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奎被说的口水禁不住留了下来,眼睛lù出饿狼一样的光芒来:“诸位兄弟,我先来尝一根如何?”
言占瞪了他一眼:“别luàn动你没看里面那些大人们都没吃呢么?”
董奎强自按下肚子里的馋虫,看看内廷里面:“你说这些大人们干嘛呢?不是安排庆功宴么?不会是就这样让我们看着吧?”
仁宗没有想到一句话居然引发了这么jī烈的争论,而且这些人仿佛有着说不完的理由一般,滔滔不绝,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
他看看了吕夷简,一直到现在为止,吕夷简都一句话也没有说,仁宗很是好奇,他知道吕夷简其实也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当下问道:“相国,你怎么不说话?朕想知道,你对范大人的提议有什么看法?”
吕夷简这才慢慢上前:“皇上,臣有很多话想说,但是现在是庆功宴,等到朝堂之上的时候,臣自然会说的。”
不管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听了之后都猛然间明白,现在就讨论这个问题着实有些太仓促了。等明天也好,回去打打草稿,找些资料,明日能更有把握一些
夏竦当即说道:“万岁,相国大人所言甚是,是臣等心中急躁了,现在说这些着实不太合适。”
仁宗点头:“那好,我们开席吧。陈世美,这第一杯酒,朕要敬你,和你手下三千军士”
这就是礼仪上的客套了,轮不到陈元说话,他只要端着酒杯听太监的安排就可以了。
仁宗走出内廷就有太监高声喊道:“皇上赐酒众将士起身”
士兵们对这一套也是根本不熟悉,起来之后有人看见自己面前连个酒杯都没有,很是无措。一队太监马上跑了过来,每个人的手里都端着盘子,盘子上放着一壶酒和几个杯子。他们显然早就知道自己该跑到那个桌子上,一百多人居然没有一个跑错的,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士兵们手中就都有酒了。
董奎闻了一下自己杯子里面的酒,好香
仁宗这时候高高的举起酒杯:“诸位将士,大敌入侵,窥伺我大宋疆土,杀我百姓毁我家园诸位在国家危难之际tǐng身而出为朕分忧,驱敌寇保江山,朕,感jī不尽这第一杯酒,朕替大宋百姓谢谢你们先敬那些战死的英雄,朕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为江山社稷流出的鲜血”
仁宗说完,手中的酒杯一斜,一杯酒就全部倒在了地上。
太监高声喊道:“谢恩”
陈元带头,一千多军士一起喊道:“谢皇上”
董奎喊过之后就忍不住了,这酒实在是太香,他正准备把酒杯送入口中的时候,忽然听那太监喊道:“倒”
陈元等人带头,也把酒杯里的酒倒在了地上,董奎犹豫了一下,实在舍不得把这么香的酒就这样倒掉,可是大家都倒了,他也只能照做,心中连声叹息:“可惜,真是可惜了”
一旁有太监过来马上给他们又倒了一杯,董奎心中想到,这一杯总该能喝了吧?
谁知道这一套程序要连倒三杯酒,这是赵匡胤定下的规矩,士兵凯旋之后,庆功宴上要先敬战死的同袍,再敬天地,最后才能自己喝。在赵匡胤的时代大家都知道这套程序,因为那时候宋朝经常打胜仗,但是后来,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包括仁宗在准备庆功宴的时候,甚至已经不记得该这么说贺词,后来还是查以前的资料才查出来的。
对于这久违的胜利,仁宗真的很高兴,所以他在敬完三杯酒之后,居然没有马上转回内廷,而是走了下来,走到士兵的桌子中间,这让守卫在仁宗身边的杨义等护卫紧张不已,两只眼睛警惕的盯着两边士兵。
第392章战后之战
第392章战后之战
仁宗却毫不在意,在陈元的带领下一桌一桌的走过,冲着那些将士们lù出他亲和的微笑。那些将士都有些jī动,当仁宗来到言占面前的时候,言占jī动的话都说不周正了皇上来了皇上真的站到自己面前了
“我,我叫狗子,哦不,我是言占,会咬人的……”
这话说的让皇上的智慧也无法理解,仁宗愣了一下,言占更是紧张了。陈元知道,他现在是自己说不好了,当下替他说了:“万岁,这是我们的一个都头,叫言占。他的队伍有一个绰号,叫咬人的狗。”
仁宗笑了:“为什么会有这个名字?”
陈元解释道:“回万岁,因为他们第一任都头叫狗子,而且他们是我们这支队伍里面比较能打的,就是他们第一个冲入了兴州城。”
仁宗颇为赞赏的看看言占:“哦?好,非常好那个狗子呢?朕要好好的嘉奖你们”
这一桌的士兵都低下了头,陈元说道:“他战死了。在我们捉住党项王妃的那一站中,他带着兄弟们冲入野利家的大院,没能出来。”
仁宗一声叹息,手指言占他们:“世美,这些人你负责安排好,死者抚恤,伤者安顿,不可有遗漏。还有这些勇士,明天把名单给我。”
言占这时候能说话了,一下跪倒在地上:“多谢皇上”
仁宗离开,军士们就可以开吃了,还是那样的好酒,没桌又上了三坛子,董奎等人却没有马上动筷子,他们纷纷斥责言占,平日看起来tǐng机灵,说话一套一套的,为什么刚才关键的时候说不出来了?
他们都说,言占刚才的表现丢了他们的人。
酒宴结束之后,仁宗并没有让陈元离去,他留下了陈元和范仲淹。仁宗也知道战场上的战斗还没有结束,这个时候形势虽然对宋朝极为有利,却也丝毫马虎不得。
把范仲淹和陈元留下来,仁宗是想知道他们对战争现在的看法,毕竟这两个人是直接接触了战争的人。
陈元的酒喝的有些多了,可是他能控制。这是一个成功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如果喝酒之后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的话,如何能成功?
他和范仲淹随那太监一起去见仁宗。范仲淹对陈元也很是欣赏:“世美,这次你做的不错,帮了老夫大忙了。”
陈元客气道:“哪里,是范大人您帮了我的大忙,如果没有您在边关吸引李元昊二十万大军,我真的没有办法。”
范仲淹呵呵一笑:“不要再客气了,对了,你让我封锁那些商户进入党项的通道,这一招非常的好,不亚于百万雄兵刚才人多,我不方便问你,现在就你我二人,世美,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完全断绝党项的物资么?”
陈元愣了一下:“范大人这样说是什么意思?难道还有商人敢去党项?”
范仲淹一声叹息:“直接去他们是不敢了,可是这些唯利是图之辈居然想着法子赚钱,他们把货物从méng古运去若非如此,李元昊早已经败了”
陈元心中一阵懵懂,这个就是有办法也不能说出来可是范仲淹显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显然已经在盘查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迟早能查出来的。
想了一下,陈元说道:“范大人,那些货,是我运去méng古的。”
范仲淹着实吃了一惊:“什么?是你做的?”
陈元点头:“范大人请相信我,我这样做自然有合适的理由。我不光希望能击败李元昊,我希望的是我们能把他彻底打趴下,让他永远也爬不起来,其中详情等见过皇上我向范大人解释。”
范仲淹看看他,点头。
说话间两个人已经来到仁宗的书房,仁宗正站在一幅很大的地图面前,脸上挂着幸福而又自信的微笑,冲他们两个说道:“不用行礼了,你们两个过来一下,我这里有李元昊送来的国书,让我把野利氏还给他,他愿意退兵。”
说着把那国书拿了出来递给范仲淹看。
仁宗笑道:“他说是无条件退兵,不知道范爱卿以为如何?”
范仲淹微微摇头:“万岁,我们胜利在即,李元昊开出的这个筹码,未免太低了依照臣的意思,这一次要他重新承认我们大宋的地位,和辽国断绝一切关系,我们还可以像对待他父亲李德明那样对待他。”
仁宗点头:“嗯,朕也是范爱卿这样想的。”
陈元急忙打断:“万岁,不可答应李元昊”
他真的很着急,做了这么多事情,只是为了回到从前么?如果李元昊真的是李德明,那回到从前没有什么不可以李德明能因为宋朝善待他的母亲而感jī宋朝一辈子,终身不做背宋之事。但是李元昊绝对不会的
这是一只连自己母亲都能杀的狼回到李德明的时代,只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