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心语-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还有两个强项:一是装“粮斗”。“斗”和“升”是一种口大底小的装粮食的量具,也是一种容量单位,东家每年放租收租时用。从换算公式上讲:1斗=10升;1升=3斤。父亲能让装进粮斗里的麦子,一律直立着或平躺着或斜靠着。据说,因为麦粒各种立姿所占的空间不同,每斗麦子的实际容量相差近一“升”,也就是相差近三斤;仅此一项,每年收租时,我父亲就能为史家敛进许多的不义之财!我父亲的第二个强项是记忆力超人。每年帮东家放租收租时,他老人家一边欢快地忙活着,一边嘴里念唱:王富贵借小米一斗二升;李小二借小麦六升;史老歪还高粱米二斗三升……。但当时在场的人只听到他念唱,却从未见过他动笔记账。到了夜深人静时,父亲才坐在帐房里,凭借着记忆,把白天的账目一一补记出来,且从未出现过一笔差错。据说有一次,史太公想考验我父亲一下,悄悄从原始账本上撕去了整整五页账目,而我父亲当时没有发现。年终结帐时,账目自然是算不平衡的。父亲站起来在房间里转着圈踱步,踱到第七圈半的时候,猛然坐回帐桌前,提起笔来“刷刷”补写了五页流水账,然后把总账算拢了。史太公非常吃惊地作过对比,我父亲补写得账目和撕去得账目,在人名、时间、数目,甚至排列顺序上,竟一毫不差!

  应该说,在聪明伶俐,能言善辩,擅于交际方面,我是秉承了家族的优秀基因的。读者可能不相信,我出生时的第一声不是啼哭,而是说:妈妈,您辛苦了!从而让妈妈和接生婆大大地吃了一惊!

  三、创业起步阶段

  待我长到九岁时,父亲便送我进了私塾,原因是东家的独生公子史进要读书了。东家史太公很注重对儿子的培养教育,史进长到六岁时,便请来老师办起了私塾,我比史进大三岁,在一起玩得很投机,便做为史进的陪读,也跟着进了私塾 ,开始读些《三字经》、《百家姓》等启蒙读物。

  但史进是个花花公子,并不是读书的料;而我也不想像父亲那样整天埋头于帐房,做个老实巴交的管帐先生。我的理想是: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靠个人奋斗,积累财富,有朝一日自己也做东家,拥有一座象史家一样的庄园和许多庄客!但由于我的出身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我的“打拼”之路便显得异常的崎岖和艰难。我的做法是:教史进装病耍赖,哄瞒先生,旷课逃学,然后带他上山捉鸟,下河捕鱼;斗个蛐蛐,赌几个小钱;我还用高粱秸秆做成蝈蝈笼,然后在山坡上捉几只草绿色或咖啡色的蝈蝈装进去喂养。阳光下,那些大肚子蝈蝈振动翅儿,“吱吱哟哟”吟唱得很欢,逗引得史进伸长脖子,瞪圆双眼,傻傻地看。从此,史进整天跟在俺身后屁颠屁颠地转,史太公一直被蒙在鼓里,根本想不到他的宝贝儿子早把读书学习的事情忘到爪哇国去了。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我要实施自己的致富蓝图,必须立足史家庄的环境,并且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千方百计不让史进读书,尽量使他弱智,这样我才能驾驭他,以至于将来取代他;二是和史进搞好关系,取得他的信任,便于将来从中取事。我现在还不具备独立创业的能力,必须依靠史进,完成原始积累,然后图谋大的发展。

  四、牛刀小试,打虎将李忠被我当猴耍了

  打虎将李忠为我实施原始积累的计划,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李忠是个走街串巷,耍把式卖膏药的主儿,武功稀松平常,他在《水浒传》中,后来也上了梁山。一百零八将之中真正打过虎的有四人:武松、李逵、解珍、解宝,但“打虎将”这个“绰号”或“头衔”其他四个人都没有挣到,却单单落在了武功稀松平常又从没有打过老虎的李忠头上。那是因为一个以赢利为目的的纯商业性质的学术评比机构,用国家级别的名义,举办武术论文比赛,李忠写了一篇题为《试论老虎的生活习性与打虎技巧》的论文,提纲是:一、老虎在我国的生存历史及进化过程;二、老虎的生活习性与出入规律;三、单人打虎与组团打虎的优劣比较;四、打虎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五、关于老虎尸体的生理解剖及其他。然后,李忠向大赛评委会寄去了三百文参赛费,没成想这篇论文竟意外地得了个“金奖”,他还被评委会授予“打虎将”荣誉称号。而真正打过虎的武松等四人,或因为不知道大赛的消息,或因为没有读过书,不会写论文,都没有参加论文赛,从而让李忠无意中拣了个“漏儿”。但学历不等于能力,尤其是花钱买来的证书,最多是用来###或唬一下外行人罢了,李忠虽然有了“打虎将”的称号,无奈身上的真才实学太差,武功太一般。因此,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只能是走街串巷,耍把式卖艺兼卖些跌打损伤的膏药而已。

  我见到李忠后,突然灵机一动,问他:李师傅每天串街卖药,能挣多少钱?李忠回答:生意太疲了,仅够糊口而已,一年到头攒不下几个钱。我又问:有个挣大钱的差使,你干不干?李忠说:先讲给我听听,咱再商量。我说:史家庄的公子史进,生###动不爱静,不是个读书的坯子,我介绍他拜你为师学武,让你吃几年稳当饭怎样?李忠犹豫说:我这几下花拳绣腿,玩真的时不顶用呀!我笑着说:亏你年龄比我大,枉吃了这么多年饭。史进是个小孩儿家懂个什么?你只要把武功套路使得花哨好看,能哄住人就行,管他实用不实用!李忠接着问:那工资怎么给?每个月几百钱?我知道李忠是个本事不大,要求不高,但又斤斤计较,小气吝啬的家伙。就说:管吃管住,每个月二百伍拾文,你干不干?李忠讨价还价说:我只值二百五?太少了,再添点吧?咱好歹也是个有职称有证书的人!我板起脸说:就这个数我还得向东家请示汇报呢,现在就业难的大形势,你又不是不知道!你那个鬼职称,骗得了谁?愿干就干,不愿干拉倒!李忠忙陪着笑脸说:行!行!我干!我又说:你是卖膏药做生意的,自然知道生意场上的规矩,我是要收取介绍费的。李忠争辩说:你提多少介绍费?我才二百五哪!我说: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不从你的工资中抽;逢每月发工资时,你别问多少,只管签字领取,留够你的二百五,其余的给我。记住,你别眼馋,也别耍心眼,特别是要给嘴巴上个“锁”,不该说的话别说,不该做的事别做!我能让东家雇佣你,也能让东家随时解雇你!

  就这样,一番连哄带诈乎,镇住李忠之后,我让史进欣赏了一番打虎将的花拳绣腿表演,再云里雾里猛吹一通。史进便到史太公面前撒泼打滚,哭闹着非要拜李忠为师,学习武功。在我的撺掇下,史太公与李忠订立了为期一年的教学合同,每月工资五百文整。我很轻松地每月拿上了二百五十文好处费。教书先生看史公子无意读书,又不满意李忠比他工资高,便愤而辞职了。

  五、资金积累的途径和“金点子”效益

  我知道,这种瞒着东家从中抽取介绍费的做法,不太光明正大,若事情败露,后果很严重。轻则挨顿痛揍,被追回钱财,撵出庄园,四处流浪,重则被毒打致死,也是可能的。在我们那时,东家打死一个庄客,就像打死一条狗一样,算不上什么大事,花些钱财到县衙打点一下就行了。为了实施我的攒钱计划,而又不使事情败露,半年之后,我便开始在史进的耳边不断灌输,打虎将李忠武艺稀松平常,不如另寻个武功高手之类的话,让史进对李忠产生反感。勉强等到一年合同到期,便让李忠卷铺盖走人,再换师父。就这样,在我的撺掇下,短短四五年时间,就换了七八位武术教师,史进的武功没有多大的进步与提高,我倒是不声不响地美美挣了几笔“好处费”。史进的母亲看儿子学文不成,学武又走马灯似地换老师,劝说儿子又没效果,一气之下,竟然撒手归天了。

  史夫人的去世,让史家父子悲痛欲绝。史进想为母亲立块纪念碑,史太公也决定为夫人的纪念碑盖个亭子。盖这个碑亭,史家花了很多银钱,特地买了整块的荆山之玉做亭子盖。待到石碑刻好,纪念亭的四根立柱竖好,却怎么也想不出如何把亭盖安上去?为此,史太公急得茶饭不思,并重金悬赏能把亭盖安上去的“金点子”。我抓住时机,再次展露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告诉史进:用堆土的办法把四根柱子填埋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