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上最牛驸马爷686-第6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后几百年,甚至上千内大宋长盛不衰的地位。

    想要让那些藩属国和友邦加入这个同盟,需要一定的技巧,yin*,威慑,兵压,需要灵活的使用,这绝对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计。不过现在的时机确实非常的好,首先大宋刚刚取得宋辽之战的胜利,宋朝的军威正处在鼎盛时期。

    还有就是细兰国的事情正好是一个契机。这对于大宋来说是必胜的战斗,那些西方人远道而来,只要宋朝说一句话,正处在战争之中的三佛齐稍微腾出一只手来就能把那些人打滚蛋了。

    这一场战斗挂着宋军的名号,宋朝水师派一些战舰,主要的战斗任务由呼延庆他们来做。让阿三们提供一个出海的基地,愿意参加的藩属国一国派一艘船来就行了。

    相信这样不出力也能讨好的事情没有人会拒绝的。这第一次开了头,那么军事同盟就好组建了。

    仁宗听的很以为然,没有一个皇上不想让自己成为前无古人的明君,没有一个皇上不想让自己的江山受到后人的敬仰。

    “世美,这个事情你若是能办的好了,可保我大宋边境百年的安宁。”

    “没那么容易,万岁,让他们加入容易,但是让他们心甘情愿听大宋的话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必然有些心怀异志的人会做一些小动作,我们可能要打几仗立威才可以。”

    “该打就打。等到中京打下来之后,朕想着就回去了。”

    陈元说道:“万岁是一国之君,实是不该离开汴京太长时间,现在这里大局已定,剩下的事情jiā给微臣来做就是了。”

    仁宗点头:“对了,那个宁哥儿如果想留下,就让他留下好了,偌大的一个江山,若是怕一个孩子,倒是让人笑话了。”

    仁宗终于决定让宁哥儿去走他走他自己想的路,这是一种仁慈,也是一种霸气。相比于把那些被自己战败的对手囚禁于京城的太祖太宗,这才是真正王者的体现,无畏,无惧。

    他敢于面对任何挑战,不管是现在的还是将来可能会出现的,仁宗都相信宋朝能够解决,自己的后继者肯定能压的住那宁哥儿。

    陈元觉得仁宗也比以前变了不少,到底是自己改变了仁宗,还是仁宗给陈元一个舞台让他可以实现自己一个又一个愿望,这好像没有人能说的清楚。

    七月中旬,中京城外面的那些以前辽国的属地基本上都驻进了宋朝的官员。

    辽国人撤退之前大举征兵,这导致很多青壮年辽人的手中和家里藏有武器。这些辽国人本来抱定了注意,如果宋人不给他们活路的话,那就拼一个算一个。

    可是宋朝灭辽已经准备了好几年,打下来之后更是一步接着一步走的非常稳健。首先是那些士兵驻扎在一些城池里面,至于乡村,则有当地的有声望的乡绅组织乡民维护治安。

    接着是那些宋朝委派来官员相继到位。对于这些以前辽国的城池,宋朝委任官员也采取了二加一的措施。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县城需要三十个官员,其中二十个是从大宋委派来的,而本地也相对提拔了一些原先生活在这个地方的有资格和声望的本地人。

    这让抵抗显得微弱了许多。那些有势力的人在他们的利益不会受到太大的侵害,甚至还能因为宋军的到来得到更多的时候,明智的选择了和宋军合作。

    最后就是那些商家的进驻。战争更那些商人带来的利润非常可观,加上陈元的银行可以让他们透支一定的资本,这保证了他们有足够的能力来哄抢被宋军打下来的这一块大蛋糕。这也保证了刚刚经历了战làn的辽国人没有受到更多的伤害。

    辽国的老百姓在这个时候终于到宋军的衙én里面jiā出了自己的弓箭的刀枪。

    七月下旬,当外面的局势已经大定的时候,中京城内的辽国人也收到了城外那些乡亲们送来的消息,知道宋军没有做那种赶尽杀绝的事情,当下放心不少。

    守城将军甚至等的有些不耐烦了,一天三次派人出来询问,宋军什么时候可以入城。

    文彦博的大军已经做好了入城的准备,在其他几路兵马那羡慕的眼神下就在中京城外驻扎着,里面是已经摆设好了香案等着宋军进去之后表示忠心的辽国大户们。

    城én也是大开的,就等仁宗一声令下,他们排着队伍走进去就可以了。

    文彦博一脸的笑容,这一次对他来说真的收获颇丰,他已经知道了仁宗让他去掌管枢密院的事情,这可是一个重担,意味着他文彦博也跻身于朝廷一品重臣的行列了。

    “恭喜文大人了,这一次回去文大人升官,卑职可一定要讨上一杯水酒来喝喝。”

    文彦博听到陈元恭喜他,心情非常的好,两个人之间的那一点不愉快也被他忘得干干净净。即便心里真的很得意,可是嘴上依然说道:“陈兄不必客气,等陈兄把这里的事情处理完了回到汴京的事情,我亲自上én宴请驸马爷就是。只是这次皇上委以重任,我这心中着实没有什么底气,深怕自己做的不好有负圣恩。”

    一旁的宋祁说道:“文大人所言极是,这枢密院掌管朝廷的对外政策,皇上让文大人和狄青将军搭档,这是好事,皇上的意思很明白了,以后我们大宋对外的国策将士刚柔并济之道。”

    文彦博的眼睛看了一下狄青,说实话,整件事情如果说他有一点底不满意的话,那就是仁宗让他和一个武夫一起处理国事。让他和武夫一起打仗没有问题,可是这国家大事又岂是那些武夫能懂的?

    这一点不愉快马上闪了过去。

    旁边的范纯佑说道:“文大人,我先给你说一个消息,那对马国的国王已经准备下国书了,他要投降大宋。这可能文大人上任之后要处理的第一桩事情。”

    文彦博听到对马国的时候把眼睛看向陈元,他心里很清楚,对马国的皇帝在这呢。莫不是这陈世美摆不平对马的事情需要大宋出面了?行,文大人现在心情好,什么话都好说,若是陈世美真的有什么困难,帮他一把也就是了。。。。

第675章 宋辽和谈

    第675章宋辽和谈

    陈元并没有接话,小日本的问题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如果宋军想灭了那个现在还坚持在北海道的尊仁天皇,易如反掌。留着他留到现在,就是为了让整个东瀛能继续处在一种战争的状态下。

    战争是好东西,不光可以自己发财,还能解决一些原本看上去很困难的事情。比如把日本纳入大宋的版图。

    这帮小日本虽然个子矮小,当时他们的野心不小。长时间憋屈在一个小岛上面给他们造成的心里yin暗让他们根本不可能接受任何一个外来势力。

    在他们的心里,天皇是最大的神仙,无所不能的。那尊仁在北海道宣布继任天皇之后,战争却是出现了一些困难。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加入了对马国的武士们,在战场上大多出工不出力,甚至帮倒忙,把宋军给他们武器故意遗留在战场上面,用这样的方式支持他们的天皇。

    当时现在不一样了,在陈元的授意下,对马的战斗打的相当艰难,每一次远征北海道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铩羽而归,十几万东瀛武士战死在那一片土地上。

    几年的战争打下来就算双方再注意,死伤也是难以避免的。见血之后就没有什么好客气的了,慢慢的那些武士对于天皇的敬仰和怀念在一次次的战斗中被他们亲手打碎。

    那些老一代的武士们大多已经战死或者变成伤残,而新一代的武士更能接受的是对马,不是那个把他们的父兄一辈打的伤残的天皇。

    现在火候差不多了,陈元让季新先把归顺大宋的提议提出来,看看宋朝的反应,也看看东瀛人反应。

    文彦博自然不会知道陈元的想法。这个时候文彦博坐上枢密使的位置,注定以后他要陈元展开一系列的合作。东瀛的事情,高丽的事情,éng古的事情,还有爪哇的事情。

    宋朝的对外的关系并没有因为战争的而变得简单,相反,从这个时候开始宋朝的外jiā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强盛了,你说的话别人会听,当时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像以前辽国和党项那般气势汹汹的来和你谈判,要钱要地的人是不会有了,可是一些背后的软刀子,桌子下面的小动作,比之从前更不好处理。

    宋朝必须学会用一些小动作去对付对方的小动作,即便这看上去有些无耻,不太像士大夫的风格,但这是最好的,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