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苏联到俄罗斯-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正:两个朋友——李大钊与白坚武(二)(4)
吴佩孚现在这些行为,已足证明他是一个比以前世界上一切的专制皇帝还专制的人物。京汉路惨杀的四十余工人,林祥谦的枭首示众,施洋同志的枪毙,都可以提醒中国人民要反对洛阳军阀的专制。
  从此,共产国际就一心一意争取孙中山了。
  白坚武对“二七”事件的态度,他在日记中逐日有所反映。京汉铁路总工会定于2月1日在郑州举行成立大会,白的日记:
  闻五路工人在郑州开会,吴使制止。余函劝可准其开会,倘有逾范行动,再加以制裁。
  郑州工人开会,闻已和平制止。余劝解吴使之效果,仅至此耳。天下事多为无识人所扰。
  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二万余人举行总罢工,全路为之瘫痪。对于出现如此事态,白在日记中评论说:
  ###结社,本为法律所许,军警等官张大其辞,一禁迫便为多事,况匾额亦不准其挂,遂致演京汉路罢工,殊暗因势利导。
  京汉路尚未通车,各路亦有响应之讯。余虑一误再误,复函谏吴使勿终信小人之言,并会商李倬章参谋长谋郑州军警速决此事办法。
  2月9日罢工结束,京汉路恢复通车。这天白坚武在从郑州开北京的火车上。日记中说:
  闻车小工言,知工人渐悟自身利害,从事结合。凡言被煽惑者,均不知工人内容者。
  他认为,工人运动,并不是由于谁的煽惑,而是为自身利害而斗争,是军警的过分行动才激起工人罢工的。他的同情是在工人一方。在事情发生之初和惨案发生之后,他两次上书吴佩孚劝谏,希望能在法律范围内解决,希望能用温和的办法解决。虽说他的劝谏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但他在这次惨案中是没有责任的。不过这只是他个人的态度。站在李大钊的政治立场上看,只要白坚武还是吴佩孚的高级幕僚,就是敌对营垒中的一人,也就不便同他再有所交往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朱正:两个朋友——李大钊与白坚武(三)(1)
1923年8月,苏俄派加拉罕来华谈判恢复两国的外交关系。那时苏俄在外蒙古有些损害中国主权的活动。加拉罕不愿谈这个问题,却要求中国先同意恢复外交关系,以致谈判迟迟不能开始。10月,曹锟就任总统。不久,中国代表王正廷即与加拉罕进行谈判。谈判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到1924年3月,草签了一个协定草案。这份草案只规定废除沙俄同中国签订的条约,却不包括苏俄同外蒙古所签订的条约;在苏俄从外蒙古撤军的问题上接受了苏方一些有损中国的条件;草案还承认了苏俄对俄国东正教教会在中国的房地产权。草案重提了废除辛丑条约和退还庚子赔款的事,但规定在扣除以庚子赔款为担保的各项义务所需之后,余额由苏俄确定其用途。中国政府讨论了这份草案,认为这些规定都是不能接受的,决定解除王正廷谈判代表的职务,以后改由外交部与加拉罕谈判。
  加拉罕得知中国的这一决定,立刻作出强烈的反应。他致函中国外交部,要求在48小时之内宣布接受他同王正廷草签的这一协议。他威胁说,如果中国不在所限时间内给予圆满答复,中国政府必须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
  在国内,一些支持苏俄立场的人也对政府施加压力。李大钊就是这些人中很积极的一个。顾维钧回忆说:
  北京大学派了一个代表团来到外交部要求与我面谈。我记得代表团的团长是李大钊。他是那个由大约八至十名北京大学的教授和学生组成的代表团的发言人。他的主要观点是王正廷博士与加拉罕先先生所达成的协议草案是中国外交史上最好的协议。他想了解政府予以否决而不批准的原因所在。向他们讲明政府何以反对这一协议并不困难,于是我便向他们解释了协议草案中的各点,并着重指出,外蒙问题是中国对该地区的主权和中国领土完整问题,不容随意侵犯。在谈判中,王博士无权将过去俄国与中国或任何其他方面所签署的有关外蒙的条约排除在外而不置于废除不平等条约之列,从而默认外蒙不再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李大钊教授的回答使我极为震惊,他说即使把外蒙置于苏俄的支配和统治之下,那里的人民也有可能生活得更好。他讲话时非常激动,以致使我觉得他已失去了辨别是非的理智。因此我便对他说,他当然可以发表或坚持个人的见解,但是我,作为中华民国的外交总长,有责任设法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使之免遭任何外国势力的侵犯。由于考虑到李大钊教授的意见与我的见解完全相反,我便告诉他,鉴于我们的观点截然不同,我没有必要就此问题与他讨论。于是我说了句“请原谅”,便起身告退了。(《顾维钧回忆录》第一分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39—340页)
  外交总长是从国家利益出发,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是从国际主义出发,当然彼此听不懂对方所说的语言了。在李大钊,倒是早在一年多以前就发表过这种意见的。1922年11月7日,即所谓“十月革命节”,他就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十月革命与中国人民》一文,一开头就说:
  在十月革命的火光里,诞生了劳农群众的国家和政府!这是全世界劳农群众的祖国,先驱,大本营。(《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01页)
  不言而喻,这也是他李大钊的祖国。率代表团给顾维钧施加压力,也就是在为他的那个祖国效劳。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对俄外交问题,他要求:“要即日的无条件的承认劳农政府!”“要即日无条件的开始中俄会议!”“我们要严重的监视外交当局的对俄外交!”
  有意思的是,在中苏谈判这一件事情上,白坚武采取了和李大钊大致相同的态度。他在日记中说:
  中俄交涉协定大纲,本平等互惠之精神,平妥无大损,犹可为桑榆之收;徒以顾维钧与王正廷争私见之故,多所挑剔,并中途收归外部以专职责,全不知中国所居国际地位及笫三国之居心,深堪痛恨。连日吴电中央迅为决定,并约齐萧两使、王副使、冯检使等协争。电王兰亭秘书长陈元首速定俄约,为国家留光荣。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朱正:两个朋友——李大钊与白坚武(三)(2)
熙钰(字宝臣)来洛,聆其言,似受国务员之委托,为辩护中俄会议停顿而来者。余告以现日国际环境,过此以往,即此不满足之规定恐亦不可得。
  清末以来,少年新进为公使者,恒于国情及政治方针隔膜,一遇交涉或特殊事变,非眩于外即人云亦云,无形中断送国家权利者曷可胜数!即如中俄协定大纲,膺外长者纵不争私见,就其所宣示之意见亦近于无意识矣。
  他以为王正廷所签草案是好的,把顾维钧贬得很低,顾王只是私见之争。他日记中说的由吴佩孚出面,约齐燮元、萧耀南、王承斌、冯玉祥联合通电给内阁施加压力,这事顾维钧也说到了:
  我曾收到一份由北京政府所管辖的各个省份的高级将领和督军们拍来的电报,其中包括吴佩孚将军。当时,人们认为他是北方的领袖,至少是军界的领袖。此外,他还是曹锟政权的主要支持者。这份通电是由齐燮元和长江下游、四川、河南以及山东等省的督军签署的。电报显然是在吴佩孚将军的怂恿下发来的,但其幕后操纵者却是王正廷博士本人。电报中所讲的与以李大钊为首的代表们所提出的非常类似,亦即认为协议草案是表明中国能使人承认它是与一个外国处于平等地位的国家的第一个协议。电报还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即既然这是中国所签订的最好的协议,我有何把握能把它修改得更好?(《顾维钧回忆录》第一分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0—341页)
  顾维钧有一点没有说对,促使吴佩孚发动这份通电的并不是王正廷,恐怕应该说是白坚武。据白日记,王正廷派吕咸到洛阳向吴游说,事在27日,而吴发电报,早在22日之前。
  由于顾的坚持,加拉罕不得不作了一些让步,草案作了一些修改之后,于5月31日签订,这就是,《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之一。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之后,对于领土主权问题有了不同的观点。例如,1969年5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中苏边界问题的声明中,就以赞同的态度援引了这个《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