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会用心竭力!”说罢,道衍看向不住点头,若有所思的朱高燧,微微一笑,“所以,世子此举看似简单,实则精妙啊。”
“可是……这样的话,报名参军的人也不会很多啊。”朱高燧嘀咕着。
“贵精不贵多!而且……贫僧敢打赌,报名参军的人只会多不会少!”道衍说道,微笑。
朱高燧摸摸鼻子,心头暗想,那样最好了!
如今北平的守城兵力,只有他们三兄弟手中的兵力,不足两万。
而李景隆的兵……
朱高燧皱眉。这场守城之战,肯定会很辛苦。但是——
他朱高燧绝对不会后退半步!
************
此时,北平燕王府,芳华院中……
张溶月走进徐氏的院子。
看着徐氏坐在榻上,望着窗外叶子已经开始凋落的大树发呆。
神情平静,眼睛却很木然。
张溶月脚步微微一顿。
轻声开口,“王妃?”
徐氏慢慢回过神,看向张溶月,微微一笑,“张小姐你来了。坐吧。”
张溶月轻轻点头,在丫鬟搬来的圆凳上坐下。
“你……昨日可曾完成心愿了?”徐氏看着张溶月问道。
张溶月一愣。
徐氏轻叹,“今早,世子来给我请安的时候,我问了……还望张小姐不要怪罪世子,只是我心头担心,所以就问了。”
张溶月慢慢低下头,心头有些羞愤,昨日……虽然不曾后悔,但是,被除了世子之外的人知道,这心头还是甚为恼羞。
“张小姐,其实……我很羡慕你。”
张溶月一愣。
“因为我……假如我当年有你的这份勇气,或许就不是现在这般。”徐氏有些自嘲的说着。
张溶月不由抬头。
“或者,一开始,我就妥协了,我选择了……徐家,所以,不一样吧。”徐氏有些晦涩不明的说着。
但,张溶月听着那句,“我选择了徐家”,心头有些了然。
“女人,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嫁于会疼惜自己的男人为好……而若是两情相悦,就更是美满,但,自古以来,情之一字,总是伤人伤己,哎,世子如此做法,其实我甚为赞同,这样对你才是最好,等……一切都结束了,你就回家吧。”徐氏拉起张溶月的手,柔声说着,顿了顿,又轻声道,“其实,这也是世子的意思。”
张溶月只是低着头,轻轻的嗯了一声,一只手却是藏于袖中,紧握成拳,指甲深深的陷进肉里。
**********
南京。
“李景隆?!皇上竟然派出了李景隆!?那个脓包,他只懂得吃喝玩乐,他懂得打战吗?!盛庸和铁铉都比他强,他们竟然不推荐!!”
“好啦,好啦,方兄,你就不要这么生气了……”
“张石!不是我说你,你甚为吏部尚书,虽然这打仗的事情不归你管,但这会儿,你怎么就不给皇上上个折子呢?!”
张石无奈苦笑,“你怎么知道我没上折子,可是,皇上没有采纳呀!”
“哼!如此行事!也难怪——”
“方兄慎言!”张石严肃道。
于是,沉默了。
半晌,才响起平淡的声音,“我今日得了一封信。”
“嗯?”
“是昔日故人给我的。”
张石困惑接过。
只见,虽然是一封信,但却其实是一份告示,而且……看着落款,张石不由瞪大眼睛,“北平布政使?!”张石低声惊呼。
“这,这……”张石有些结巴。
“这告示虽然简单,也没有什么稀奇之处,但细细分析告示上所说的,却不得不说,真是……精妙呀!”语气虽然平淡,但却难掩其中的欣赏。
“这告示绝不会是李英那个走狗叛徒所出!”张石一脸愤恨不屑。
“没错,不是李英,是燕王世子!”带着些许叹息。
张石一怔,随即沉默。
“张石!虽然……我说过,我会站在皇上这边,但,说实在的,我……实在是对燕王世子甚为欣赏。”
张石轻声一叹,想起自己的女儿,不由转头,掩去眼里的苦涩。
“方兄……”
“嗯?”
“若有一日,我不在的话,麻烦你多多照顾我的家人……”
“你胡说什么!”
*************
这日,北平的城门上,朱高炽站在城门上,看着不远处扬起的沙土,以及那沙土后的正朝北平进发的军队,朱高炽此时心头反而甚是平静。
终于……来了吗?
“世子!!”三保一身劲装,匆匆赶至朱高炽身边,拱手道,“禀世子,王妃来了!”
朱高炽一怔,下意识里皱眉,母妃来做什么?
忙转身正欲下城门,就见徐氏一身轻便的行装,身后还紧跟着张溶月,朝自己匆匆走来。
朱高炽忙上前恭敬作礼,抬头,严肃道,“母妃不该来此!”
徐氏微微一笑,“我既是你的母妃,也是这北平的老百姓,如何不能来此?!”
“母妃!!”朱高炽皱眉,上前低语着,“这里很危险,母妃还是回去吧。”
徐氏慢慢摇头,抬手,拂去朱高炽脸颊上的灰土,“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不会给大伙添麻烦的。”说罢,便转身朝城门下走去。
朱高炽一愣。
站在城门上,看着自己的母妃下了城楼,却是朝城门下一旁临时搭起的茶棚走去,那里正在熬煮着米粮。而徐氏进去后,先是说了些话,接着,就招呼着跟随自己来的人帮忙熬煮起米粮来。
朱高炽站在城门上,耳边忽然飘进一些只言片语。
“看!是王妃呀!”
“王妃也来了!”
“王妃一点都不害怕……”
“王妃不怕,我们怕什么!”
“就是!”
……
朱高炽不由手抓紧了城楼上的青石板,心头有些激动有些酸涩。
**********
张溶月瞥了眼正在帮忙熬煮米粥的人,脚步悄悄一移,正欲过去,但却听见徐氏轻声开口,“张小姐还是跟在我的身边吧。这里比较复杂,别冲撞了什么才好。”
张溶月心头一咯噔,下意识里看向徐氏,却见徐氏面容平静的很。
于是,张溶月慢慢的垂下眼眸。
原来,还是这般警惕着自己呀……
76、靖难篇(六)
公元1391年,九月,朱棣攻克北平后,率军直奔大宁。
这日,大宁,宁王府。
朱棣端坐在前堂主位上,看着站在自己身旁一脸沉闷的约莫十七、八岁的少年,淡淡开口,“十七弟不必如此,不日就跟哥哥前往北平吧,和你高炽侄儿也可作伴不是?”
少年,也就是宁王抬眼看向朱棣,冷哼一声,“哥哥好计谋,弟弟佩服!北平不去也罢,还请哥哥遵守诺言,给弟弟一席之地安身即可!”
朱棣慢慢起身,淡漠道,“放心吧,该是你的东西自然会属于你!北平……你还是走一遭为好。”
宁王冷笑一声,也不答话。
这时,外头匆匆的奔进一人,正是张玉。
张玉神情有些凝重,恭敬作礼,手中紧抓着一份奏报,说道,“禀王爷,北平急报!”
“呈上来!”朱棣心头一紧,沉声说罢,就猛地抽过张玉手中的奏报。
打开奏报,只见奏报上简短写着:李景隆攻城,世子坚守,无碍。
朱棣心头微微一松,盯着奏报,想着,炽儿身边有张辅,三保,还有飞鱼暗卫,应该无碍才是,但……这小子就爱逞强……嗯,还是尽早回去为好!
************
而此时的北平……
北平郊外,南军(南京军队)的军营里,李景隆的中军大帐里。
李景隆正猛的将跪在地上的一名身着盔甲的中年男子踢倒在地,怒道,“废物!瞿能!你不是很有本事的吗?!亏得张石将你夸得那么厉害!?这就是你的本事!?区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