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下五千年4-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平定叛乱之后,还是听你自由。”那时候,郭子仪也已经到了灵武。朝廷 
要指挥全国的战事,军务十分繁忙。四面八方送来的文书,从早到晚没有间 
歇的时刻。唐肃宗命令把收到的文书,一律先送给李泌拆看,有特别紧要的, 
才送给肃宗。宫门的钥匙,由太子李俶(音chù)和李泌两人掌管。李泌 
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觉也没能好好睡。 
    唐肃宗一心想回长安,问李泌说:“敌人这样强大,我们怎么办?”李 
泌说:“安禄山发动叛乱,真心帮他出力的是少数,其余都是被迫参加的。 
照我的估计,不出两年,就可以把他们消灭。”接着,他又给肃宗定了一个 
军事计划,暂缓收复长安,派郭子仪、李光弼分两路进军河北,攻打叛军老 
巢范阳,叫叛军进退两难,再发动各路官军围攻,把叛军消灭。 
    第二年春天,叛军发生内讧,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杀了安禄山,自己 
称帝。要消灭叛军,这本来是个好机会。但是肃宗急于回长安,不听李泌的 
计划,把郭子仪的人马从河东调回,强攻长安,结果打了一个败仗。后来, 
郭子仪借了回纥(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纥音hé)的精兵,集中了十五 
万人马,才把长安攻了下来。接着,又收复了洛阳,叛乱头目安庆绪逃到河 
北,史思明也被迫投降。 
    唐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唐肃宗觉得心满意足,用骏马把李泌接到长 
安。 
    唐肃宗的宠妃张良娣和宦官李辅国,嫌李泌权大,早就互相勾结,想 
把李泌除掉。 
    太子李俶发现张良娣他们想害李泌,就告诉了李泌。李泌说:“不打紧。 
我和皇上有约在先,等收复京城,我就归山,就没有事了。”这回,李泌见 
唐军收复两京,算是了却一个心愿,决心离开朝廷。 
    有一天晚上,唐肃宗请李泌喝酒,并且留他一起睡。李泌趁机会就对 
肃宗说:“我已经报答了陛下,请让我回家再做个闲人吧!”唐肃宗说:“哎, 
我和先生共了几年患难,现在正想跟您一起享受安乐,怎么您倒要走了呢?” 
李泌恳切地说:“我和陛下结交太早;陛下太重用我,信任我。就是因为这 
些缘故,我不能不走。”唐肃宗说:“今天先睡吧,隔天再说。”李泌说:“今 
天我跟陛下坐在一个榻上谈话,你不答应我。将来到了公堂上面,就没有我 
说话的余地了。如果你不让走,那就等于杀我了。”唐肃宗虽然不愿让李泌 
离开,但是经不住李泌一再请求,只好同意。 
    李泌到了衡山(在今湖南省),在山上造个屋子,重新过他的隐居生活。 
    李泌走了以后,唐肃宗身边少了一个正直的大臣,李辅国等一批宦官 
的权力就大起来了。 



                    162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 

    唐王朝收复两京以后,安庆绪逃到河北,占领六十座城,继续顽抗。 
唐肃宗决定派大军进剿安庆绪。这一次进军,唐军一共集中了九个节度使带 
领的六十万兵力。这九路大军归谁统率呢,论地位和威望,应该是郭子仪和 
李光弼,但是猜忌心很重的唐肃宗,怕郭、李两人权力太大,故意不设主帅, 
却派了一个完全不懂打仗的宦官鱼朝恩作观军容使(监视出征将帅的军事长 
官),九个节度使都得听他指挥。 
    唐军攻打邺城的时候,史思明又举兵反唐,从范阳带兵救援安庆绪。 
六十万唐军,准备跟版军决战,还没来得及摆开阵势,忽然刮起一阵狂风, 
吹得沙尘弥漫,天昏地暗。九路大军没有统一指挥,就都像受惊的马群一样 
逃散了。 
    唐军打了败仗,鱼朝恩把失败的责任一古脑儿推给郭子仪。唐肃宗听 
信鱼朝恩的话,把郭子仪朔方节度使的职务撤了,让李光弼接替郭子仪的职 
务。 
    这时候,叛军又发生内讧。史思明在邺城杀了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 
帝,整顿人马,向洛阳方面进攻。 
    李光弼到了洛阳,洛阳的官员听到史思明的兵势猛,有点害怕,有人 
主张退到潼关。李光弼说:“现在双方势均力敌,我们退了,敌人更加猖獗, 
不如把我军转移到河阳(今河南孟县),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李光弼下令 
把官员和老百姓全部撤出洛阳,带兵到了河阳,等史思明进洛阳的时候,洛 
阳已成了一座空城。史思明要人没人,要粮没粮,又怕李光弼偷袭,只好带 
兵出城,在河阳南面筑好阵地,和李光弼的唐军对峙。 
    李光弼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他知道眼前的兵力不如叛军,只好智取, 
不好力攻。他听说史思明从河北带来一千多匹战马,每天放在河边沙洲洗澡 
吃草,就命令部下把母马集中起来,又把小马拴在马厩里,等叛军的战马一 
到沙洲,就把母马放出来和敌人的战马混在一起。过了一会,母马想起小马, 
嘶叫着奔了回来,敌人的战马也跟着到唐军阵地来了。 
    史思明一下子丢了上千匹战马,气得要命,立刻命令部下集中几百条 
战船,从水路进攻。前面用一条火船开路,准备把唐军的浮桥烧掉。 
    李光弼探听到这个消息,准备好几百枝粗大的长竹竿,用铁甲裹扎竿 
头。等叛军火船驶来,几百名兵士站在浮桥上,用竹竿顶住火船。火船没法 
前进,被烧得樯倒舷裂,一下子就沉没了。唐军又在浮桥上发射石头炮向敌 
人的战船攻击,把船上的敌兵打得头破血流。有的连人带船都沉入水底;有 
的挣扎着爬上岸,没命地逃跑了。 
    史思明几次三番派部将进矿河阳,都被李光弼用计打退。 
    最后,史思明发了狠心,集中了强大兵力,派叛将周挚进攻河阳的北 
城,自己领了一支精兵攻打南城。 
    早上,李光弼带领部将一起登上北城,观察敌军军情,只见敌军黑压 
压的一大片,正一队一队向北城逼近。唐军将领嘴上不说,心里先慌了。李 
光弼看出大伙儿的心情,镇静地说:“别怕,叛军虽然多,但是队伍不整齐, 
看得出他们有点骄傲。你们放心,不到中午,保险能击败他们!”接着,李 
光弼就命令将士分头出击。将士们虽然打得勇猛,但是敌人退了一阵,又来 
了后续部队。太阳已经到了头顶上,双方还不分胜败。 

    李光弼又召集部将商量,说:“你们观察敌军的阵势,哪个方向的战斗 
力最强?”部将们回答说:“西北角和东南角。”李光弼点点头,马上拨出五 
百名骑兵,派两名将领率领,分路攻打西北角和东南角。 
    李光弼把留下的将士都集中起来,严肃地宣布军令,说:“将士们看我 
的旗帜行动:我缓慢地挥旗,你们可以各自行动;如果急速挥旗着地,就是 
总攻的信号。将士们看到这个信号,必须奋勇向前,不准临阵退却。”说到 
这里,他拿了一把短刀插在靴子里,说:“打仗本来是拼死活的事儿。我是 
国家的大臣,决不死在敌人手里。你们如果战死在前线,我就在这儿自杀。” 
将士们听了李光弼一番激励的话,都勇气百倍地杀上阵去。没有多久,部将 
郝廷玉从阵前转身奔回来,李光弼立刻派兵士带着他的剑迎上去,要把郝廷 
玉就地斩首。 
    郝廷玉见传令的兵士要杀他,大声叫嚷起来:“我的马中了箭,并不是 
退却。”传令的兵士报告李光弼,李光弼立刻命令给郝廷玉换上战马,重新 
上阵指挥作战。 
    李光弼看到唐军士气旺盛,就急速挥动旗帜着地,下令总攻,各路将 
士看到城头旗号,争先恐后地冲进敌阵,喊杀声震天动地。叛军受到猛烈的 
攻击,再也抵挡不住,纷纷溃退,被唐军杀死、俘虏了一千多,还有一千多 
兵士被挤到水里淹死,攻北城的叛将周挚逃走了。 
    史思明正在继续进攻南城。李光弼把北城俘虏来的叛军赶到河边,史 
思明知道周挚已经全军崩溃,不敢再战,连忙下令撤退,逃回洛阳。 
    李光弼连续打退史思明的进攻,双方相持了将近两年。唐肃宗听信鱼 
朝恩的话,命令李光弼攻打洛阳,李光弼认为敌人兵力还很强,不该轻易攻 
城。唐肃宗接二连三派了宦官逼他进攻,李光弼冒险进攻,果然打了个败仗, 
李光弼也被撤了主帅的职。 
    史思明去了一个强大对手,就乘胜进攻长安。幸亏在这个时候叛军发 
生了第三次内讧,史思明被他儿子史朝义杀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