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庸》第十四章
'原文'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启示' 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定要从低处起步。《诗经》说:“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孔子说:“父母也就顺心了吧!”聂文涛说,与老婆、孩子、父母、兄弟都处得很好吗?中庸是一种习惯。 。。
《中庸》第十五章
'原文'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启示' 孔子说:“鬼神来施展德行,那真是太大了!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但是所有的一切都在体现它的存在无法遗漏。天下的人都斋戒净心,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去祭祀它。真伟大呀!好像就在你的头上,好像就在你左右。《诗经》说:‘神之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从隐微到显著,人们真诚对待它不可以有任何欺瞒,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了!”聂文涛说,这是孔子在反问,为什么不能也这样真诚面对自己的内心呢? 。 想看书来
《中庸》第十六章
'原文'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启示' 孔子说:“舜该是个最孝顺的人了吧?在德行上是圣人,在地位上是尊贵的天子,在财富上拥有整个天下。宗庙里祭祀他,子子孙孙都维护他的功业。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地位,必定得到他应得的财富,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名誉,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寿命。所以,上天生养了的一切,都必定根据它们的资质而厚待它们。能成材的得到培养,不能成材的就被清除了。《诗经》说:‘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所以,有大德的人一定会承受天命。”这是《中庸》的作者再次提示,要躬身自省,要慎独。
哀公问政
'原文'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启示' 鲁哀公询问政策。孔子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政策,都写在典籍上。他们活着,这些政策就执行;他们去世了,这些政策也就不执行了。治理人的途径是勤于政事;治理地的途径是勤于种植。政事就像芦苇一样,什么人用就会被当作什么。所以行政的结果取决于执行者。获得人才要凭借你自己的修养和判断,提高自己的修养要凭借正确的方法,改善修养方法的途径是仁道。仁说的就是人,亲爱亲族是最大的仁。义就是适宜,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至于说亲爱亲族要分亲疏,尊重贤人要有等级,这都是礼的要求。所以,君子不能不修养自己。要修养自己,不能不侍奉亲族;要侍奉亲族,不能不了解他人;要了解他人,不能不知道天理。”所以,仁道是行政的根本。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
'原文'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启示' 天下可以实现仁道的途径有五个,可以实行的修养有三个。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五个是实现仁道的途径;智、仁、勇,这三种是用来处理这五个伦常关系的德行。凭着这三种德行的实施结果就会一样的:有的人生来就知道,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道,但到最后是一样的了。又比如说,有的人自觉自愿地去实行,有的人为了利益才去实行,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实行,但只要实行了结果都一样。孔子说:“喜欢学习就接近了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知道这三点,就知道凭什么修养自己,知道凭什么修养自己,就知道凭什么管理他人,知道凭什么管理他人,就知道凭什么治理天下和国家了。”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目的,只要最后达到遵守伦理,以及实现个人“智、仁、勇”的修养,就可以了。 。 想看书来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原文'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曰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启示' 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经典。分别是: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修身就能确立正确的方法;尊崇贤能就不会受困惑;亲爱亲族就不会使叔伯兄弟怨恨;敬重大臣就不会不知所措;体恤群臣,士人们就会尽力报效;爱民如子,老百姓就会被笼络;招纳工匠,财物就会充足;优待远方的人,四方百姓就会归来;安抚诸侯,整个天下都会敬畏。穿着庄重的服装,不符合礼仪的事不做,凭这些来修身;驱除小人,疏远女色,看轻财物而重视德行,凭这些可以笼络贤人;提高他们的地位,给他们很多的俸禄,与他们爱憎相相同,凭这些可以笼络亲亲;让众多的官员供他们使用,凭这些可以笼络大臣;真心诚意地任用他们,并给他们以较多的俸禄,凭这些可以笼络群臣;使用民役不误农时,少收赋税,凭这些可以笼络民众;经常视察考核,按劳付酬,这是为了招纳工匠;来时欢迎,去时欢送,嘉奖有才能的人,救济有困难的人,凭这些可以笼络远客;延续绝后的家族,复兴灭亡的国家,治理祸乱,扶持危难,按时接受朝见,赠送丰厚,纳贡菲薄,凭这些可以笼络诸侯。总而言之,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但实行这些原则的道理都是一样的。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原文'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注释' 豫同“预”。
'启示' 任何事情,事先准备就会成,没有准备就会失败。说话前有预备,就不会中断;做事前有预备,就不会困惑;行动前有预备,就不会后悔;道路预先选定,就不会穷途末路。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原文'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启示' 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面的支持,就不可能治理好民众。得到在上面的支持有办法:得不到朋友的认可,就得不到在上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