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个?”“蹬三轮那个。”
王向东一看,一个中年汉子正一边吆喝着“蹭油啦蹭油啦”,一边磨蹭着往前蹬着三轮车,车上码着一大摞柳条筐。一看那家伙的脸,王向东就乐了,直接吆喝道:“喂,哥们儿!叫你哪——蹬三轮那个!”
蹬三轮的一扭头,困惑道:“叫我?” 赫然一张大扁嘴。
“对,不认识啦?”
大扁嘴愣了几秒钟,忽然笑了:“你们俩啊,这么巧!”
扁嘴这位师傅正是几年前在环卫队叫丰子杰拿火药枪打了一下那个——林虎,居然在这里碰见。不过时过境迁,王向东在心里对他早没有看法,男人之间打架,只要不是因为多深刻的冤仇引起,打过了爽过了也就完了。
“过来呆会儿?”
林虎迟疑着笑道:“不是打架吧?”“瞧你那点成色,打架你怕?”
看王向东一脸的笑,林虎放松下来,把车往边上靠了靠,挨到近旁道:“你们在这里摆摊啊,刚进来吧。”
“哎,有俩月了。现在还记恨我们哥几个不?呵呵,咱那场架打的,越琢磨越没意思。就是他妈年轻,碰火就着,架不住哥们儿义气几个字,三亲六故也不管了,就一猛子打啊。”“可不是咋着,当时你们也太生啦。”“嘿嘿,我们一直还记着你呢,是条能屈能伸的汉子——你现在干嘛呢?”
林虎转头向丰子杰笑道:“还问?我后来又把你干舅子给收拾了一顿,打得那小子半拉月没上班,单位顶不住了,把我给开啦。”丰子杰笑道:“你活该。”
“你好,打完我还不是把对象给吹了?人家不领情,以为我们不知道?嘿嘿!”“何止吹了个对象,我他妈还坐了两年牢哪!”丰子杰说完,被李爱华抻了下胳膊,赶紧压低了声音:“我不比你倒霉?”
林虎笑起来:“甭说了,咱哥们儿全是受害者。”林虎一边接过王向东递过来的烟,一边说:“不过咱现在混得也都不赖,前面路口有个水果摊儿,我的!”
“不错嘛,比扫大街强。以前咱为了不相干的人成了冤家,不值!今天在这碰见了,就是缘分,以后有嘛事互相多照应。”
“没说的,这条街上的人多少还给我几层面子。”
王向东看看天色,渐渐有些晚了,就说:“相请不如巧遇,晚上一起喝酒?”
“不啦,前面还有买卖呢,我得盯夜市,多赚一个是一个,谁跟钱有够呀!哥俩儿有事说话,我得走了先。”大扁嘴林虎蹬上三轮车,高喊着“蹭油啦蹭油啦”,又向前挤去。
丰子杰笑道:“真邪门啦,啥事都有。”“这就叫常赶集没有碰不到亲家的。”
李爱华问清了情况,埋怨道:“东哥,杰哥,你们也太马虎,这种人你们跟他拉拢什么?躲还躲不起呢。”丰子杰说:“怕什么?他就是真老虎又能咋的,就算不是武松,老哥我一碗酒下肚,也浑身是胆雄赳赳啊。”
王向东笑道:“小华你们女孩家想事情就没有我们大气。一来呢,咱是不怕,二来,冤仇宜解不宜结。是真爷们儿的,不打不成交,什么事儿只要说开了,就算过去,弄好了还能多个朋友。我爹早说过:这叫冤家路窄一笑宽。爷们儿就得有爷们儿的肚量。” 丰子杰笑道:“话是拦路虎,老三这嘴是横竖使的欢快,死人都叫他给白话活了。” “你也不赖啊,要是放头几年,看见大扁嘴你还不直接扑上去咬?”“没错,咱变得都比以前深沉了。”
李爱华在旁边偷笑,然后瞪了一眼丰子杰,丰子杰笑道:“没事儿,都是以前的朋友,虽然算不上什么好人,可咱光是说笑,又不跟他们掺和闲事。”
王向东批评李爱华:“还没结婚就想把小杰管死?”李爱华红了脸道:“谁说跟他结婚了?”丰唉杰在旁呵呵笑起来,脸上居然起了一片薄薄的红润。
王向东他们这一年的生意很好做。
这时侯,李爱华也不在家里做喇叭裤了,开始正式来摊儿上帮忙,吃工资,一个月一百五,比她爸爸在工厂挣得还多,一家人满足得不行。不过,李家老人对闺女和丰子杰的关系,一时还在犹豫着不肯表态。
另一边,大罗的对象又吹了两个,很郁闷,经常哭穷,只好拼命加班,据说一个月能多挣二三十块的奖金呢。王向东说你也甭辛苦了,抓空就给我们帮忙吧,一天给你十块八块的。大罗说不行,做买卖我不在行,别给你卖亏了,王向东说你就给我看着小偷就成了。大罗觉得自己这个钱拿得气不壮,总是敷衍着不来。
王向东他们的服装,这时也已经不局限于衬衫、喇叭裤,现在的策略是“什么赚钱卖什么”。加上市场管理得也松懈,只要按时缴费,一些“超范围经营”的摊位也风平浪静。这不?王向东他们居然连磁带都捎带着卖起来,主要是邓丽君,火得烫人,中国人憋坏了,好久没听过这种卖骚一般的歌声了。当然,都是翻录的,翻得也够味儿。
不仅王向东丰子杰他们,这一年全中国的老百姓心情似乎都不错。“四人帮”被正式宣判了,华国锋主席也向后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交了权,“文化大革命”每六、七年就要搞一次的说法被否定了,党的富民政策让人觉得更塌实了些;入了冬,咱的女排又得了个世界冠军,把资本主义国家都给打尿了裤,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各行各业都在学习“女排精神”,准备创造数不清的辉煌。
王老成家这一年过了个好年,除了借老三买卖发达的光,大女儿慕清也终于让老两口子放心了。王慕清已经和中区区委的那个大龄小干部确立了恋爱关系,就等明年毕业结婚了。
乱马卷二:凌乱青春(1979…1987) 第四章…好事多磨…02
(更新时间:2005…3…31 23:22:00 本章字数:2968)
过了1982年春节,王向东就把自行车给了大姐,自己换了坐骑,买了一辆“幸福50”摩托车,耀武扬威地骑着,当年在工厂里算是招摇的。
罗瘸子被分房的事一折腾,本来已经不管王向东骑车进厂的细节,这时又开始看他不忿,进厂门时喊他下车,王向东奚落道:“知道么,这叫机动车,厂规里没写机动车不许开进来。你要管,先从毛厂长管起,只要他能推着‘上海轿’进厂子,我准跟他来个有样学样。”娄科长在旁笑道:“快滚吧,臭小子!”王向东吭吭猛踩油门,甩下一路青烟,向厂里窜去。剩下罗副科长在那里喘粗气,斜着被时代摧残过的身体,象一根在风雨中欲坠的老旗杆。
存好车,王向东乐呵呵去了库房边上的休息室,招呼徒弟跟几个工友抽时间帮自己装修房子去,说是要结婚了。大家都感意外,怪王向东提前不说话。王向东说就连他自己也是刚接到通知哪。
王向东还真没扯谎。两天前,陈永红突然找他,说她们单位提倡移风易俗,准备在青年节那天搞一场集体婚礼,她这个团支书还是组织者呢,所以想趁这个机会也移回风易把俗。王向东一百个不乐意,说还是等下批房子到手咱办个轰轰烈烈的吧,陈永红很固执,坚持要新事新办。
王向东把情况跟凑过来打探的几个工友一说,瘦猴急道:“那你还悠闲个啥,赶紧操持着刷房子置办家具啊。”老三说:“上班打一照我就走。”
王向东果不食言,只在厂子游荡了半个钟头,就溜了。
跑到“棉麻”,叫出陈永红,问她还有什么条件。陈永红笑道:“啥条件不条件的?有张床就成了呗,你告诉二老甭费心,我妈那里也急呢,说没时间做陪嫁的被子啦,我说也用不了八床被子啊,有两床就够了,急什么急?”
王向东说你要图省事,一床就够了。
陈永红红了脸,看左右没人,使劲拧了他一把。
棉麻厂的集体婚礼搞得很热闹,新娘子都比着穿红,一个个象刚从油漆桶里捞出来的,十对新人百年好和。不少职工都把国家限量供应的奶糖和花生瓜子奉献出来'注1',领导讲话的时候下面就一片劈卜的响乱。厂子也卖了力气,还请了电视台的同志来录象,当晚就给播放了,作为一个移风易俗的新气象来宣传。可惜王向东没看到。听陈永红说,电视里还有一个他的特写镜头,笑得特傻特幸福,满脸向往新生活的阳光,后来想起来,王向东还悔恨那时候家里没有录象机,连个纪念也没留下,可能以后再也没有那种傻而阳光的笑容了。
电视里播放集体婚礼新闻的时候,王向东正在饭店请客,摆了八桌,有厂领导、工友和老邻居,还有在滨江道做生意的几个脸熟的,大扁嘴林虎当然也叫到了,还慷慨地随了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