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三年寻龙;十年点穴”。
具体讲到“葬压龙角”,就会有很多种理解,字面理解就是棺材压住了龙脉的一角,墓主将来一定会遭罪的,棺材要遭劈砍。就拿郝处俊来说,他就是葬之处坏了天子家的风水。你想想,这样的葬法还不坏了大事?皇帝家的风水也敢沾染,日后遭掘坟焚尸是自然的事情了。即便坏了地主老财家的风水,也会麻烦的,何况天子家?此葬地自然主凶。 txt小说上传分享
掘墓焚尸狠女人——大周皇帝武则天(7)
《朝野佥载》上所记李勣、郝处俊二墓被武则天挖掘时,都提到了“朱雀”“龙”。这两种动物在过去是被风水先生作为“四灵”中二灵来使用的,即“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都代表着不同方位的地界最高神,套用到了人间,最高神自然就是皇帝了。
透过现象看本质,实际上,这是《朝野佥载》的作者张诮璺缢锹嘉湓蛱斓聊沟恼嫦啵豪顒蕖⒑麓《耸堑米锪宋湓蛱欤宀疟淮庸字型铣隼吹摹U嫦嗖⒉辉诜缢旧恚琳哂Ω米⒁饫斫狻
武则天派人掘开郝处俊的墓后,将他的棺材劈开,发现郝处俊的尸体已腐烂,成了一具骷髅。但武则天没有因此罢手,而是焚烧了骷髅。郝处俊的尸骨还让人看出了异常,他的发根都扎到了头骨里去了,皮托着毛附在骷髅上。有会相面的说,郝处俊这是“奇毛异骨,贵人之相”。但再奇再贵,也没有躲过武则天的大铲和大砍刀。
● 鱼朝恩派人盗郭子仪父墓
武则天的掘墓焚尸,起到了很坏的示范作用,在唐朝,竟然发生了不少起类似事件。
唐中宗时,韦皇后也想仿效武则天当个女皇,毒死了中宗李显。后来睿宗李旦平定了“韦后之乱”,朝廷将乱党一个不漏地诛杀干净。李旦采取了“族诛”手段,将韦后之父韦玄贞、兄韦洵及韦后死党武三思、武崇训的墓扒了,拖出尸体行刑。
唐玄宗李隆基宠信的大太监鱼朝恩,也曾效仿武则天,派人盗挖了郭子仪父亲的墓。
郭子仪是中唐最厉害的将领,著名军事家,他戎马一生,战功显赫,特别是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奇功。到84岁的超高龄,郭子仪才告别沙场。
郭子仪的人品和官品俱佳。史书称,郭子仪“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实在难能可贵。
郭子仪因此遭到鱼朝恩的嫉妒。鱼朝恩和郭子仪素来不和,《新唐书·郭子仪传》(卷一百三十七)记载,鱼朝恩一班皇帝宠幸的太监经常说郭子仪的坏话,诋毁他。鱼朝恩盗挖郭子仪父亲的坟墓就是泄私恨,破坏郭家风水,让其好运不再。
鱼朝恩盗墓的时间选择在郭子仪难以顾及,在外领兵作战期间。李豫当皇帝(唐代宗)时,吐蕃作乱,郭子仪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县)大破吐蕃陈营。鱼朝恩这时派人去盗郭子仪父亲的墓。虽然“盗未得”,但后果很严重,连皇帝都害怕郭子仪因此生出乱子来。
郭子仪从泾阳回朝后,李豫赶紧表示慰问,郭子仪痛哭流涕,表示这不怪别人,只怪自己。郭子仪这话从哪说起?原来他手下的士兵经常干盗墓的勾当,“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残人之墓,人今发先臣墓,此天谴,非人患也。”
从郭子仪的话里也可以知道,当时盗墓之风是很流行的,士兵也把盗墓看成是发财的手段,一般军人都敢盗墓,这是不是上行下效的结果?
值得一说的是,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盗墓的刺激,武则天在自己的陵墓设计上,特别重视反盗墓设计。她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位于今乾县城北6公里梁山上的乾陵,因为太坚固了,反盗墓措施得力,至今未被盗掉。
具体的,如武则天为什么会选择葬在梁山?乾陵有多么坚固,有怎样的反盗墓措施,是谁盗乾陵而未遂,会在下面的有关章节中讲述,此处不再赘言。
● 历史,对武则天其实并不公平
最后说一下,对武则天盗墓的看法。
掘墓焚尸狠女人——大周皇帝武则天(8)
武则天这个皇帝,在中国封建时代二百多位帝王中,也算是有作为的皇帝,但她却一直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即便她活着时,也受到“窃国偷天”的指责。
虽然正儿八经当了16年皇帝,但在新旧《唐书》的“本纪”部分,史家却都没有称她为“帝”,而是“则天皇后”。《新唐书》上甚至吝啬到连一卷之章节也不想给她,将她与她的儿子、唐中宗李显合为一卷(第四卷),这对武则天确实是不公平的。
武则天做了很多可以留名青史的事情,仅举一例,现在影响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长的高考,便源于过去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虽然起源于隋朝,但却是在唐朝,特别是武则天时代才真正开始的,武则天的功绩应该不小吧!
为什么史家会对武则天这么刻薄?大概与武则天的不当得权有关,大盗盗国在武则天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没有费多大力气便把李唐江山的户头,换成了武姓了。在传统的伦理秩序的观念下,武则天从当皇后到当皇帝,都是非法的。
武则天将远近重臣掘墓焚尸,与他乱杀异党一样,也是为了巩固她盗窃来的大唐江山吧。
附一:
徐勣“棺中见灰”
唐英公徐勣初卜葬,繇曰:“朱雀和鸣,子孙盛荣。”张景藏闻之,私谓人曰:“所占者过也,此所谓‘朱雀悲哀,棺中见灰’。”后孙敬业扬州反。弟敬贞答款曰:“敬业初生时,于蓐下掘得一龟,云大贵之象。英公今秘而不言,果有大变之象。”则天怒,斫英公棺,焚其尸。“灰”之应也。(摘自唐·张冻百菰亍肪砹
附二:
郝处俊“其棺必斫”
唐郝处俊,为侍中死。葬讫,有一书生过其墓,叹曰:“葬压龙角,其棺必斫。”后其孙象贤,坐不道,斫俊棺,焚其尸。俊发根入脑骨,皮托毛着骷髅,亦是奇毛异骨,贵相人也。(摘自唐·张冻百菰亍肪砹
附三:
掘牛山“黄巢谷”
中和三年夏,太白先生,自号太白山人,不拘礼则。又云姓王,竟不知何许人也。金州耆旧云:“每三年见入州市一度。自见此先生卖药,已仅三四十年,颜貌不改不老。”其年夏六月三日,太白山有修谒金州刺史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崔尧封云:“本州直北有牛山,傍有黄巢谷、金桶水。且大寇之帅黄巢凌劫州县,盗据上京,近已六年。又伪国大齐,年号金统。必虑王气在北牛山。伏请闻奏蜀京,掘破牛山,则此贼自败散。”
尧封听之大喜,且具茶果,与之言话。移时,太白山人礼揖而去。尧封遂与州官商量,点诸县义丁男,日使万工掘牛山,一个月余,其山后崖崩十丈以来,有一石桶,桶深三尺,径三尺,桶中有一头黄妖兽,桶上有一剑,长三尺,黄妖见之,乃呦然数声,自扑而死。尧封遂封剑画所掘地图所见石桶事件闻奏。僖宗大悦,寻加尧封检校司徒,封博陵侯。黄巢至秋果衰,是岁中原克平。(摘自宋·王明清《挥麈录·后录》 卷二)
看点提示:
● 皇家“晒”随葬品之谜
● 宋哲宗随葬玉椀复现人间之谜
● 盗墓贼“朱漆脸”中赵匡胤诡计之谜
从秦始皇到末代皇帝溥仪,中国古代曾出现了大大小小68个王朝,384个帝王,其中正式称“皇帝”的334个。但有一个皇帝是绝无仅有——甘愿给人家当儿子的皇帝刘豫。“儿皇帝”创了中国皇帝版吉尼斯纪录,在盗墓史上也留下了绝笔。曹操设了临时性的“发丘中郎将”,刘豫专置挖坟掘墓的“淘沙官”,掘遍大齐国内的荒坟古冢。刘豫最可恨的是盗挖北宋皇陵,宋陵中随葬的三大类宝物全被“淘光”了。而刘豫盗陵竟是一个皇家玉椀引发的祸事,这是怎么回事?宋朝皇家喜欢“晒”随葬品,又是怎么一回事?民间朱漆脸盗赵匡胤陵的故事,更为传奇……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发冢“淘沙”一小儿——伪齐皇帝刘豫(1)
上面说了大皇帝、小皇帝盗墓的故事,这里再来说一位“儿皇帝”——刘豫。
从中国盗墓史上看,盗墓都是一阵风,现象比较集中。这并不是偶然的,除了因前期厚葬勾引起的强烈的盗墓欲望外,最主要还是因为政局动荡不安,与盛世之年因收藏升温引发的盗墓不同。如汉末魏晋时期、唐末五代时期,都是中国古代社会比较黑暗的时期,民间盗墓四起,曹操、董卓、朱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