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治通鉴现场解说-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版第305~307页
  项羽在咸阳折腾得差不多了,于是分封诸王,首先把自己封为霸王。霸王一词,在今天有蛮不讲理、横行霸道的意味,这都是从项羽身上衍生出来的,在当时,霸王的“霸”,与春秋五霸的“霸”应该是一致的,只是比“王”差一级的统治状态。心悦诚服谓之“王”,保持秩序谓之“霸”,霸王是天子以下诸王的老大,有点儿像黑社会的大师兄。当时的“天子”是“吾家所立”的义帝,项羽这时基本上没把他当回事,所以这个体制很怪。后世诸位,没有这个能力和机缘也就罢了,如果有,决不会像项羽这样,不做皇帝做诸侯,不做师父做大师兄。
  霸王项羽不是政治家,身边也没几个明白人,好容易有一个范增,项羽对他也不是言听计从,不知道怎么发挥这只老狐狸的作用。另外一层,范增在政治上,是拥护楚王芈心的。我认为他和诸葛亮有一点点像,诸葛亮拥汉,刘备如果以恢复汉室为己任,诸葛亮的理想和现实就一致了,当刘备犯浑要和东吴开练时,诸葛亮的理想和现实就出现错位了,因为联吴才能抗曹,曹操是篡汉的元凶,东吴是抗曹也就是恢复汉室的战略合作者,这时,诸葛亮就对刘备表现出不合作的态度。范增亦如是,范增是要恢复楚国,范增协助项氏,有点儿借项拥楚的意思。张良也是这样,刚开始参加起义和投奔刘邦似乎只是手段和过程,让韩国故主恢复权势才是目的,只不过后来张良与时俱进,没有把拥韩进行到底。所以,在新政治制度的构建上,范伯不会也不可能提出什么高明的方案。反而是在郡县体制内的基层干部萧何、曹参等,对皇帝领导下的郡县制有比较客观的认识,没有那么拒之千里。
  霸王分封了多少个王,没有细数,但是这次分封,满意的不多,抱怨的不少。刘邦没有被安排到关中,最不满意,差点儿不顾实力不济就要和项羽翻脸。项羽封王时,有点儿任人唯亲,把传统的赵王、燕王、齐王都挪了地儿,而让他们的手下,如赵王的部下张耳,燕王的部下臧荼,齐王的部下田都,都鸠占鹊巢。把老领导统统挤走,这个方案让老干部不开心,陷新干部于不义,效果确实很差劲。革命的成果如果不是自己做皇帝,那就应该是恢复六国,可项羽对六国之后也没有给予应有的尊崇:赵、燕、齐、魏都徙于他地,韩王干脆不给封地,带在身边,最后也杀掉了,自己立起来的楚王义帝第二年也给谋杀了。我们不禁要问:项羽啊,你究竟想干什么?
  项羽在政治上连续的丢分行为,把他在军事上建立的超一流优势全部抵消殆尽。现在,需要的就是有人对他说不,历史是有准备的,这个人已经在反秦的斗争中成长起来了,这个人就是刘邦刘亭长。
  秦灭六国一次,没死透,项羽再灭一次,这次效果很好。等到刘邦坐了江山,赵、燕、魏、齐虽然名称还在,但分封的王,不是刘邦自己的子弟就是功臣,甚至是信臣,最末了,非刘氏不王终于占到主流地位,直到汉武平七国之乱,分封制才终于彻底翘了。秦皇汉武,为什么经常连在一起说,就是因为他们在消灭封建制度上前仆后继,共同开辟了后封建时代的新局面。项羽在其间,应该是有功的,只是他不是自觉而已。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他向垓下狂奔而去(2)
刘邦听说项羽把他的工作调到了巴蜀,勃然大怒,当时成都还没做到第四城,重庆也没有改为直辖市,条件那是相当艰苦,刘邦要和项羽拍桌子,结果很可能是让项羽一砖拍死。好在刘邦身边人才济济,他只要一露出犯浑的意思,马上就有一帮兄弟出面,有拉的,有劝的,场面真感人。
  项羽志得意满到达顶点,然后就开始向垓下狂奔而去,任谁也拉不住!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韩信的行为艺术(1)
初,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信钓于城下,有漂母见信饥,饭信。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因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版第309~310页
  韩信出场了。
  韩信和刘邦的出身有些一样,都是家贫出娇子,聪明但懒惰,看不起庄稼活,也不愿意做小生意,游手好闲,心里想什么,他们身边的人都不知道。韩信和刘邦不同的地方是性格,刘邦豁达,咋咋呼呼,到处骗吃骗喝,韩信内忍,没有响动,到处蹭吃蹭喝。刘邦的老爹经常对刘邦说,你看你的两个哥哥,劳动致富,村支书在大喇叭里都表扬了,你怎么办?刘邦听不进去,天天混饭,乡里为了安生一点儿,于是推举他做了亭长,相当于联防治安队长,干脆让他名正言顺地吃派饭。韩信性格内向,平日很蔫,甚至有些腼腆和害羞,根本做不到为祸乡里,所以也没人理他。有段时间,在亭长那里蹭饭,这个亭长和刘亭长一样,也有个厉害的老婆,给韩信难堪。韩信到亭长那里混饭吃,看来是有传统爱好的,受嫂子的欺负,也是有传统积淀的。相信韩信在蹭饭时,连个喜庆话都不会说,闷声闷气,讨不到嫂子级女人的喜爱,最后只能做饿晕状,靠痛苦表情博取同情分,从慈爱的漂母那里蹭个馒头。
  《史记》在写人物时,善于用小事和细节刻画性格。韩信虽然穷光光,但还喜欢带剑(看来秦始皇“收天下兵”的政策执行得有漏洞),带剑是贵族男子身份的标志,后来他因带剑招致胯下之辱。可以肯定,在一般人眼里,韩信有些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自己连饭都没得吃,成天不知道瞎琢磨什么,要是在和平年代,也就是一个二流子,最好的结果就是凭着长得还比较帅招赘做个倒插门女婿,天纵英才也会终老蓬户瓮牖、绳窗瓦灶之间。
  “乞食漂母,受辱袴下”是韩信冠绝古今的行为艺术,在后来成了励志教育的生动教材,人可以潦倒,可以接受横来的侮辱,但内心澎湃的激情和不能压抑的才华最终还是会迸发出来。关于“乞食漂母,受辱袴下”,后世评价很多,主流的说法是韩信胸怀远大,要留有为之身,不屑于与小流氓打架。这都是因为韩信后面有轰轰烈烈的事功,否则,“乞食”和“受辱”的人多了,谁还记得,你如今在饭店门口碰到一个要饭的,你还会心里打个突:哦!这位将来可能是个韩信?
  韩信乞食受窘,钻裤裆受辱,确实是性格决定,我认为屠中少年“中情怯耳”的评价并没错,韩信是个在既有平台上可以发挥才能的人,但是自己内心是怯的。今天有的职业经理人也是这样,学问、素质、能力都很好,给他一个大公司,也能管理好,但是让他自己创业,反而缩手缩脚,思前想后,不敢行动。胆识,是做老板的核心要素,韩信没有这个。
  刘邦是随和的,但也是主动的,韩信是孤傲的,但也是被动的。这就是性格,这就是命运!
  附:两篇旧文,博诸友一粲
  韩信钻裤裆现场直播版韩信天赋异禀,从小自己都觉着自己聪明,所以他不愿意种地,也不愿意做小生意,没办法,除了翻翻MBA自修教材,就只好成天闲逛,望长天云海,观鸟兽鱼虫,心里很郁闷。
  在外人看来,这小子不事稼穑,不求上进,整个一小混混,社会对他的评价是三个字:“贫无行。”又穷又没德行。顺便说一句,历朝历代,朝廷最怕什么人?就是流氓无产者,而且是高智商的流氓无产者。这帮人,平日里祸害乡里,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就演变成造反派。毛泽东他老人家从正面理解这个现实,说这叫“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无产者最无畏,因为大不了“回零”。现在企业用人时,也可参考,若老板想用开拓性的人,最好选家境不好的子弟,他们有野心,有冲劲;若想找可靠的人,则家境殷实的子弟比较稳妥。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韩信的行为艺术(2)
韩信人穷志不穷,“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隐隐约约觉得,越是穷光蛋,架子越不能倒,面子越重要,所以他整了一把生锈的宝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