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文举拒绝了炀帝的要求,让令狐行达(首闯西阁之人)将皇上按着坐下。炀帝解开自己的白色头巾,交与行达。行达以此作绞索,缢杀之。(文举等不许,使令狐行达顿帝令坐。帝自解练巾授行达,缢杀之。注:练指白色,练巾就是白色的头巾)
大隋皇上就此客死他乡,终年五十岁。
因事发突然,宫中未及准备棺材。萧后便与宫女们将几张床板拆开,钉了两口小棺材,将炀帝及杨杲收殓,殡于西院流珠堂。
或许生前穷奢极欲的炀帝未曾料到,他的死竟如此潦草。
总结一下,造成杨广之死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穷兵黩武,导致士兵疲惫,百姓贫穷。
二是建设过度,进一步疲惫军民。
前面从王霸之道的角度讨论过主观原因,此处再从性格的角度予以补充。
杨广性格最主要的缺陷是什么?自大。
该缺陷导致了三大恶果:
一、习惯看到事前利益,而容易忽略事后风险(总觉得自己能够控制)。行战事、抓建设本身没有错,但不能过度(过犹不及)。杨广明显只见其利不见其害,从而导致最终结果与期望背道而驰。
二、因为自大,认为老子天下第一,导致刚愎自用,听不进不同意见(认为别人水平都比自己臭),同时嫉贤妒能,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厉害。这使得他一再错过可以纠正错误的建议和人才。
三、过度自信的人在遭遇巨大打击后,往往会陷于一种自相矛盾的精神分裂状态。一方面,他仍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带来挫折的现实是错的(体现于他一再杀死说形势不好的人)。另一方面,在无法逃避的现实面前,他搞不清楚错在哪里,又容易对自己全盘否定,失去面对困难的勇气(这体现在他后期对事情的消极应对上)。也就是说,他一会儿认为自己全对,现实全错;一会儿又认为现实全对,自己全错。他左右摇摆,两头走极端,这种状态其实已接近精神分裂。
这三大恶果导致中原局势失控,杨广无意也无力西归。
这些又引起了中原籍人士的愤怒和绝望,在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很多人选择了逃亡。
司马德戡出现后,逃亡产生了两个新特征:一是具有了更为严密的组织性,二是有许多高层管理人员参与。
两大新特征使得逃亡集团开始具备破坏力,这就为宇文集团的政治投机提供了条件:他们利用了这股力量,使他们的矛头转向杨广。
此为造成炀帝之死的直接原因。
虽然杨广的确罪大恶极,但历史对宇文集团的评价一向很低。为什么?
其一、这伙人基本都是靠拍炀帝马屁上去的,大多为其亲信。天下乱局,这些人也有责任。
其二、这伙人杀炀帝的目的并非为了人民,而是为了私欲。
从此角度讲,殒于亲信之手的炀帝又多少有些死不瞑目。
6、后记
炀帝之死,标志着隋王朝对中国的统治宣告结束(尽管洛阳还在苟延残喘)。
在旧时代缓缓谢幕的同时,一个令人振奋的新时代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