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伯承的非常之路-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求字者中除了自己不会写对联的人以外,就连那些通晓文墨书法的人也来买,尤其是刘文炳生前的学友们,更是争着来买。
  写就一副,就被买走一副。
  刘伯承累是累,但是心里暗暗称喜:总算找到过好年关的通道。
  写呀写,一直写到下午才收笔,刘伯承将今天卖对联的钱,付还红纸本钱后,赶在场上买了肉、米之类的年货,带着三弟明昌洋洋得意地回家过大年去了,兄弟俩像打了胜仗的士兵,迈开大步,赶回家去,母亲一定会喜笑颜开地动手做几个好菜,全家过一个有肉有干饭吃的除夕!
  

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1)
好男要当兵因穷困所迫,未到成年的刘伯承只得辍学,他不能在正规中学就读,只好利用农活空隙、晚睡早起抱起书本、字典,温故而知新,极力避免荒废学业,他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尽管他身子高大,毕竟没有干过像远距离肩挑运煤这样的重活,虽然十分吃力,但他还是像个短工一样咬牙干着。
  刘伯承的志向并没有被生计所束缚。
  四川正处于民族民主革命大风暴前夕,省内逐渐形成了推翻清政府的救国热潮。
  刘伯承受到了这股巨大热潮的感染。
  1911年,清政府宣布将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
  5月,清政府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签订借款合同,出卖铁路修筑权,换取借款600万英镑。
  川、鄂、湘、粤四省已集股兴工,纷起反对,掀起保路运动,四川尤为激烈。
  6月,成都首先成立以“保路废约”为宗旨的保路同志会,入会者达数十万人,声势浩大。
  清政府下令镇压,同盟会龙鸣剑、王天杰和会党首领组织保路同志军,准备武装起义。
  7月15日,四川总督赵尔丰诱捕保路同志军9位领导人并枪杀请愿群众,激起四川人民更大的愤怒。
  保路同志军趁机在各县发动武装起义,围攻成都。
  8月4日,同盟会吴玉章、王天杰在荣县宣布独立,彭山、眉州(今眉山)等十多个州县也先后独立。
  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相继宣布独立,清政府垮台,民国成立。
  四川省内革命形势喜人:革命军占了重庆城,蜀军政府成立了;资州起义成功;内江起义成立了内江军政府,吴玉章被选举为行政部长,吴庶咸为军政部长,人民群众大大地扬眉吐气。
  万县、开县的革命浪潮滚滚,到处是剪了辫子、臂扎白布标记的同志军、“学生军”在巡逻,万县募兵的消息传到开县,刘伯承当天晚上请剃头师傅剃去了辫子,把决心当学生军的道理向母亲讲个明白:“妈,您莫哭嘛,爸爸在世时,不是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先国后家。
  明书、明昌他俩一年小两年大,也能够做些活路了。
  只要世道变了,我们家里也会慢慢变好的。
  再说,我圈在家里也不好活下去。
  当兵是一条出路。”
  他耐心地帮助母亲破除“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旧观念,母亲虽然舍不得让儿子去当兵,但见到孝生态度坚决,动机正当,她也就同意了。
  第二天,刘伯承起了个大早,翻山越岭,顺利地到了万县,参加了学生军。
  在队伍中,刘伯承不论学习、执勤、纪律等各方面,都严格自律,他在离家前有人劝他经商致富,认为他有知识、有胆略,一定会发财的。
  刘伯承的意志非常坚定:“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岂顾一身之富贵!”他按照自己的规定,不折不扣地履行“拯民”的神圣职责,所以很快就适应了军队生活,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
  刘伯承立志做大丈夫、好男儿,生活态度严格到苛刻的地步,他自觉地不吸烟不喝酒,不耍脾气,惟一的嗜好是读书,博览群书。
  在操练上动如脱兔,潜心求知静如处子。
  重庆蜀军政府的代表吴玉章办的《四川》刊物,给刘伯承以启蒙启迪的先进思想,如今吴玉章又在辛亥革命中奔波呼号,为推翻清政府建立了显著功绩。
  虽然不曾见到这位比自己大14岁的革命家,但是由于吴玉章的威望,刘伯承对重庆军政府产生了信任感。
  当得知重庆都督张培爵等办的蜀军政府陆军将校学堂发出告示,准备招收学员的消息后。
  他相信自己能考上,于是在万县报名后,连夜赶回开县张家坝家里,报告母亲,筹备路费,再奔赴重庆投考。
  母亲见到儿子要求上进,心中当然高兴,可是要拿钱置一两件衣服,加上一小笔路费,她却皱起眉头。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2)
钱没借到,她听到不少风言风语:“刘氏家族良家子弟,应该谨遵祖训,耕读为本,让孝生去吃粮当兵不是丢我们刘家的人吗?”
  正在困难关头,刘伯承的好友杨秀仕知道后,出面找了几位早年同学,凑足了30两银子,才勉强解决了路费的难题。
  刘伯承生怕耽误了考期,当天就急冲冲地赶到万县,他的一双腿走山路犹如走平地,六七十公里的路程居然没有休息。
  投考将校学堂的青年人,一道去招商局买了轮船票,晚上登上船。
  本以为可以平平安安地准时开往重庆。
  哪知天有不测风云,江上浓雾重重,轮船启不了航,重雾何日会消逝,谁也无从预测,假若继续呆在港口傻等,必然赶不上考期。
  大家为此忧心忡忡:有的主张雾散后再到重庆,向学堂当局呈述延误考期的情由,请求补考;有的主张返回开县,下期再去投考。
  他们各执一词,刘伯承不为所动,他主张步行去重庆,没有人听他的,于是他独自退了船票下船,背起小包袱,由梁山经垫江、长寿,直奔重庆。
  300华里的路程,在他心目中不算一件多大的难事,可是一步一步走起来,的的确确够艰难的。
  20岁的青年刘伯承已经懂得:要想做一个为国为民的军人,首先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在困难面前有所作为,怯懦者绝无出息。
  他怀着这种渴求真知的愿望,终于在考期前一天赶到了重庆。
  考试结果,刘伯承学、术各科成绩都是优秀,被录取的同时,引起学堂当局对他的关注:刘明昭的才干真是不同凡响。
  速成为讨袁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一面胁迫孙中山让出临时大总统职位,一面挟制清帝让位,这个窃国大盗的复辟称帝的野心被革命党人所洞察。
  因此讨袁的呼声响遍全国。
  为了准备###袁世凯,老同盟会员熊克武在宜昌用川汉铁路款购置武器,组织了第五师,熊克武任师长,但懋辛任参谋长。
  第五师因官佐不足,熊克武向张培爵求援,张培爵同意,选一批将校学堂的优等生,成立速成班,限半年毕业,以补充部队官佐。
  刘伯承的各门功课成绩优异,他理所当然地进了速成班。
  速成班的学制缩短了,但是课程不能减少。
  须在半年内,学完《步兵操典》、《野外勤务令》、《射击教范》、《兵器学》、《地形学》、《战术学》以及《筑城学》等课程。
  除此之外,还要通过国文和数学等必修课程的考试。
  当时,由于外国军事教材已传入中国,速成班又增添了国外的若干军事课目。
  繁重的课业并没有压垮刘伯承,他在合理安排学习各项课目的同时,还挤出时间阅读课外书籍。
  此外他的书法习练也没有中断。
  善于运用时间,极大地促进了他的学业发展。
  这个好习惯,令刘伯承的学习自修即使在漫长的战争岁月里也从来不曾间断。
  1912年底,刘伯承以各科全优的成绩,在将校学堂毕业,被派到蜀军第五师见习,任司务长。
  不多久,他改任排长。
  在川东綦江打土匪,是他生平第一次在战场上实践自己“拯民”的誓言。
  刘伯承没有打好这一仗,他很清醒地总结了教训,后来他回忆当年的情景:“当时,我是有勇无谋,只管一个人冲在前面,没有组织好一排人,就已经和敌人接上火了,后面的士兵还没跟上来。
  这一仗打得不好。”
  其实,他从中受到很深的教益。
  刘伯承担任高级指挥员后,曾明确指出:指挥员不掌握好部队,不发挥整体的力量,简单地表现个人勇敢,对于战斗任务的完成是极为不利的。
  从此,他养成了每战后必定总结经验的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