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哥听了非常高兴,随即带上我直接到州衙里见了太守,进行当面汇报。随即挑选出八个有经验的抓捕队员,连夜来到安乐村,三更时分冲进白胜的家里,将白胜和他的妻子控制。又在他家床底下,挖出一包金银。随即带上他们和赃物,连夜赶回济州城,组织连夜突审。但白胜抵赖,死活不肯招晁保正等七人。他就被连打三四顿,打的皮开肉绽,鲜血迸流。府尹诈他说:我们已经知道领头抢劫生辰纲的是郓城县东溪村的晁保正了,你是抵赖不过去了!快快招认,免受皮肉之苦。白胜又挺了一阵,终于招出了主犯晁盖。至此,震惊全国的黄泥冈生辰纲抢劫案才算是宣布告破。
我自始自终没有认为自己是个很好的人,我不务正业,还喝酒赌博。但我至少还有做人的良心,还有弟兄之间的亲情。我想告诉大家地是:再无能的人也有他的用处,那些自认为自己能干的能干人,千万不要再摆你的什么臭架子了。小心把架子摆过了头,别人不帮你!
参考《水浒传》
第十七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若不是任意挥霍公款,我看宋江耍不大
《水浒传》边缘人物的内心独语系列之三十八
茶博士(郓城县衙对门茶馆老板):
若不是任意挥霍公款,我看宋江耍不大
宋江做为一个官职低微,几乎没有什么权力的小小县衙押司,他的钱是从哪里弄来的?莫非他会自己造钱不成?
一、先啰嗦几句
我是郓城县衙对门的茶博士。在我们宋代时博士不是学位职称,也不是学识渊博的意思,而是专指茶社、酒店里的侍应生或者像我一样的茶、酒店小老板。孟###在《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中曾解释说:“饭店内卖下酒厨子,谓之茶、饭、量酒博士。”
虽然说我的学问算不上多高深渊博,但因为我的小茶馆和县衙对门,官场上来来往往的人见地多了,也就知道了官场上的很多内幕。“瓦肆”上的说书人常用来做为开场白的四句诗就说得很直白:“傍水识鱼性,近山知鸟音。欲知山中事,须问砍樵人。”意思就是:住在水边的人深知鱼儿的生活习性,住在山里的人能分辨出各种鸟叫的声音;你若想知道深山老林里的许多事情,就要多问一下山中砍柴的樵夫。有人该说了:你一个小茶馆老板,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什么意思?哈哈,意思很明白,你要想知道官场上的许多弯弯绕,就请到我的茶馆里坐一坐,慢慢地品着香茶,听我给你白活白活。
二、介绍一下宋江
我今天想说一说宋江,就是后来在晁盖死后,坐了水泊梁山第一把交椅的宋公明。不过,他当时还没有上梁山,还是郓城县衙的一个押司。押司,从职务上讲,是官吏队伍中职务较低的事务人员,算不得是真正意义上的官,从日常工作来讲,也就是官衙中负责办理案牍等事务的一般吏员。但你别看他在官场上职务不高,名气不大,可他在江湖上名头却很响亮,人送外号“及时雨”。
宋江本是郓城县宋家村人,长得面黑身矮,大家都开玩笑称他是黑宋江。他早年丧母,家里现有一个老父亲;他的下面还有一个兄弟,叫做铁扇子宋清,陪伴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着偌大的田园生活。宋江在家里对待父亲特别孝顺,为人仗义疏财;因为在弟兄们中间排行第三,大家又都称他是孝义黑三郎。
应该说,宋江在郓城县押司的岗位上还是非常称职的,他文化素质比较高,对于官场常用的各类公文写作都很精通,又很熟练官场上的各种礼仪和程式。加上他喜爱习枪弄棒,各种武艺都有所涉猎,应该是属于那种本领比较均衡全面,但特长不是很突出的一般吏员。按理说,官场上平庸之辈多了去,但竟然都能够一步步爬上高台,把官当得有滋有味。宋江要是也醉心仕途,学着溜须拍马,凭他八面玲珑的处世哲学,也应该是能混个一官半职的。可宋江身在官场,却又好像无意官场,平时就喜欢结识江湖上的英雄好汉。只要有人来投奔他,无论身份贵贱,品质优劣,武功高低,一律隆重接待,留在自家庄园,管吃管住,整天追随陪伴,毫无厌倦。如果客人住足玩够,准备告辞起身,宋江就会竭尽全力资助,简直是挥金如土。就连附近的穷人向他求借钱物,他也一点不推托,只是扶危济困,怜悯孤苦,周全别人性命。同时,他还经常给穷苦人家施舍些治病的药物,给死去的穷人施舍个棺材等等。这样做得时间一长,宋江就在山东、河北一带名气慢慢大起来了,大家都把他比做天上降下的“及时雨”一样,能够普济世间救万物。
三、宋江的银子从哪里来?
这就牵涉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宋江做为一个官职低微得小小县衙押司,他的钱是从哪里弄来的?莫非他会自己造钱不成?就这个问题,我曾经旁敲侧击地问过县衙里来我茶馆喝茶的不少官吏,大家都是高深莫测地笑笑,并不搭理我的话茬,端起茶碗只管喝茶。后来,一个比押司还低半级职务的小吏员神秘地对我说:晚上认真看看你的账本!这一下提醒了我,等到晚上,我点着麻油灯,认真查阅茶店里几年来的账本,竟然发现了一个天大地秘密:按照我们这里的不成文的规矩,不管县衙里哪一位在这里喝茶,都不用付现金,而是打欠条;而这些欠条最后都是由宋江来经手结算的。我太糊涂,我太大意,怎么忘了宋江一直是郓城县衙的兼职财务主管呢?据说,在一把手说了算地县衙里,时知县和财务主管的关系最铁!两个人常常狼狈为奸,沆瀣一气,联手挥霍公家的财物。可以这样说:时知县假公济私,贪污公共财物的很多不合法手续,是通过宋江之手,把账目做得合法化的。而宋江对知县的很多底细都是一清二楚,他们之间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也就是后来历朝历代在查处贪官们时,往往要先行拘押财务主管,封存各类账目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当时的官场上就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轿子不在于很好,但是要专;官职不在于很大,只要能签。意思就是说:做为官员身份之一的“官轿”,不一定非得多么崭新豪华,但是只要属于自己专用,不与其他吏员公用就行;自己做得官职不一定非得多高多大,只要手中有公款消费的签字权就行。宋江在县衙里就属于职务不高,但权力不小,又很实惠的那种小吏。由于他这个人比较会来事儿,能够把知县整天哄得滴溜溜乱转,照顾地熨熨贴贴,很快成了知县的心腹之人。在帮助知县贪污公款的同时,自己也浑水摸鱼,得了不少好处。比如说宋江整天用来结识江湖好汉的费用和在郓城街头的许多义举,实际上都是慷公家之慨,羊毛出在羊身上,自己不过是做了个顺水人情罢了。要不是有这些便利,宋江凭什么在江湖上名头那么响,凭什么被人称为“及时雨”?!
四、来了一个茶客
记得六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大约是巳牌时分,知县已经处理完了当天的公事,退了早衙。整个县衙门前静悄悄地。按往常的规矩,这时是衙门里所有大小官吏吃饭休息的时间,也是一天里我的茶馆最清闲的时候。再等一会儿,前来办理公事,喊冤告状打官司的人们就会陆续从四面八方汇拢过来。这些人往往要在我的茶馆里歇歇脚,或者请有关的县衙吏员们前来品品茶,那时我就要开始忙活了。
但今天有点例外,有个好像带着什么心思的人慢慢踱进我的茶坊里坐下,要了一个泡茶。我知道,凡是来我这里喝茶的人,都不会是没有什么事情,纯粹消遣而来的,并且还一准会向我打听点什么。果然,那人喝着茶向我问道:今天县衙前怎么那样安静?我一听就知道他绝对不是本地人,就回答说:知县大人才刚刚结束例行的早衙,那些公人和告状的,都去吃饭了,还没有回来。那人又问道:你知不知道今天县里是哪个押司值日?我眼睛向外一看,指着前面说:真巧,那带着一个随从,从县衙里走出来地就是今天值日的押司。那人马上跑出去,当街迎住宋江说:押司,请到这茶馆里坐坐喝杯茶好吗?宋江久在官衙,见多识广,一看见他象个公人打扮,就慌忙答礼说:尊兄是从何处来的?那人挺神秘地说:请押司先和我到茶坊里面,咱们边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