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屋内家具全部是朴素的廉价次品,连蚊帐都素色的(屏帐改用缣素)。古筝、二胡等乐器虽然仍摆在案上,但不光琴弦断了,而且灰尘积起一寸来厚,明显很久没有用过(乐器弦多断绝,又有尘埃,若不用者)。接待的女佣全部又老又丑,服装也穿的很简单(唯留老丑者,衣以缦彩,给事左右)。
目睹此景,皇上非常高兴,认为杨广既简朴又用功,跟自己价值观比较符合(上见之,以为不好声色)。
皇后犹不放心,故意漫不经心地问道:“广广啊,你平时晚上都睡哪里啊?”
杨广早有准备:“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你永远搞不清楚明晚该睡在哪张床。所以,孩儿只跟老婆萧妃睡在一起。”(唯与萧妃居处)
独孤氏这才喜笑颜开,心想:不错,这孩子跟老娘的价值观也比较符合(后由是数称广贤)。
如此一来,杨广自然得到了父母双方的高度认可。
不过,令皇上、皇后没想到的是,他们所见的一切,全都是杨广精心安排过的:
一、 家具是刻意搞旧的。
二、 琴弦是故意剪断的,灰尘是故意留下的(绝乐器之弦,不令拂去尘埃)。
三、 丑女佣只是装点门面的工具,美女全藏起来了(广悉屏匿美姬于别室,唯留老丑者)。
四、更离奇的是,对于小妾生的小孩,杨广从不养育(后庭有子皆不育)。可见此人心肠之毒!
第二步:扩大人际关系网
在通过弄虚作假搞定父母之后,杨广决定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为夺权打好群众基础。
对于掌权的大臣,杨广都全心全意地去和他们交往,搞好和他们的关系,让这些人在杨坚面前多为他美言几句(大臣用事者,广皆倾心与交)。
对于皇上和皇后身边的人,只要他们到杨广府邸来,不管这些人高低贵贱如何,杨广和萧妃一定放下架子,恭敬地到大门口迎接,让他们吃好、喝好、玩好,临走还送一份厚礼。这些人被伺候的舒舒服服,想不讲好话都难(上及后每遣左右至广所,无贵贱,广必与萧妃迎门接引,为设美馔,申以厚礼;婢仆往来者,无不称其仁孝)。
甚至是对普通的基层士兵,杨广也同样重视。有一次,他出门打猎,正好天不作美,飘起蒙蒙细雨。身边的随从拍马屁,给他送上一件雨衣。杨广却一把将雨衣推开,大义凛然地说道:“弟兄们都湿了,我怎么还好意思干着。”(尝观猎遇雨,左右进油衣,上曰:“士卒皆沾湿,我独衣此乎!”乃令持去。)
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杨广几乎把上(皇上皇后)、中(权臣)、下(皇上皇后身边的下人、基层士兵)全搞定了,形势一片大好。
第三步、勇于承担责任
尽管前期运作比较成功,但杨广心里非常清楚:仅有良好的声誉还是不足以撼动太子地位的,要想成功,没有实实在在的成绩支撑是不行的。
而要想干出成绩,就得勇于承担责任。
机会很快就来了。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冬季,隋文帝杨坚决定了一件大事:集结全国军队,对偏安江南的陈朝发动灭国性攻击。
二十岁的杨广参与竞聘成功,被委任为讨陈部队元帅,领军出征。不过,由于他嘴上毛太少,杨坚不放心,又安排高颎作为元帅长史(首席副官)一起出征。 。。
3、步步为营(2)
从表面看,杨广是领导,高颎是下属。但实际上,三军所有大事都由高颎一人独断,杨广只不过是个做做场面工作的甩手掌柜而已(晋王广大举伐陈,以颎为元帅长史,三军谘禀,皆取断于颎)。
次年,在隋军锐不可当的攻击下,内忧外患的陈帝国很快土崩瓦解。
入建康城(今江苏省南京市)后,杨广与高颎合作,将祸害陈朝的一干奸臣全部斩首,封上府库,不取一物,与民秋毫无犯,顿时天下称贤(及陈平,执陈湘州刺史施文庆、散骑常侍沈客卿、市令阳慧朗、刑法监徐析、尚书都令史暨慧,以其邪佞,有害于民,斩之右阙下,以谢三吴。于是封府库,资财无所取,天下称贤)。
但是当处置到陈后主宠姬张丽华时,杨广却心软了。他想:如此一个娇滴滴的美人儿,就这么砍了,未免有点不解风情。别人都说红颜祸水,我偏不这么看。陈后主亡国灭种,是他咎由自取,跟女人有什么关系?一个人得了肥胖病,难道要怪饭太好吃不成?大家讲道理嘛。
所以,杨广就动了收编张丽华的心思。不过,这事儿不能蛮干,万一高颎捅到独孤皇后那里,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怎么办?杨广想通过高颎的儿子高德弘去沟通。
杨广确实非常“精明”:如果高颎同意,一切都没问题;如果高颎反对,就来个死不认账,反正也没证据。况且,此事涉及高颎儿子,也不怕他敢到独孤皇后那里去来“阴”的。
当高德弘把意思通报后,高颎说道:“以前周武王灭殷,杀了妲己。现在我们灭陈,也不能留张丽华。”竟将美女宰了,颇不给杨广面子。(颎曰:“武王灭殷,戮妲己。今平陈国,不宜取丽华。”乃命斩之)
高颎是个贤臣、能臣,但这种人往往也有共同的毛病:性格比较清高,说话做事,不大注意别人感受(下文便可看到,连独孤皇后他也敢说)。
杨广碰了个大钉子,心中老大不快,却又不好发作,只得强咽一口气,到梦里去与美人相会。
待大军班师回朝后,杨广因灭陈有功(当然,真正的主角是高颎),晋位太尉,成为全国的三军总司令。至此,他已经拥有了令人眩目的政绩。
就在杨广意气风发之时,刚刚归附的江南(原陈朝地域)又起烽烟,一些地方豪族趁着改朝换代,隋势力还没站稳脚跟的机会,举旗造反,建立自治政府。
为加强对江南的控制,杨坚命令才“指挥”过灭陈战役的杨广长期坐镇扬州,统一把握大局,每年回来汇报一次工作(俄而江南高智慧等相聚作乱,徙上为扬州总管,镇江都,每岁一朝)。
实话实说,杨广是不愿去的。因为离开时间太久,肯定会与皇上、皇后疏远,容易导致朝中谗言滋生,不利于竞争皇太子之位。
但皇命在上,他也别无选择,只能从好的方面来看问题:第一、皇上目前最担心江南局势,此行是为皇上分忧。要想竞争太子一位,他必须继续承担责任。第二、此行既可进一步锻炼自己军事方面的能力,又可多立军功。第三、此行也可把刚归附隋王朝的江南发展为自己的根据地。
所以,杨广犹豫半天,最终还是出发了,开始一门心思经营江南。
。。
4、杨勇其人
接下来,该说说杨广的竞争对手——杨勇了。
杨勇这个人,史书评价是好学、会写诗词歌赋、性格宽和厚道。有什么说什么,“率意任情”,就是不刻意掩饰内心的真实想法,拿今天的说法,就是一个性情中人。
最开始,隋文帝还是让杨勇掌握了一些权力,也有意培养过他。杨勇自己还算努力,经常对军国大事发表发表自己意见。不过,这些意见可能多半出自其幕僚之手。因为从史书后来的记载看,杨勇实在是一个稀泥扶不上墙的人物。他的小脑瓜,不太可能生产出非常精辟的见解。这一点,相信杨坚心里还是有数的。
史载,杨勇最开始惹杨坚不愉快,是因为他在蜀人所做的精美盔甲上又加上纹饰。杨坚素来节俭,很看不顺眼,就送了杨勇几件旧衣服、一把旧刀、一罐腌菜、一罐豆瓣,奉劝杨大公子要居安思危,忆苦思甜,不要瞎搞。
另一件更严重的事则发生在某年冬至。当天,文武百官突然一窝蜂跑到杨勇官邸去朝贺。杨勇则安排了一场盛大的歌舞晚会,与下属同乐。
杨坚听到此事后酸溜溜的,问左右道:“听说冬至那天,百官都到东宫(太子宫)去朝见太子,这是什么礼仪?”(高祖知之,问朝臣曰:“近闻至节,内外百官相率朝东宫,是何礼也?”)
负责礼仪的官员答道:“回皇上,官员见太子只能叫‘贺’,见皇上才能称‘朝’。”(太常少卿辛亶对曰:“于东宫是贺,不得言朝。”)
杨坚阴阳怪气地说道:“是吗?如果是‘贺’,需要那么多官员吗?需要搞歌舞晚会吗?这不是‘朝’是什么?我看,比‘朝’还要气派!”
隋文帝的皇位是从后周夺取的。他做了亏心事,难免疑神疑鬼,老担心人家要夺他的位子。所以,杨勇此举实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