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太祖传奇-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潼关渡过黄河,距河中不过六十余里地。河中即古之蒲城,今之永济是也。乃是三国时名将关羽之故里。匡胤在千里送京娘时走过了的。西去永兴(即今西安,五代时置永兴节度使于此,即叛逆赵思绾所在)数百里,再西去数百里便是凤翔了(即反叛王景崇所在)。三叛中以李守贞为首。朝廷中有人建议郭威,宜先攻赵思绾,永兴一破,河中、凤翔便相隔绝,各个击破便容易了。郭威却不以为然。道是永兴城坚难下,若是久攻无功,则李守贞、王景崇东西来援,便成腹背受敌之势,此危道也,是以亲督三军挖长壕、筑连城,列队伍以围河中。下令诸军不得攻城,说是:“河中城堞坚固,彼凭城而斗,吾仰而攻之,何异率士卒以投汤火乎?”他又命沿黄河遍设烽火台,连绵数百里,以步兵更番守之。并遣水军舣舟于岸,敌军有往来者无不被捉。须知黄河蜿蜒正过河中城西,如此设守,河中便与永兴、凤翔隔绝,李守贞如坐网中矣。
  郭威招募新兵,悉由其妻侄柴荣统辖。郭威虽有二子,均甚年幼,因此他便认柴荣为义子,倚为心腹,柴荣此时官居左临门卫将军,也才二十多岁。郭威因城西防卫之任最重,便命宿将刘词设栅防守,使柴荣隶其麾下,自己则往来于永兴、凤翔间,三处督战。赵匡胤等投到时,郭威正往永兴去了。
  匡胤等径投柴荣营递上投军状。此时柴荣正为所率士卒均系乌合之众而烦恼,闻报有如是等五个壮士率二百余人来投,大喜,亲自迎出辕门,便命轮值小校领了喽卒入营中安顿士卒,自陪众人入营坐定,问了来历,又略略考问众人才武,乃知个个都是一身武艺,便立委马仁瑀、张琼、王审琦、李谦溥四人为小校,委赵匡胤为军校,就率所领士卒为随营亲军。柴荣对众人甚是爱重,隔三差五便置酒款待,时日一久,便缔下亲厚情谊。
  军中岁月甚是易过,倏忽已至汉乾佑二年(公元949年)正月,河中被围已是四个多月了,李守贞在城中孤立无援,派人去永兴、凤翔联络,未过黄河已尽数被擒。纵兵出城索战,往往被强弩硬弓射回,伤亡颇重。城中粮食渐竭,心中越发慌了。这日,聚齐城中诸将议道:“如此粮尽援绝,怎生是好?”众将面面相觑,提不出一条良策来。守贞心头火起,骂道:“平日里我如何善待你们?如今事急,一个个都闭口无计,须知一旦城陷,玉石俱焚,你们又谁能躲得过了?”正烦恼间,一将越众而出,躬身道:“小将倒有一条计策。”众人一看,乃大将王继勋是也。此人在军中号称“王三铁”,盖指其铁面无情、铁心残忍、铁枪无敌也。王继勋上前附守贞之耳,言道如此如此,守贞大喜,连称妙计,依计而行。这日是正月戊申日,河中城内从西门出来二十来个老汉,各挑两个罐子,躲躲闪闪而行,早被围城逻卒看见,四十余骑奔上去围住了盘查,却是一些平民,因粮食已尽,收拾了些好酒下乡换粮的。这些人身上并无武器,又没文件等夹带,况又个个年老,无甚可疑处,便欲放令回城,数中一卒最是精细,便命众人开启酒罐翻搅,数十酒坛中亦无异物。是时围城官军粮食无缺,酒却甚少,除将军可稍得外,士卒早就馋得慌了。那酒一搅,香气四逸,确是上好美酒。一个士卒便取一瓢酒向口中送去,道:“待我尝尝,有毒无毒。”那什长喝得一声:“住手,这怎喝得?”众老汉叫起撞天屈来,说道:“小民等饿得慌了,将些家酿酒去换粮,怎敢置毒害人?”那什长道:“如此,你便先喝。”立逼着众老汉各喝了一瓢,果然无事。什长吩咐:皆各取些银子出来,付与老汉,将酒留下,却不给粮食。众老汉委委屈屈回城去了。
  众兵将把四十余坛酒带回营去,引起一片欢呼,一拥而上,须臾喝个罄尽,皆各醉倒,连逻骑也都醉了,无人巡守。二更,西城城头悄没声坠下千数黑衣大汉来,一声不吭,径奔黄河。冬日黄河水枯,河岸高约二丈。众人陆续滑下,循河急走,绕至刘词大营背后,取出短刀,砍岸为阶而登,悄悄掩至栅外,破栅而入,一声不吭,见人便杀,一面纵起火来。这千余人皆王三铁所率死士,勇不可当。官军不知敌自何来,况又风急火烈,一个个人不及衣、马不及鞍,东奔西窜,不敢抵抗,全营大乱,形势危殆。河中城内见到火起,西门大开,无数兵马杀出接应,喊杀声惊天动地,眼看西城之围将溃。

第十回 河中城下 宝刀初试露霜刃(5)
刘词从梦中醒来,赶快出帐,见无数敌兵已经杀至,亲将李处耘死命抵住,只见他满身是血,脸上插了一只箭,也不伸手拔去,大声吆喝,状若疯虎,一步不退。刘词拔剑砍了几个乱军,大声呼喝,将左右亲军制住,成列死战,稳住中军阵脚。这刘词乃有勇有谋的惯经征战之宿将,甚么风险不曾经过?此时立即派出亲军下令:“敢弃营而遁者,诛九族。有扰乱军伍者,斩。”于是众军稍定。然而此时大火已炽,河中城内出来的大军逼近,那王三铁往返冲突,挡者披靡。连刘词中军也被冲得动了。柴荣一营在中军之右,也被冲乱,柴荣拔剑死战不退,浑身血染,正自危急,黑暗中忽地闪出一彪军来,为首五条好汉率着,一声令下,一轮劲矢如雨向敌射去,登时数十名河中军饮矢噎毙。又一声令下,第二轮箭雨又至,此正是赵匡胤兄弟所率之劲卒也。人数虽不多,却弓劲箭急,其中,赵匡胤、王审琦、马仁瑀乃是神射,一箭箭只向率队头目瞄准,箭到人倒,顿时将柴荣一营护住,众军从营中奔出,于赵匡胤等身后列队,声势大壮,柴荣率着这两千余人便杀奔中军而来。那王三铁闻道此处攻势受阻,大怒,吼声如雷亲率数十死士杀来,黑暗中劈面遇见一条大汉手执铁棒轮动如飞,扫着处人仰马翻,锐不可当。王三铁知是劲敌,大吼一声,抖起一个斗大枪花,向那汉子劈胸刺去。岂料那汉子并不退让,略闪了一闪,避开枪头,反而一跃上前,王三铁这枪便使老,不及回防,被那汉子兜头一棒着头,只觉头盔上“邦”的一声大响,头疼如裂,铁枪失手落地。此乃王三铁从戎以来,第一次失枪落败,幸得头硬盔坚,骇得撒脚便逃。这使棒的大汉便是赵匡胤了。余众见首将伤逃,已无斗志,被柴荣麾众大杀一阵,冲至中军,与刘词会合。此时刘词方得有暇整顿军伍,百鼓齐鸣,与河中大军合战。须知河中被围四月有余,士卒饥疲,起先乘乱来袭颇占上风,此时首选死士千余人伤亡殆尽,夜色渐明,哪里还有斗志?挣扎了一阵,败回城中,关闭城门。其来不及撤入城中者,自是死伤殆尽。此一役河中军伤亡二千多人,王三铁仅以身免。刘词手下伤亡虽重,却已获胜,心中自是高兴,暗自庆幸。
  五日后,即正月己酉日,郭威自凤翔、永兴巡视而归,刘词迎马请罪。郭威道:“我所忧者,正恐李守贞西突耳。如非刘公健斗,几为虏嗤,然守贞伎殚于此矣。”问起详情,刘词为人正直,乃详述河中兵夜袭之由,夜斗混乱濒危之势,柴荣一军挺身护住全军之实。郭威乃下令,斩掠酒豪饮之逻卒十余人;严令“非犒赏,不得私饮”;抚慰伤亡将士已毕,便投柴荣军中来。
  柴荣率诸将迎候,奉入营中坐定。郭威心中欢喜,说道:“我儿首次迎敌,便建大功,甚慰我怀。”柴荣叩头道:“若非赵匡胤一行两百余人据营死战不退,又击伤敌骁将王三铁,则孩儿自保已是不暇,安能护持中军乎?”郭威诧道:“赵匡胤何人也?”柴荣便叙匡胤等五人投军始末。郭威立召赵等五人入见。赵匡胤等职位低微,自不能随同柴荣迎候郭威,闻得召唤,整衣入见。郭威见的人多了,一见赵匡胤伟岸英特,气概豪迈,顾盼有威,不禁大赞道:“真英雄也!能饮乎?”匡胤道:“有令禁饮。”郭威呵呵笑道:“不闻‘除犒赏外’乎?”命取酒来,各赐三杯,郭威也捧杯起立,说道:“我敬汝等一杯,还望日后善侍我儿,吾当不吝重赏也。”先自一饮而尽,下令赵匡胤以下五人各晋三阶。(看官记了,赵匡胤此日,正是崭露头角,脱颖而出深入帝心之时也。)
  郭威去后,柴荣又置筵款待五人。席间,匡胤从容言道:“前夜之事,甚是凶险。依小将看来,刘词大帅临危镇定,力挽大局,实是帅才。只是手下军伍,一惊辄乱,却是打不得仗的。”柴荣停杯问道:“这是为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