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宵。睡不到两个钟头,大家就起身了。 大雪纷飞,寒风入骨。毛泽东、彭璜、朱华贞、李思安等一行人,从寺里出门,一个个领教到了北方隆冬的吓人! 李思安猛一个冷战,诅咒着:“这鬼地方,简直像冰窟!”她揽过女伴,两人互搂着取暖。 他们径直又来到新华门——徐世昌总统府。 早有防范的卫兵,一个个上了刺刀,虎视眈眈。 “我们都来几天了,为什么徐世昌总统不理不睬?!”彭璜火气冲冲。 依然充耳不闻。 “好。张敬尧的罪孽,跟你们也讲过了,相信你们有心、有肝,也是出于无奈。不怪你们,我们就在这风雪地里坐等总统。”毛泽东说着,一屁股坐落到雪地石阶上。 彭璜、李思安、朱华贞他们也一个个坐落到雪地上。 卫兵们大是意外,不由得面面相觑。 未几,但闻得阵阵脚步声传来,众人惊抬目:竟是邓中夏率着北大学生,扛着干草,掮着大衣,寻踪而至。 “中夏!”毛泽东怦然心动。请愿人备觉感怀! “我们来作个伴!”邓中夏一招呼,同伴们垫草的垫草,送衣的送衣,大有安营扎寨之势。 卫兵中也有人生出恻隐之心,刚想进内禀报,不意走出一个文官模样的人来,清清瘦瘦、冷冷漠漠。待见到眼下安营扎寨之势,他心下也不禁猝然一跳道:“本人是秘书长……” 彭璜一挺而起,汹汹然出击道:“我们湖南学生背井离乡,几次请愿,你们为什么不见?湖南老百姓被张敬尧逼得都活不下去了,你们为什么无动于衷?” 未及“谈判”,却已火炮连发,将秘书长轰得一时无以应对。 “你们先写份报告上来。”秘书长显然在推搪。 毛泽东见机咬住道:“给谁?总统?还是总理?” 秘书长眼珠子往请愿代表一滑道:“给……靳总理。” “好。”毛泽东立即从内兜里掏出“报告”,“这是《上靳氏书》。” 秘书长哪料到对手精明若此,欲拒不能,无奈接下。 “何时回复?” “唔……一周。” “好,就一周。”毛泽东特意叮上一句。 在归去的路上,李思安不无自谑地打着趣:“毛先生你这一坐,真吓了我一大跳,那不要把我们一个个都冻成冰棍呀?” “老乡变作冰棍,我们做主人的,这脸就没处搁了。”邓中夏一语,激起一阵嬉笑。一回到福佑寺,他们便生起炭火。炭火也似燃出了些许希望一般。 “毛先生,你看我们能成吗?”朱华贞寄予了热望。 “‘张毒’,是段祺瑞派的;徐世昌,也是段祺瑞一手扶持的……”毛泽东估量着,慢慢摆首。 “那怎么办?” “斗!”彭璜毫不犹豫,“跟这班个没有心肝的军阀、这个没有正义的社会,没有什么好客气的!” 毛泽东思量着判断:“要把‘张毒’的罪孽,公之于世;只要他身败名裂,就不攻自破。” “哎——对呀!” 代表们听着在理。这该是上策! 杨开慧手里拎着一摞书,熟识地跨门而入道:“润之,李先生来看你们了。” 声落,人到。 “李先生!”大家欠身而起,好不欣喜! 李大钊环顾破庙,很是歉意:“委曲我们湖南的‘革命家’啦!” 一围嬉笑。 朱华贞雀跃着一下搂住杨开慧,如见亲人地一声叫:“开慧姐!” “唿,如今也成‘斗士’了!”杨开慧调侃着,书一提,交给毛泽东,“这是李先生带给你的。” 毛泽东见书眼开,连忙拆开包皮,拣看着:《马克思恩格斯小传》、《列宁传略》、《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史》(柯卡普)……  
第十二章:谁主沉浮(3)
“哈呀,久闻其名,就是找不见书,这下好了!”毛泽东忘情的感叹,惊动了一边围聚着李大钊的同伴。 “什么好书呀?” 毛泽东随手递去两部,又扭过身来回谢:“李先生,你可是雪中送炭哇!” 李大钊“当仁不让”,一指书册,镜片后的双目动情地闪烁着道:“这里面的‘炭火’一旦烧旺,那可不得了;一千个、一万个军阀都远不是它的敌手!” 众人闻之省悟,兴味盎然地围观着“新炭”。 在隔壁的小侧屋里,朱华贞、李思安几个女生与杨开慧在促膝倾谈。 “你们是湖南的新女性。真羡慕你们!”杨开慧慨然不禁。 “等伯父病好了,你就来。” 杨开慧黯然神伤道:“爹的病怕是……”她泪光一荡,激出两汪泪水。 少顷。杨开慧又强打起笑脸道:“你们能成,张敬尧准定长不了。” “你会算命?” “毛先生打仗,鬼得很,不打输的;要打,就赢。” “就是就是!”朱华贞深有同感,连口印证。 一座开颜。已是凌晨。 灯油将尽,变得乏力的火苗映照着忘情在书中的毛泽东。他忽然觉得有丝丝寒意,抬眼一看,竟有飞鸟钻到香案头,还跟他友好地啁啾着什么。 “你跟我说什么呢?一定也是来支持我们‘驱张’的吧?” 小鸟眨眨眼,又点点头,啁啾着又从窗洞里钻飞出去。 “难怪!” 毛泽东随手取过《社会主义史》,将书一竖,挡住了“嗖嗖”来风的破洞口。 毛泽东的自述: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并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共产主义中文文献。其中有三本书对我的影响尤其深刻,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考茨基的《阶级斗争》、柯卡普的《社会主义史》。”一周以后,“驱张团”的志士们如约赶到新华门的总统府交涉。 秘书长脸上堆出歉意道:“你们的报告已转送了,不巧,靳总理身子……” “你直说,还要我们等几百年?”彭璜大为光火。 毛泽东看出端倪——不会有结果,忿而长手划道:“不靠神仙皇帝。走!” 他们早有了二手准备。这“准备”就是先在湖南会馆向北京同胞揭示段祺瑞安置在湖南的心腹干将张敬尧的罪孽。 会堂上横幅高悬:“在京湖南学生大会”。 听着一个个学界代表的含血带泪的陈诉,台上、台下早已是同仇敌忾,一片抽泣。 李思安扬着手里的调查资料道:“这都是我们亲眼目睹的,黄土岭上一山的女尸,她们个个都……凡是张敬尧北军所到的地方,上上下下,没有不奸淫掠杀的。他们是野兽!” 台下已传出揪心的呜咽。 毛泽东忧思难禁道:“我们就亲耳听到过一首民歌……” 无须追忆,那悲切的歌声就从男女代表的心里倾泻出来: 灰面坨、灰面坨, 抢了我家鸭、 夺了我家鹅, 还要……还要强奸我的老外婆! …… 毛泽东泪光映动着道:“这灰面坨,就是穿灰衣的北军!” 民歌余音绕梁,令人心碎。 “该下地狱!” “崩了这个没有人性的‘张毒’!” 会堂咆哮了! 彭璜憋不住一跃而起道:“‘张毒’一日不去,湖南一日无望,赶走‘张毒’!” 呼声若潮。 毛泽东不失冷静地站起身,看定前排特邀来的士绅,诘问着:“你们十三位是湖南在京的议员,你们看,如此‘张毒’,该不该除嘞?” 议员们心下忐忑,面面相觑。 “他猪狗牛羊,无一不要;银行、矿山,到处伸手;搞得一个湖南,人人自危,死不像死,活不像活。诸位要是还有一点做人良知,就请在《驱张书》上签名;要是你们还向着张敬尧,就——请便!” 毛泽东说了,朱华贞便将一份《驱张书》恭谨地放到十三位议员眼皮底下的长案上。 这一军,将得众议员欲走不敢,欲拒更难。众目睽睽下,半是无奈,半是同感,他们一个个欠过身,把笔签名。 毛泽东此次是“双管齐下”。一面开现场会——像在湖南会馆里做的,另一面发动北京舆论界,取得他们的支持,造出“驱张”的声势。 《京报》社。在“铁肩辣手”下,邵飘萍接读着《驱张书》,忿形于色道:“我报义不容辞!” 《晨报》社。李大钊一晃《驱张书》,批驳着同仁:“此类毒菌不除,还谈何主持正义?!” 北京大学操场。邓中夏激愤地挥动着《驱张书》道:“我们北大###,誓做湖南学友的后盾:打倒‘张毒’!”“驱张”的气候日渐形成,战火日烈。 怎奈杨昌济先生的病,却是每况愈下。 1920年1月17日,病房里是骇人的寂静!医生护士在作最后的抢救:输氧的、测心跳的…… 朱华贞紧挨着杨开慧,伴着杨夫人,莫不泪水涟涟。杨开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