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两宋王朝-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的抵抗比预期顽强许多。这该如何是好?
  金想要获得淮南之富,成为够水准的国家,有许多方法可以考虑。第一个考虑的方法是,使宋彻底毁灭,以得淮南。现在这个计划归于失败。
  金进兵至浙江,企图将高宗追至海上,使之灭亡。但对不善于打水战的金军而言,这样的作战方法根本就有问题。金军退兵时,几乎被韩世忠断了退路,险些全军覆没。
  “穷寇莫追,不能低估宋国新军的力量。”金太宗如此训示部下。
  过去的宋军司令官,不是进士出身的精英文官就是宦官。但南宋初期的司令官则以从军队内抬头的人居多。金太宗说的“宋国新军”,当然指由这些司令官率领的军队而言。
  

以汉制汉(3)
几乎切断深入浙江的金军之退路的韩世忠,是贫穷农家出身的人,曾经在官库从事搬运工作。应募进入军队的他,以统率力优异而逐渐抬头,因而受部下的推举,就司令官之位。
  在广德大破金军的岳飞,也是出身农家,于康王时代在相州时投入军队。同样是农民出身,岳飞却颇有学问,读书甚勤,更是个杰出的书法家。如果不是国家值存亡之秋,他们这个阶层的人是不可能发迹的。
  过去的宋军由既无军事知识也不懂将兵心理的人指挥,因此,脆弱是理所当然的事。
  除了岳飞和韩世忠外,还有一个叫张俊的将军。这个人与其说是下层阶级出身,毋宁说是盗贼出身的猛将。比起岳飞军,张俊之军的素质极差,但打起仗来却无比凶猛。
  对这样的“新宋军”,连以神勇驰名的金军都感到畏惧。
  “汉人常说‘以夷制夷’,我们不妨参照这个手法,也就是说,以汉制汉。”太宗在干部会议席上说出自己的意见。实际上这不是意见,而是已经决定的事。
  徽宗时代的宋,为了要攻打契丹族之辽,曾经缔结“海上之盟”,利用女真族之金。这是“以夷制夷”手法,“夷”当然是指异民族而言。金太宗这是逆用这个手法。
  实际上,这个手法他是在立张邦昌之“楚”为傀儡国家时就想到的。张邦昌的楚之所以归于失败,原因除了他对宋忠心耿耿之外,附近的应天府有拥数万军队的高宗存在也是主因。
  南宋王朝现在已移到遥远的浙江杭州。金太宗决定以一个名叫刘豫的汉人官僚作为第二个张邦昌。刘豫曾经出仕宋朝,担任过济南府(山东省济南市)知事,却于建炎二年(1228年)受到金军攻打时降伏。进士出身的这个人,算是一时精英。
  金抬出这个刘豫,使他成为皇帝,以“齐”为国号。他被授予黄河以南至山东、陕西的国土。这片国土,他是名副其实被“授予”,完全不是靠自己的实力取得的。这是明显的傀儡国家。金太宗抬出齐皇帝刘豫,是希望能用他摧毁杭州的南宋政权。
  金国有金国的苦衷。对南方的对策,自然是金王朝最大的课题。进兵至浙江后,金王朝才知道武力不能解决一切。谈判——有时候几近胁迫的方式——是最理想的形态,“以汉制汉”的方针也由金太宗决定。
  太宗的侄子(太祖长子)宗翰和太宗的堂弟挞懒这两个人,是金国朝廷中参与最重要机密的重臣。
  虽然有血脉关系,但是同为国家两大长老,自然会有对立关系产生。对于以刘豫为齐国皇帝、使他担纲对南宋政策这一案,挞懒并没有反对。但立刘豫为傀儡这个方针,宗翰的态度相当积极,这使挞懒耿耿于怀。
  原本不但没有反对,甚至表示赞成,但傀儡政策一旦成功时,这个功劳将全归积极促成的宗翰。挞懒发觉到这一点,就开始对刘豫有所排斥。
  “有更好的方法,我们不一定要利用刘豫,微臣另有妙计。”挞懒悄悄地向太宗进言道。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秦桧登场(1)
秦桧于六年后,再度被起用为宰相。所谓的秦桧时代,指的是经过长期蛰伏而东山再起后的时期而言。高宗似乎仍然视秦桧为最后的一张王牌。
  “另外有更好的方法……”金太宗望着堂弟挞懒的脸问道。
  “是的。以刘豫为皇帝,使他搅翻宋,这个方法固然不错;但刘豫和张邦昌一样是宋朝旧臣,他对宋国朝廷的影响力毕竟有限。与其如此,不如把人直接送进宋国朝廷,较为有效。”挞懒回答。
  “把人直接送进?……你的意思是要派遣使节吗?”
  “不,不是这样。”挞懒缓缓地摇头道,“带到辽东的宋国要人为数不少。我们从那批人里头挑出一个对我们有用的人,让他到杭州去。”
  “你的意思是,要把俘虏送还?”
  “不是采取送还这个方法。这会让对方知道这个人是听命于我们的。”
  “那要用什么方法送进去?”
  “我们要让他演出一幕脱逃戏……”
  “哦……这个方法很好!”太宗大大点头道。
  “我们假装他于脱逃之际,曾经杀害过数名卫兵,这样,宋国朝廷一定会更加相信这个人。”
  “你心目中是不是已有理想人选?”
  “有一个人物,人人知道他对宋国忠心耿耿。宋国朝廷一定相信这个人绝对不会受金国的指使。”
  “是什么人?”
  “这个人名字叫做秦桧。”
  “哦,是那个人……”金太宗记得秦桧这个人。
  开封沦陷而金国准备立傀儡皇帝张邦昌时,对这件事情表示猛烈反对的,就是秦桧。
  那是人们慑于占领军淫威、无人敢正面对金国所做的事情表示反对的时期。而秦桧却致书金军,表达如下的意见:绝不可有立异姓(皇族赵氏以外的人)之事。何况张邦昌于先帝(徽宗)时代,因乱政而未得人心。因此,立帝非以宋之皇族为对象不可。
  身为占领军的金国,对秦桧的这项言论极为愤慨,因而将他逮捕,连同皇族一行人一并送到北方。原本以他的地位并不足以被带到北方,之所以落到这个地步,完全是因为他明显表示对宋朝的忠诚心,因而惹怒金国。
  秦桧真可怜,只因为表示那样的意见,所以被带到北方去受罪。他明知道会有这样的下场,却依然这么做,真是个有骨气的人。——移至杭州的宋国朝廷中,如此称赞秦桧的人为数不少。
  “微臣认为同时利用刘豫和秦桧,让他们互相竞争,才是最妥善的方法。”挞懒提议的是以双轨方式进行对南宋的策略方案。
  “秦桧本人的意向如何?”太宗问道。
  “秦桧经常以幕僚身份,随侍在微臣身边,无日不与臣谈论天下人民之事。唯有北方与南方保持安定关系,天下始能太平,人民也得以过幸福生活,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意见完全一致。由于南方物产丰富,因此,为了要使北方与南方保持均衡,南方致赠北方岁币,应该是打开当下问题的唯一方策。这一点,秦桧也认为正确。”
  “你的意思是,将比照往年宋对辽所采取的同样方策?”
  “是的。实际上,这个方策并不是由宋首创,历史上不乏前例。”
  “据说,杭州主张强硬论的人甚多……”
  “唱高调的人确实为数下少。但宋朝皇帝被追到海上时,强硬论者有过任何表现吗?倘若秦桧在杭州朝廷,他一定会毫不容情地指责这一点吧?主张以强硬态度对付金的人,相信会无言以对。”
  “但是,韩世忠以及岳飞等将军,颇有实绩。”
  “我们期待于秦桧的,就是让那些将军乖乖听话。这一点,他一定做得到。”挞懒以充满自信的口吻推举秦桧。
  “那就让他试试看吧!”送还秦桧,使之负责对南宋工作之事,遂获得了太宗认可。
  如挞懒所进言,秦桧采取的是脱逃的方式。被带到北方时,秦桧与妻子王氏同行,脱逃南归时,夫妻也是形影不离。
  

秦桧登场(2)
秦桧系江苏江宁(南京)出身的才俊。他于二十五岁时进士及第,为哲宗时期的宰相王珪所器重,成为他的女婿,前途颇受瞩目。
  靖康之难发生时,三十七岁的秦桧位居御史中丞。御史台首长是御史大夫,中丞只是次官。他的地位没有高到被金带到北方的程度,但由于反对拥立张邦昌而被逮捕带走。此事已如前述。
  秦桧脱逃回到杭州,是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之事。正是金进兵至浙江,却因退路几乎被断而仓皇撤退北方的这一年。
  “微臣在燕京杀死卫兵,冒死脱逃回来。现在能活着进入大宋朝廷,微臣因此喜极而涕。”秦桧在高宗面前流泪奏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