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霸-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拉的是茶?哪咱们买一车带回去。”符强知道闽浙两地的人都喜欢喝茶,三姓堡的人都是闽浙血裔,虽然在北方住了这么多年也传了两三代,肯定也还保留着这个习惯。
  “你说他们拉的是茶?”熊延弼看了一眼五六辆车的马车队,眼光落在了一架车辕座后一截黑乎乎的东西上,脸色一变,大声喝叫:“站住!”
  车队理都不理,自顾自的往前走。龚铁砧走上去大手一伸,抓那辆车后边的茶包索带。
  马车正在加速,茶包可能绑得不紧,被整个拖到了车子尾部。车子的重心后移,拉车的马长嘶一声,被猛地撬到了半空中,把驾车人给颠了下来。车上那个黑色圆乎乎的东西从茶包下滑了出来,砸在地上发出哐当的金属声。
  熊延弼可能是想喊卫士们拿下又想起自己这边只有四个人,立刻拔出苗刀,指着驾车的人,喝问:“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偷运火炮!”
  驾车的人全都吓住,呆呆站在原地不敢说话。
  地上是一个直径二十来公分的铸铁圆筒,一米来长,后部有一个水桶形状的铁桶,整个看上去和大腹火炮的外形有些相像。
  丰有信走上前看了一看,过来轻声对符强和熊延弼说,那个东西不是火炮,是矿坑深井用的火轮水排,和这个东西配套的还有一个铁架子和绞轮。使用的时候在圆筒里装上水,像烧开水一样一直烧,圆筒里的活推就会被涨起的甑汽推动,带动绞轮从深井里把水提起。
  符强过去把那个东西仔细看了一下,老半天没有合拢嘴。
  那东西的铁筒和桶部连铸在一起,铁筒的内径有十六七公分,里边一个带着连杆的铁力木活塞,铁筒靠近出口处有两个对称的小洞。丰有信对他说,烧水的时候一个小洞连进一根接在吊桶上的水管,另一边空着。活塞顶过小洞的位置后,筒里的甑气会放出,另一边水管往铁筒里注入冷水,活塞又会降到筒底。只要火不停,活推就会一直运动,带动绞轮不停地把水从深井里提出。
  这根本就是一台原始锅炉!
  符强问丰有信,那个火轮水排是不是西洋人传进来的?他记得一些外国史书上说,西方的这个年代,有些煤矿也出现了原始的锅炉。既然现在有许多西洋教士在大明活动,这东西或许是他们带来的也说不定。
  丰有信满脸疑惑,问符强怎么会这么想。这种火轮早几十年在大明的各矿山里就有了,又不是什么新奇古怪的东西,和西洋人扯得上什么关系?符强知道自己又闹了像火龙出水一样的笑话,赶紧闭上嘴巴,把疑问闷回肚子。打定主意等有机会时,一定要亲自去那些矿山看看。
  那边熊延弼听了丰有信的解释,正想把刀收起让那些人走路,突然想起了什么,对驾车的人说:“去把你们老板叫来!”
  车队中一个伙计赶紧卸了一匹马,骑上往前面跑去。过了一会,前头一个中等身材头戴平顶葛巾的短须男子跑了过来,一身葛衫灰尘扑扑。那人本来一副就要发作的样子,看到了熊延弼手里拿着的刀后,马上又软了下去。
  他搽了把汗,嘴角边一颗大大的黑痣抖了抖,迟疑地问:“这几位兄台拦住我们,是有什么事么?”
  熊延弼眼睛一瞪,问:“你这身打扮,是监生还是举人?”
  那个家伙急忙摇着手说:“不是不是,在下荆福,是生意人。这帽子是在客栈别人拿错了的,正要去前面追他呢。”
  “哦?这车要往北门出去是吧,车里是什么东西?还有地上这个东西是要运到那里去?”熊延弼绕着他走了一圈,把那个人看得浑身都不自在起来。
  “对对,是往北门。车里是……”荆福恭顺地回应了半句,犹豫了一会,突然小心地问:“尊驾是……”
  符强在边上告诉他,这是辽东巡按熊延弼。荆福眼底闪过一丝慌乱,赶紧向熊延弼行礼赔罪。看情形他也知道御史什么都管,不要说不在自己巡按地界里的事情,就是连御史自己的上司都察院,都一样受御史的监督。
  荆富吞吞吐吐说了半天,总算说清楚了缘由。车上是茶叶,准备运去喜峰口互市。地上那个是给矿坑排水用的火轮水排,是受人之托带到遵化一个石炭矿去的。
  “你运茶是去北边喜峰口?喜峰口什么时候开茶马互市了?有没有茶引?”熊延弼两眼炯炯,逼视着荆福。
  “有有有,是才开的。”荆福满头大汗,抖抖索索地从怀里掏出一叠纸递给熊延弼。
  符强知道哪就是所谓的茶引,是明朝对外经营茶叶的许可证,每张茶引都有固定的限额。最上面的那张,因为荆福慌张的动作,还给撕出了一道长口子,连盖着的官府印签都裂过了对角去。
  “大人是不是平时喜欢喝茶?”荆福看见熊延弼拿着哪叠茶引皱了半天的眉头,脸上堆起讪笑说:“大人要是喜欢,小人哪是受宠若惊啊。不知大人看上的是哪一车,小人这就让他们送到大人驻跸之处。”
  熊延弼猛然抬头,两眼圆瞪,一把将茶引摔在他身上,喝道:“滚!”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节 明朝报纸
回到住处时,熊延弼还怒气未消,冲着北方大骂:“什么东西!当老子是什么人了?竟敢以为老子是看上他的茶叶了!”
  符强对熊延弼当时的反应有些奇怪,问道:“岳父刚才检查他们的茶引,是怕他们走私么?”
  熊延弼点点头告诉他。茶叶和马匹的互市一般上在西边开,喜峰口一般上不开茶马市。因为喜峰口出关之后就是朵颜各部的地盘,茶叶从这出去后,可以很方便的运往西方。有些奸商经常从喜峰口走私茶叶,换取别的货物。哪些原本会用马匹来互市的部落,因为买了私茶,就不会再把马匹卖给官市,边地骑兵的马源,就无法保障了。不过刚才哪人的茶引,倒是南直隶发出的正宗官引,没有什么问题。
  从玉田到北京的路上,又遭遇了几拨茶商。熊延弼看他们又是去的北方,让随行卫士们都去检查了一番,卫士们都回报说这些人茶引齐全,没有问题。
  明朝的北京城虽然比后世的北京要小了很多。可是哪高耸的城堞和武备却依旧让符强惊叹不已,十多丈高的城墙上,每隔百十米就有一门搭着蓬盖的三四千斤青铜重炮。不过煞风景的是,即使是身处城墙下的符强,也能看到炮口边虚浮起来的铜绿锈片,而且大多数的蓬盖下,还会有一两个懒洋洋地靠在炮身上睡觉的士兵。
  到北京时就已经是下午,把韩家父子和俘虏交送大理寺之后,兵部和都察院早就关衙了,只能等第二天再去办理其它事项交割。
  熊延弼在北京没有私宅,只有都察院分的公廨住所,和大多数的御史、给事中等都察院官吏在一个街片里。他带着符强等人回到自己居住的地方时,符强几乎以为自己回到了后世。
  大院里边是两排砖木结构的平房,靠近院门边上另有两排窄小的厢房,厢房边上停着几辆马车和十来顶轿子。院边有一口井,边上和平房的间隔中有几颗大树,树下都有几张石桌椅,院角上还有一个公用的厕所。如果不是自己和熊延弼走进院门时,有几十个穿着明朝官服的人挤上来七嘴八舌地拱手和熊延弼见礼,符强一定会以为自己是置身在后世八十年代政府职工的宿舍大院。
  熊延弼告诉符强,这些平房住的是督察院和六科的中级官员,两边厢房是各自随从亲卫的住所。因为出巡的御史不准带家眷,部院里都有安排公廨给他们,好让他们每年回京述职的时候方便省亲。其它部员们在京没有私宅的,也都住在各部的公廨里,离职调职的时候,就上销归还。
  几个官衔更高的家伙拉过熊延弼,让他介绍一下两月之内连破女直和朵颜长昂部的悍将是谁。熊延弼把符强推出去时,那些官吏们鸦雀无声,一个个狐疑地打量着熊延弼,似乎在揣测他是不是收了符强的老子多少好处。
  熊延弼用鄙夷的眼光看了看他们,告诉他们这还是符强押送俘虏的路上长高了几寸,要不原先只有四尺多点高。现在押来的俘虏正在大理寺寄放,长昂和速儿哈齐的人头就在门外符强的家丁马上挂着。如果他们有兴趣,可以把人头提进来玩玩蹴鞠,谁输了就抱着睡一晚上。
  官吏们一个个转头大呸,连连说大吉大利,让熊延弼赶紧把那些人头弄走,不要放在门口惹来晦气。熊延弼哈哈大笑,自顾把符强带回自己屋子。
  熊延弼的屋子也不过五六十平方大小,被隔为四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