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说:“我是在主席身边长大的,还有什么秘密不能让主席知道?”
毛泽东显出老人那种慈祥的笑,把女演员的来信都看完了。然后,我又把自己刚写好的回信交给他,请他帮忙修改。毛泽东笑出声:“哈哈,让我帮你写情书?这不是骗人家吗?我只能给你改错别字。”
以后,我再写情书,都要先请毛泽东修改,然后再抄好寄走。信中还要指出女演员来信中的错别字和病句。女演员来信惊讶感慨:“你进步真快,想不到竟有这么高文化程度……”
1959年,我随毛泽东、江青又来到杭州。刘庄宾馆正改建。这次住在王庄。我与女演员在西湖幽会几次,便将她带来王庄。去见毛泽东。那次见面轻松愉快,笑声不断。见面之后,我在自己房间为女演员做了挂面汤。请她吃,趁机溜到毛泽东那里,悄悄问:“主席,你看她怎么样?”
毛泽东微笑点头:“温柔聪明,是个好孩子。”
“那么,我们可以确定关系吗?
毛泽东又点点头:“我赞成。”
我跑回宿舍,女演员已经吃完面。我又领她去见江青。
江青正巧带着几名工作人员走出小院,我们迎上去。我向江青介绍女朋友。女演员显出拘束腼腆,回答了江青问话。因为在舞会上已经认识了那些工作人员,便退到一边和工作人员聊天。江青身边就只剩了我。
“你们挺好了吗?”江青从侧面观察女演员,小声问我。
“嗯,挺好了。
“长得漂亮,身材也好。”江青一边打量一边评价,“不过,没有神。是木美人。”
我有些难堪,没有讲出话。
江青收回目光望住我,稍停一停,忽然说:“多了解了解。可不要上当啊。”
我一怔,脑子接着便翻腾着乱了起来。因为我确实疑心她长得太漂亮,追她的男人肯定不会少。
我背着女演员到文工口了解她的情况。团里有个弹琵音的女孩子,和她是老乡,也是好朋友。她为好朋友说了许多揭短的话:娇气。爱打扮不爱学习。缺少思想。曾经去上影厂学习,指导老师是位男演员,至今还有来往……
我吃醋了,开始追问女演员。无论她怎样解释我也无法释疑,便严格限制她与男人交往。我说我会随时向文工团了解她的表现。我也确实这样做了。女演员很愤怒,说我自私,蛮棱,不懂感情。我说:“你就得听我的!”
她哭了,转身而去。我们之间出现了裂痕。
那时,由于工作性质的原日,我们接触机会很少,就是我随毛泽东到了杭州,见面也难。这样,互相埋怨就更多些。而江青关于“木美人”的评价,她深深嵌入我脑中,再也无法除去。
50年代,毛泽东每年都要去杭州住一段时间,有时能住二三十月。由于我的吃醋,我与女演员的关系不但没有继续向前发展,反而倒退了。
1960年初,我又跟随毛泽东来到杭州。毛泽东关心地问:“见你的女朋友了吗?”我低下头说:“没见。毛泽东问:“闹矛盾了?我说:“还没抽出时间。”毛泽东说:“我马上要睡觉了。我睡觉后你没事,把她接来好好谈谈,要珍惜已经建立起的感情。
我动心了。待毛泽东人入后,我从警卫处要辆汽车到文工团把女演员接来住地。可是,领导认为我是擅离职守。按纪律规定,值正班时间不能离开,但这次是毛泽东批准的呀!当时我不愿把责任推主席身上,便闷头不响听了两天批评,心里很窝火。没处发泄就都发泄到女演员身上。女演员对我的莫名之火不了解。跟我吵起来。于是,我又认为她不灵活,不能善解人意,不会体谅,确实是个“木美人”。我们的关系更紧张了。
回到北京,女演员来了一封信,说我对她感情要求太苛刻。其中有句话:“你这个人大自私了,从来不会为别人想一点。”
我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毛泽东和江青也不曾这样说过我啊!我写了回信,其中有这样的话:“你认为我太自私,这不好那也不好,如果不合适就算了。”
我把她的来信和我的回信一起交毛泽东看。毛泽东看过后,批评我封建,大男子主义,是有些太自私。未了又劝道:“这不要发了。过几天我们还要去杭州,到杭州见面谈谈再说。”
就在这时。浙江文工团那位弹琵琶的女孩子又来信揭发她的“好朋友”同上海的男演员仍有接触。我便认定女演员感情不专一。愤怒之下,没有听毛泽东的话,把那封绝情信发走了。
过了“五·一”节,我们果然又到了杭州,仍然住在王庄。毛泽东劝我和女演员见面,我不肯见。毛泽东便叫我跟他一道去跳舞。我明白一跳舞必然会见到那位女演员,便推身体不舒服。没有去。
毛泽东在跳舞时专门和那位女演员跳了几次,借机劝她和我见见面。女演员正在又气又伤心。坚决不肯主动来见我。就这样。我们的关系彻底破裂了。
我家里生活困难,很着重钱物。既然关系断了,.我就想起送女演员的手表和衣料。我去找浙江省公安厅警卫处的同志,请他们帮忙把东西要回来。
警卫处的同志受人之托,就在舞会上对女演员说了。女演员又在跳舞时告诉了毛泽东,说:“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毛泽东很为身边人办的事难堪,回来就批评我。他还是希望我们和好。
“你们应该好好谈谈,东西不要忙着要么,先想想自己是不是有错?中间是不是有误会?”
我说:“我不是为哪一件具体事,我们是思想性格不合。”
毛泽东皱起眉头吸烟,片刻才说:“就算不能和好了,那些东西还要它干什么呀?你不要要么。一个小伙子,跟人家好了一场,已经送给人家了又往回要,这不好么,不合适么!”
我低头不语。回到自己房间,左思右想,舍不得表和衣物。我便背着毛泽东,托人把东西要了回来。而我与那位女演员,始终未再见面。
失恋这段期间,摄影组的胡秀云对我很关心。她也认识那位女演员,并且我们三个人也合过影。胡秀云过去对我就很好很关心,当我和女演员断绝关系后,常来劝慰我,我们的感情很快便建立发展起来。
胡秀云跟随毛泽东的时间也不短了,毛泽东曾表扬过她喜爱学习。我和胡秀云好了,毛泽东也挺高兴,只是敲打我几句:“要吸取教训,在爱情问题上不能太自私。要尊重对方,凡事多为对方想想,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感情。”
我与胡秀云结婚时,毛泽东送我们五百元钱,又送我们俩去人民大学预科学习,这些都是后话了。
1958年夏,我跟随毛泽东去北戴河。我在书店里发现一本萧二所著《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我跟随毛泽东多年,虽听他讲过一点青少年时代的事情,但只是孤立的几件事,并无完整系统的认识。比较起来,多比一般人更想了解毛泽东的过去。所以,马上买回一本,到家就翻开来看,想一口气读完。
可是,轮我值正班了,我把书揣兜里去接班。毛泽东正在看文件。我为他换一杯茶水,看看没什么事,便悄悄退出,在毛泽东住房的走廊里继续看书。
大概被书所吸引,我也不知过去多长时间。毛泽东从屋里走出来,走到我身边我才发觉,忙把书往兜里揣,慌张问:“主席有事吗?”
毛泽东摇摇头,把手伸出来:“看什么书呢?”
“看、看……”我把书交给他。毛泽东看看书名;又翻几页看看内容,目光飞快地扫过字里行间,然后把书还给我,说:“这本书写得基本上真实。你们这一代啊,一定要超过我们这一代。”
我说:“主席,您从小就很有抱负啊。”
毛泽东说:“冰也应当有抱负么。你还要多看别的书,不要看写我的书。社会知识啊,自然知识啊,都要多看看。也不要光看我写的书。
我说:“我喜欢看文学和历史韦,就是不喜欢数理化。
毛泽东说:“光看书也是不行的,还要实践。以后你们要拿出三年时间来学工、学农,还要搞社会调查。过几天我要出去视察,你们跟着一块走,要留心搞调查。
我们随毛泽东一路视察,进入河南省。那时,中央办公厅下放干部到荣阳工作团,我们警工局和机要室的人在一个分团。胡秀云就在这个分团里当工作员。
那天,胡秀云正与同伴们在田野里弄土高炉。大炼钢铁。男人在炉子里钻进钻出,女人们在一旁打下手,满身满脸都是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