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美国对苏联挑起的一场间谍战,表面上看是美国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实际上从最终结果看,美国花费亿美元代价进行的这场行动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txt小说上传分享
切·格瓦拉之死
切格瓦拉被俘虏后接受审讯的照片
〃上路吧,同志们!〃
终于等来了梦寐以求的消息。
接到报告的一刹那,菲力克斯·罗得里格斯跳了起来。一切终于要结束了。从中央情报局的兰利总部来到###南部的山峡,所有长时间的周密的策划与部署,都是为了他,为了找到他……那个〃红色罗宾汉〃。现在,感谢上帝。
###人约圭恩·詹蒂诺上校已经迫不及待地向直升机的方向走过去。罗得里格斯不以为意地耸耸肩,跟了上去,天晓得,那个人已经让他们的神经紧张太久了。
直升机停在格兰德河附近的一片旷野上,两个人跳下飞机,急急地向最近的一个村庄……拉依格拉村走去。
他们被引到村里一所破旧的小学校,他们要找的人被单独关在一间小教室里。看守的士兵报告说,从他昨天被押到这里来,已经有好几位长官来过这里了。
詹蒂诺上校要求罗得里格斯再确认一下犯人的身份,他点点头,在来###以前,他不知道看了多少关于那个人的资料,包括各种各样的照片,那张脸他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在南美特有的刺目的阳光下,两个全副武装的政府军士押出一个人,在破旧的墙边立定。他身材高大,双肩很疲惫地垂下去,穿一件已经退色的绿色旧衣衫,上面还有点点暗红色的痕迹。他的头发蓬蓬的,像一堆乱草,脸庞瘦削,胡须浓密,脸色苍白发黄,眼窝深深地陷了进去。
罗得里格斯第一眼就确认了,就是他,传说中的〃红色罗宾汉〃,〃共产主义的堂吉诃德〃,一度可搅得中情局拉丁美洲处不得安宁的人。
他就是切·格瓦拉。
这是1967年10月9日。
1934年,格瓦拉出生在阿根廷罗萨里奥市的一个贵族家庭。他从小酷爱读书,尤其喜欢西班牙文学巨著《堂吉诃德》。当兄弟姐妹都嘲笑堂吉诃德的荒唐滑稽时,他坚持,堂吉诃德身上有一种罕见的英雄色彩和理想主义。他以堂吉诃德自比,梦想着跋足远游,做挑战风车和雄师的英雄。不过格瓦拉没有想到,日后他自己也被人们称作〃共产主义的堂吉诃德〃。
格瓦拉出生不久就患上哮喘病,但是他从不安分,率性和冒险的家族传统在他的身上得到最充分的发扬。他喜欢骑着没有马镫的马在田野里狂奔,虽然经常因为这个咳嗽得喘不过气来。他也喜欢橄榄球,自命为〃勇士〃,在场上经常横冲直撞,头破血流也不在乎,只是往往不得不在激烈处停下来,捂着郁闷的胸口,向守在场边的父亲求救,〃爸爸,快给我打一针吧。〃哮喘使他一生饱受折磨,在游击生涯中要遭受比常人更大的痛苦,也使他的性格中养成了一种忧郁的习惯,很早就开始思考关于生和死的问题。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国立大学医学系学习的青年格瓦拉才华横溢,热情、叛逆,身材挺拔,面容俊朗,他很快就与当地的名门闺秀奇奇娜相恋了。一条平坦大道本可以就此顺利打开。就在此时,他开始了一次改变人生的旅行。
1951年,格瓦拉和朋友阿尔贝托·格拉纳多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打算周游拉丁美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在途中,他看到了穷人的苦难与痛苦,眼界被现实的残酷大大开阔,他开始思考这个世界的不公。他们带着同情给沿途的麻风病人看病,也接受这些人最无私的帮助。在离开伊基托斯的时候,那里的麻风病人用树枝为他们扎了一个木筏,上面搭了一个小木棚,送他们从亚马逊河漂流而下。麻风病人执意派出一个代表团,在码头唱着歌为他们送别。格瓦拉心中充满感动,他的心也离这些人越来越近。
拉美之行使格瓦拉的思想悄然发生变化,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已下定决心和人民共患难……我将用我的全部热血,去实现无产者全力追求的未来。〃
大学毕业后,他告别母亲,执意第二次远行,同时舍弃的,还有他和奇奇娜美丽的恋情,他一生中最爱的姑娘。
〃一个战士出发了!〃格瓦拉这样高声喊着,跳上鸣笛的火车。
失踪的风云人物
1954年6月,危地马拉的首都一片混乱,美国的轰炸机不定时地扔下几颗炸弹,反动分子聚集在总统府前抗议,到处是慌乱逃亡的人群……〃埃内斯托·格瓦拉,一个20多岁的阿根廷医生,焦虑地看着这一切,徒劳地想组织人民在首都进行防卫。他不知道该怎样防卫,也不知道用什么防卫……〃
这是爱德华多·加莱西诺在《火的记忆》中描写的一幕。
格瓦拉来到危地马拉已经一年多了,亲眼目睹了从端倪到争吵再到轰炸和战争,这一政变的全部过程。他支持阿本斯总统,希望这位敢于对抗美国的领袖带领人民成功地捍卫自己的国家。不过他越来越遗憾地看到政府根本没有想到把热情的爱国的人民组织成一支有力的队伍。很快,军队叛变,阿本斯政府垮台。
一天,阿根廷驻危地马拉使馆的一位朋友秘密地找到格瓦拉,命令他赶快离开:〃我得到消息,在将被处极刑的骚动分子名单中,有一名阿根廷人,就是你。你必须立刻跟我走,否则性命难保。〃
格瓦拉躲在使馆里逃过一劫。
格瓦拉后来在总结这段经历时指出,面对美国的敌对和干预,拉丁美洲的革命必须摒弃温情主义,建立属于自己的革命军队,坚持斗争。
格瓦拉逃到墨西哥寻求政治避难。在那里,他结识了古巴革命者劳尔·卡斯特罗,后者介绍他认识自己的哥哥菲德尔·卡斯特罗。共同的信仰、革命意志以及卡斯特罗的个人领袖魅力,他们一见如故。格瓦拉决定随卡斯特罗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古巴革命事业中。1956年11月25日,格瓦拉作为卡斯特罗率领的82名起义者中的一员,乘〃格拉玛〃号游艇远征古巴。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并肩战斗,最终推翻了巴蒂斯塔的独裁政权。
新成立的革命政权征收了美国和古巴大庄园主的土地,并将外国和古巴的所有企业收归国有。这个正走上一条红色道路的邻居令美国极为愤怒,也绝不容忍。1961年1月,美国断绝与古巴的外交关系。中央情报局接到指令,不惜一切代价推翻卡斯特罗政权,不过他们策划的〃冥王星计划〃很快就失败了。
中央情报局刚刚在〃猪湾事件〃上栽了个大跟头,新的情报很快传来。在一次公开的演说上,卡斯特罗断言,古巴式的社会主义革命将在整个拉丁美洲迅速传播。古巴第三把手、有名的游击专家切·格瓦拉,正秘密走访拉美的一些国家,和当地的地下游击队秘密接触,意在策动新的革命。
中情局拉丁美洲处再度忙乱起来。赫尔姆斯任命菲茨杰拉德领导拉美处,加强对古巴和其他拉美国家的行动力度。拉美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骤然间增加了不少,时刻有大量的情报需要分析;专家被派去一些国家帮助训练反暴动部队;加大对那些###政权和军事组织的扶植;驻南美各国的情报分站也被要求提供更详尽、更准确的情报,尤其是切·格瓦拉秘密走访过的那些国家。当然,还要〃盯紧格瓦拉〃。
切·格瓦拉此时已是古巴政权的第三把手,他先后被任命为国家银行行长、工业部部长、古巴社会主义革命统一党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他出访世界各国,参加联合国大会,风度翩翩,成为世界新闻追逐的焦点。他潇洒不羁的个性,公认的正直无私的品质,使他在世界上有不少的崇拜和拥戴者。他的名字在西方的报刊上频频出现,人们叫他〃红色罗宾汉〃和〃共产主义的堂吉诃德〃。然而,就在这时,他突然从政坛神秘地消失了。
1965年3月,格瓦拉在工业部做了一次演讲,这是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从那以后,在多个重要场合,都没有看到他的踪影。
全世界都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切·格瓦拉少校神秘失踪。
1965年10月,在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卡斯特罗宣读了一封出人意料的信。信是格瓦拉写的,他在信中要求辞去全部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