

  “好吧,既然娘子说《司马法》和《孙子兵法》也记取了一些,娘子就把《孙子兵法》中的《计篇》背诵一遍,如何?”

  “看来夫君是要考一考为妾的了。”田玉笑着,“请夫君展开竹卷。”她清了清嗓子,背诵道: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

  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

  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民不佹也。天者,阴

  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

  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

  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

  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

  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

  孰明?吾以能知胜负矣……”

  “娘子停下来,娘子停下来。”吴起听田玉背诵得一字不错,高兴地打断了她。

  田玉不解地望着吴起道:“为妾还不曾背诵完呀?”

  吴起笑微微道:“往下,娘子就不用再背诵了,娘子将适才所背诵之句,做个释义,如何?”

  “看来夫君是真的要考一考为妾了呀!好吧,为妾释意有不妥之处,也正好请教夫君。”田玉取起水杯抿抿,不急不忙又开了口:

  “孙子说,用兵乃国家大事,生死搏斗,事关国家存亡,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可用兵的。两国交兵,需要在五件事上对作战双方加以比较,找出胜负之因由,第一是道,第二是天时,第三是地利,第四是将领,第五是法制。道,指的是臣民与君侯一致,臣民愿同君侯同生死,而不违背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