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穹儿低声道:“乔姑姑,穹儿不愿出宫。穹儿是钦佩皇上,愿意这样一直呆在皇上身边。穹儿知道自己是妄想,但是穹儿不比别人差,为何她们可以,穹儿就不行。”
乔玉连忙捂住穹儿的嘴巴道:“你真是越来越没规矩了,她是何人,你也能随意的评论?”
穹儿挣开乔玉的手道:“乔姑姑难道您就愿意这样一直等到出宫,皇上那么看重您,您就真的一点也不明白?”
乔玉忍着怒气的说道:“穹儿,我是看你平时乖巧懂事才常把你带着身边,姑姑我话已到此。以后如何,你好自为之。”
李德全匆匆进来传话道:“万岁爷回来了。”乔玉稳着呼吸道:“知道了。”
康熙大步快进帐篷脸带喜色道:“乔丫头你猜猜朕今天都猎到了些什么?”
乔玉端着茶回道:“万岁爷这不是为难乔儿吗?看万岁爷怎么高兴定是个大的猎物。”
康熙得意道:“算你猜对了,今儿个朕高兴你要什么赏赐朕都答应你。”
乔玉瞥了眼李德全,李德全点头拉着穹儿安静的退了出去。穹儿满脸的不愿意,但看着李德全瞪着自己也只好跟着退下。出门外李德全指责道:“你这个小丫头可是神气了,不要以为跟着乔姑姑就可以目中无人。在怎么说本公公也是内务府总管,要太过分惹急了我,要捏死个像你这样的奴才还不是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
穹儿脸色刷白的跪下求饶道:“李公公人最好了,是穹儿该死。穹儿在怎么没有眼力也不敢得罪李公公呀,您发大慈悲饶了穹儿吧。”
李德全哼了一下道:“饶了你也不是不可,回宫后你就到浣衣局去报到。”
穹儿惊怕的求着李德全,摸着把怀里值钱的东西都往李德全手里塞。李德全甩手丢在地上道:“你也不掂量着自己的份量,还想当妃子,我呸,要不是乔姑姑担着,你以为你还能在御前伺候。不是公公我不帮你,想在有两条路,要么去浣衣局呆着,要么就从此消失。”
穹儿知道先前和乔玉的谈话被李德全听到了,穹儿狠狠的笑出声来:“乔玉她凭什么就可以呆在万岁爷的身边,良贵人不也是个下等的奴才,她凭什么可以当皇上的妃子。李公公你告诉我,为什么我不行,为什么。”
李德全冷笑道:“给你活路你不要,你这是自个儿找死。你可别怪咱家,你问咱家为什么,咱家现在告诉你你想要知道答案就去地下问阎王爷去。”李德全挥手做了个除掉的手势,一旁的小太监用手捂住穹儿的嘴巴,用力的把穹儿托了出去。
康熙做在炕上盯着乔玉,乔玉隐约听到外面的声音颤抖的跪下道:“万岁爷的话当真,君无戏言。”
康熙认真重复道:“君无戏言。”
乔玉低着头道:“奴才想出宫,希望万岁爷成全。”
康熙脸上的表情变得僵硬,过了一会才开口问道:“你不愿呆着朕的身边,可是嫌朕怠慢了你。”
乔玉难受的哭出声来摇头道:“自从太皇太后甍世,皇上对奴才是恩宠甚佳。能在皇上身边伺候,是奴才的莫大荣耀。只是再过几年奴才也到了该出宫的年纪,望万岁爷恩准。”
康熙听后大发雷霆的说道:“好个恩宠甚佳,你就是这样回报朕的吗?皇祖母去后,朕看你聪慧贤德,将你带着身边。可是你呢,竟然百般哀求 让朕放你出宫。”
康熙大吼一声叫李德全进来道:“你给朕听好了,以后没有朕的旨意你休想出宫,李德全给朕记下。”
“嗻”
乔玉跑到康熙脚下用力拽着康熙的衣角道:“皇上您不能这样,您不能这样,后宫的规矩您不能就这样更改。”
康熙起身甩开乔玉的手冷冷的说道:“规矩,朕定的就是规矩。你若不能明白,过几年就出宫陪着苏嬷嬷去吧。”
第十四章 莫遣相思累白头
康熙大发雷霆的事情,太后很快就知道了。后妃也大概的听到些传言,但见太后没有说什么也不好提起此事。
夜里康熙一直在挑灯看书,李德全和御前的奴才都被康熙遣出帐外候着。李德全知道康熙心情不好但是也要人在里面端茶倒水的,于是就叫了胡文进去伺候。谁知胡文进去不到一刻就听到康熙愤怒的责骂声,李德全无奈的只好去寻乔玉。转身就看见太后站在身旁,大家紧张的跪下。太后吩咐李德全不让通报,自己一个人走了进去。
康熙听到脚步声头也没抬的说道:“还要朕在吩咐几遍,都给朕出去。”
太后站着不动,康熙抬头一看竟是额娘。立马起身请罪道:“额娘来了也不通报一声,这些奴才是越发没规矩了。”
太后道:“皇帝不要怪他们,我哀家不让李德全通报的。”
康熙低声道:“是,这么晚了额娘还不休息。”
太后走到康熙身边道:“皇上不是也没休息嘛,额娘是来看看皇上深夜不寝是有何事。”
康熙愣了下道:“儿臣哪有什么事情,晚间看书不知已到深夜。”
太后好奇的问道:“皇上看的是何书,竟让皇上如此着迷。”康熙古怪的瞅着太后道:“只是诗经,一不留神就读进去了。”
“哀家读的书不多,但是诗经还是看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太后轻轻的念道。
康熙慌忙的整理衣角,太后温和的说道:“皇上大了,有些事额娘也不再过问。但是皇上,事事都得有个限度。”
康熙低声回答道:“是,儿臣知错。”
太后抿着双唇轻声问道:“皇上,你可知道宸妃,当年太宗皇帝宠爱宸妃并以诗经中的《关雎》为名赐予宸妃关雎宫位居东宫之首。”
康熙一边沉思一边答道:“儿臣是有耳闻。”
太后接着说道:“这些事也是听太皇太后说的,崇德二年,宸妃在关雎宫生下一位皇子,太宗皇帝十分喜悦,遂创大清以来之先例,大会群臣,盛筵宾客,同时颁发大赦令,释放了许多囚犯。不料没过多久倍受娇宠的皇八子不到1岁便夭折了,宸妃在皇儿去后,她朝思暮想。魂索梦牵,白天不进饮食,夜晚彻夜难眠,终日以泪洗面,不久便身染重病。宸妃病危时,太宗皇帝正率军在前方打仗,作为三军统帅,是不应该离开阵地。但是太宗皇帝还是决定返京探望宸妃,在作了细致的军事部署后,便启驾返还盛京,一路上马不停蹄。刚到盛京城,就传来宸妃去世的噩耗,来晚了一步。当时太宗皇帝耐不住巨大的悲痛,哭天号地,泪如雨下。周围诸多官员、皇妃宫女、皇子公主,也跟随太宗皇帝,大哭不已,一时间哭得天昏地暗。宸妃之死,对太宗皇帝精神打击极大,以致害了一场大病,自此后再没有重返松锦战场,从而也结束了他40余年的戎马生涯。”
康熙从来没有听谁说过前朝的事情,自己也是在小的时候偷偷听到几个年老的嬷嬷说起过。现在听到太后这么说来,康熙十分震撼。太皇太后从小就教育自己怎么当好一个皇帝,教书的先生也是教导自己如何治理国家。每天除了学习治国之道就是四书五经,骑马射箭练武。对于康熙来说管理一个大清朝,统治好大清国土。这就是身为皇帝的使命,一个伟大的皇帝应该做的事情。祖先打下的江山,他们都是伟大的君主,是英明的统治者。自己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超越他们开创盛世之朝,对于其他的事情康熙无从知晓。今日太后的这番话让康熙想起了记忆中的那个皇阿玛,还有那个记忆中的美丽女子。
康熙对着太后跪下道:“额娘说的话孩儿明白了,孩儿知道怎么做。”
太后双眼迷糊的看着康熙道:“孩子额娘不是逼你,乔玉是个乖巧的孩子,你若真的喜欢就纳了吧。有她在身边照顾你,额娘也放心。”
康熙没有纳乔玉为妃,那天太后走后康熙侧夜的读着诗经。回到京城康熙下了道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乾清宫御前宫女乔玉因不守宫规,顶撞圣驾。特念曾忠心侍奉太皇太后免其死罪,择日打发出宫。
乔玉接到圣旨的那一刻没有过多的悲伤,在告别其他人后乔玉离开了皇宫。没有人知道乔玉去了哪里,可能离开京城去寻找她的亲戚,可能嫁给了生意人到外地生活。
乔玉离开皇宫的那天康熙一如往常一样在乾清宫看书,李德全伸长了脖子向屋内打量。今天的康熙没有任何的不同之处,下早朝除了去向太后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