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时空-解放-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强,你可不要辜负了叔叔伯伯对你的期望啊!”

  许文强赶紧起身道:“文强一定竭尽所能,将致公堂发扬光大。”

  从此以后;中G党员许文强成了致工党美洲总堂的负责人。

  缅甸小城景栋 复国军总部

  大大的行军桌上摆放着沙盘,竹子做成的墙壁上挂着地图。

  屋子里面烟雾缭绕,几个国军将领坐在桌子旁抽着闷烟。丛林里的天气是又热又潮湿,让人心里烦闷。

  复国军总司令吴石最近的日子就很是难过。难过,倒不是因为G产党的解放军已经压到边界了,而是这当头缅甸的国防军气势汹汹的杀过来了。

  自从国民党残部战败退出了广西云南,进入缅甸境内,为了抢占一块地盘落脚,国民党军是烧杀抢掠无恶不做,这自然引起了缅甸政府的高度重视。缅甸联邦刚刚从英国殖民者手里独立出来,怎么会允许外国军队的入侵呢?此次缅军就是想从军事上彻底消灭国民党军。

  其实吴石并不担心这个所谓的缅甸的国防军,而是现在复国军处境艰难,内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有的是桂系的,有的是中央军一系)既无粮食,又无军饷,枪支弹药什么都缺。而且军队自从蒋总统被俘虏,国民政府倒台,剩余的部队不是投降,就是散伙,勉强败出中国后,由于复国的希望渺茫,军队的士气十分低落,,最关键的是还没有和M国人搭上线,没有外援。要不是吴石想尽办法苦苦支撑,这个他一手拉起来的号称“十万之众”的复国军恐怕是不等G军来打,早早就散伙了。

  “报告司令,缅军两个师,大约五千人,已经到达离此约五十里地的小石镇了。”参谋人员进来报告敌军的最新动态。

  “知道了,加紧监视敌军,一有异动,立即来报!”吴石挥手道。

  “是!”

  “各位军长,有什么破敌良策啊?”吴石询问面前的几个手下。

  “屁的良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打呗!不过吴司令最好先把这两月的饷发了,要不然,底下的兄弟们都没什么劲头啊,啊?”桂系的刘军长仗着自己手下有八千多人,一向不怎么把吴石放在眼里。吴石尽管对他恨的咬牙,但也只得暂时忍耐.

  其他几位军长虽然和姓刘的也不对付,但是在军饷这个事情上,却是同样的立场;纷纷附和道:“是啊,司令,老没有饷,我怕兄弟们出工不出力啊!”

  旁边一直不吭声的中央军的胡军长突然一拍大腿道:“有了,我有个主意,可以搞来粮饷!”胡军长是吴石的心腹,自然知道现在复国军最大的敌人不是战斗力低下的缅甸军队,而是粮饷。

  “胡军长,你快说说看。”吴石急忙问道。其他人也望着胡军长。

  “打泰国清迈。”胡军长诡诈一笑。

  次日,复国军在小石镇将缅军打的大败,然后兵锋一转,入侵泰国,轻松占领了泰国北部的清迈府,在勒索了泰王国政府大量粮食金钱后,复国军才撤出了泰国。

  (身经百战的国民党部队虽然打不过人民解放军,但是对付缅甸军队和泰国军队却不费什么力气。)

第五十节 农会
刘云一行来到了台中。台中县长兼县委书记是台湾G产党的标志人物谢雪红。 

  (谢雪红是台湾";二&;#8226;二八";起义的重要领袖、台盟创建人之一;也是台盟的第一任主席。)

  在“二二八”起义中的1947年3月1日,在谢雪红的领导下,台中市爆发武装起义,攻占了警察局和驻军粮库,一夜间就收缴了100多支步枪,3挺机枪及许多军刀、手榴弹和弹药。于是,她挑选出最精良人员组成“二七部队”(纪念27日林江迈之死),把武器发给青壮年,与国民党军展开激战。

  起义后来失败了,谢雪红遭到通缉。1949年10月1日,参加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台共”谢雪红,恰好站在毛泽东的背后。所以说谢雪红是台湾的第一女革命家毫不为过。

  不过到台中,刘云重点考察的是农会的问题,不是考察当地领导的工作的,所以只是通知了谢雪红自己的行程安排,还特意嘱咐了她:不要搞接待,任凭刘云自行考察。台中现在正开市民大会,谢雪红也忙,刘云也不想干扰地方干部的正常工作。众人直接去了郊外的农村。

  台中的农民协会是很有名的。在“二二八”起义中是出了大力的。在解放台湾的时候,也是率先自发组织起来攻占台中县城的。

  农民们自发组织起农民协会,这在中国有一些年的历史了。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大地上曾经涌现过很多的农民协会。当然国民党对农民协会是十分反对的。农民协会把农民组织起来,就必然触动地主阶级的利益。那么推翻地主阶级之后呢?

  刘云想考察的是:在和平建设的时期,农会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如果存在的话,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刘云这次找来了当地十镇八乡的农民协会会长和农村干部座谈。

  刘云先给大家讲了:G产党的土地改革政策以及工人和农民是未来国家的主人,G产党就是给主人们干活服务的。最后问大家对现在的G产党的工作有些什么看法。

  一开始,农民代表们都保持着沉默。

  “大家不要紧张,有什么心里话,都可以说出来,不要怕说错,没有什么说不得的话,我从台北下来就是听听大家的心里话的。”

  “省长!其实乡里的事情,上面都知道的。”张家村的农会会长就是张姓的族长;辈分最高。看起来一幅老实巴交的样子。农民总是以为农村里的事情上面都知道,对上面报有很大的希望,不到活不下去了,是决不会起来造反的。

  刘云笑着摇摇头:“你们不说,我怎么知道呢?比方说现在国民党反动派打倒了,农会还要不要保留?”

  “当然有必要保留啦!”小王庄农会会长王长喜,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一听刘云问是否还有必要保留农会,马上说道:“没有农会,我们怎么团结起来和国民党斗呢?当年赶走R本人,光复台湾岛,国民党刚来的时候,我们对他们是报了多大的希望啊?可是后来呢?现在G产党得了天下,都说是为了穷人老百姓,现在要分田地了,我们当然拥护,我们可以没有农会,但是将来呢?要是又来一个国民党呢?再说了就算没有农会,将来有事的时候,我们还是会组织农会的。”

  王长喜还是有些远见的,只不过对现在的G产党似乎也是没有多大的信心。

  刘云笑了笑,道:“农会的作用还不仅仅如此。我们将来是要请农会的代表去参加全国协商会议,共同制定中国的农业政策以及其他政策的。”

  刘云是想把农会做为一支政治力量保存下来,专门为农民的利益说话。将来中国是要搞人民代表大会的,农民中产生的人民代表也是会有的,但是在政治协商会议上,就没有农民的代表,刘云知道这很难,也许将来也没有什么用处,但还是希望农民的声音能够很多一些。农民的代表更多一些。

  但是农会如果组织不好,也是很容易出乱子的。

  在封建社会,农村的日常组织是由宗族势力组成的。就是在革命时期,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也是更多的靠宗族感情才组织起来的。在和平时期,如何使农会不至于成为宗族势力的工具,也是刘云关注的问题。毕竟现在农会手里有大量的枪支弹药。

  一方面,由于宗族势力的存在,(在将来一段时间还会存在)农民们容易被利用宗族感情挑起械斗,危害当地的社会安定。长期封闭狭隘的意识,使他们对外姓干部和群众有着较强的排斥心理。有的对非本宗族干部的工作设置障碍,或散布流言蜚语,挑拨干群关系,干扰干部正常工作。有的宗族利用修族谱、续族谱、认祖宗等手段排斥异姓群众,制造异姓群众之间对立情绪,影响各族姓之间、村与村之间的和睦与团结。

  另一方面,宗族活动也使一些带有封建文化印记的落后思想意识得以复活和蔓延,并导致落后行为方式的变态扩张。大旱的时候,建龙王庙啊,请大神啊,生病了不找医生找神棍啦,还有就是重男轻女的思想等等。这些都是农村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见这个年轻省长这么没有架子,农会会长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畅谈了农村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秘书快速的做着记录,满头大汗也故不上擦一下。刘云也时不时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