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长久的将来的事情,如在共同纲领上写上这一个目标,很容易混淆我们在今天所要采取的实际步骤。无疑问,中国将来的前途,是要走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去的。……但这是很久以后的事情,对于这些事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很可以在将来加以讨论。在中国采取社会主义的步骤,必须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全国对大多数人民的要求。到了那时候,中国共产党也一定要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进行协商并共同地加以决定。中国共产党在将来也愿意和一切愿意进入社会主义的人们一道,共同地进入社会主义。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共和国诞生后(2)
9月30日,下午,怀仁堂,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最后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举行闭幕式,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全体委员。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当选为副主席;陈毅等56人当选为委员。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言》,庄严宣告: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中国北京,中南海勤政殿,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几天前选举产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这里举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随之,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及全体委员宣誓就职。会议一致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毛泽东提名的周恩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
会议结束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驱车前往天安门城楼。下午3时,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等人健步踏上饱经沧桑的古砖梯道,登上天安门城楼。
暴风雨般的掌声此起彼伏,顿时,天安门城楼下争睹中国共产党人风采的人们欢呼声四起。
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大会开始。毛泽东脸容肃整,走到麦克风前,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顿时,天安门广场欢声雷动。在嘹亮的国歌声中,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广场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一切都在喻示着中国的新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随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队伍检阅。
刘少奇站在高高的天安门城楼上,目睹着眼前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面,同其他人一样禁不住心潮澎湃:
他从年轻时代就开始投身革命,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饱经革命之火的洗礼,今天终于以胜利者的姿态迎来了这一个日子!
但是,这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刚刚成立的共和国百废待兴,任重而道远……
。 想看书来
毛泽东访苏,刘少奇主政(1)
毛泽东访苏,刘少奇主政;刘少奇说:“要让富农发展”
革命胜利了,怎样面对接踵而来的国家建设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人需要在新形势下进行新的思考和新的探索。
刘少奇在历史上就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刘少奇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担任着党、政、军的重要领导职务: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他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副主席。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刘少奇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身兼数职的刘少奇,满怀豪情投入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
根据刘少奇秘密访苏期间同斯大林达成的协议,新中国成立后,在一个适当的时机,毛泽东要访问苏联。1949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决定:毛泽东定于12月初访问苏联,在毛泽东访苏期间,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职务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职务由刘少奇代理,在国内主持党中央和中央政府的全面工作。直到1950年3月4日,毛泽东从苏联回国,刘少奇才结束了第二次代理主席职务的经历。
12月6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前往苏联访问,准备同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讨论有关两国的重要政治经济问题。刘少奇在北京主持工作,并同毛泽东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就中苏间的重大问题交换意见。
刘少奇继续主持对新解放区进行土改。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财政经济也好,工商业恢复情况也好,都需要一个时期才能得到根本的好转。而这一系列的根本的好转都离不开一个必备的条件:土地改革。按照中共中央的领导分工,土地改革工作一直是由刘少奇主持的。
毛泽东、刘少奇等人充分认识到继续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为了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并且为此充分交换意见,吸取苏联方面在建国后进行土改的经验。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根据国内不同地区的情况,拟定了建国后土地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在毛泽东访问苏联期间,刘少奇就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问题同他进行电报往来,交换意见。并且,刘少奇对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督促工作得到了毛泽东的有力支持,在土地改革的政策方面也是一致的。
1950年1月4日,刘少奇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减租减息和征收公粮的长电指示,提出了对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部署:“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十一省应该准备在1950年秋后分配土地。在宁夏、青海两省完全汉人居住的地区亦须准备秋收后进行土地改革,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及汉人与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则不进行。在贵州、云南、四川、西康则在1950年还不能进行土地改革,1951年秋后来进行。”另外,刘少奇还明确指出:“必须规定并宣布在没有进行土地改革以前的土地关系。即是说:在土地改革以前地主及旧式富农的土地,仍归地主及旧式富农所有,农民租种他们的土地在二五减租后仍应交租给他们,他们在依法实行二五减租后向农民收租仍是合法的。这种关系,在土地改革以前,即在上述十三省在今年冬季以前、在西南各省在1951年冬季以前确定地不变更,对生产是有好处的。”
1月29日,刘少奇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征收公粮问题的指示,由于民主党派人士陈叔通对家乡政府对他家征粮一事提出了异议,批评了某些地区对地主征粮过重的缺点,指出:“对地主征粮应比农民重一些,但不能将地主之租谷全部征完。必须留一部分给地主,如此,推迟土改时间,才有理由,才可能推迟下去,否则,地主暂时保留土地,我们推迟土改时间,毫无实际意义。”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毛泽东访苏,刘少奇主政(2)
2月12日,刘少奇又起草了《关于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和征收公粮的指示》,提出了在新解放区分阶段、分地区实行土地改革的步骤和政策:1950年秋收以后,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陕西、广西、甘肃十一省和宁夏、青海两省的汉人地区,凡是准备工作已经充足、群众的觉悟及组织已达应有水平的地区,由各省人民政府决定开始实行分配土地的改革;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西康、绥远六省,在1951年秋收以后由各省人民政府决定实行;新疆和全国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以及少数民族与汉人杂居的地区,则在1951年秋收以后另行决定;所有新解放区,在实行分配土地以前,应一律实行减租。
同日,刘少奇将这个文件用电报抄送在莫斯科的毛泽东、周恩来审阅修改。
17日,毛泽东、周恩来对刘少奇的这一系列指示发回电报,肯定了他的措施。这一指示发出后,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进程就很明了了。各地纷纷掀起减租减息,肃清土匪,打击恶霸地主,建立农会,改造基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