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年毛泽东-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人非常高兴!”  1919年8月,胡适在自己主编的《每周评论》上著文直抒胸臆:“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我们这样一个好兄弟,真是我意外的喜欢!”  成都。各界人士联手云集,呼应“民众的大联合”。  上海。“全国###同心声援湖南###”,横幅与游行的人潮,汹汹可观。  毛泽东的拳拳之声:“我们中华民族原有伟大的能力!压迫愈深,反抗愈大,蓄之既久,其发必速!……”  在北京西山卧佛寺养病的杨昌济赏读着《湘江评论》,止不住对膝头爱女开慧欣慰地称叹道:“不负所望,终成大木!”  杨昌济不愧是杨昌济,独具眼力。  “民众的大联合”,着实非同一般,可以说,这是毛泽东思考中国出路的一次质的飞跃。文中的字里行间,解剖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且不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维护光绪皇帝的“变法维新”,就是辛亥革命,结果也只是推倒一个皇帝;究其原因,其革命仅是一批反清的留学生、同盟会和新军、巡防营将士的组合,与中国大多数的民众似乎没有发生太大的关系。而“民众的大联合”,则是在十月革命感召下,把革命推向民众,由民众——像俄国的士兵、工人一样起来推翻压在他们身上的大山。这无疑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且听听北京《每周评论》的评说: “……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  可以说,“大联合”的战略思路,以此为发端,贯穿了毛泽东“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的一生。  源远流长的湘江不负众望,巨浪击天,滚滚北去!  毛泽东的自述:  “我对政治越来越感兴趣,思想也越来越激进。……但直至这时,我仍然是迷乱的,用我们的话来说,还在寻找出路……”  可惜的是毛泽东他们的学会、###,乃至北京的大学与思想界的先驱者们,此时此刻都不曾知晓被段祺瑞政府严密封杀的一个惊世骇俗的大消息,这就是——  1919年7月25日,《苏俄致中国人民及南北政府宣言》。  这一份宣言,可以说是马克思、列宁的社会主义的自白,其中对弱小民族与国家的平等友好,对被自己推翻的沙俄帝国的反思——放弃侵略得来的一切特权,确实给了世界上的帝国列强一记响亮的耳光!且待毛泽东一代“新民”知情之后,再作不可不作的陈述。张敬尧也毕竟是张敬尧。他一面公然“开戒”,决意用铁腕“镇住”湖南,一面仍不忘尽“性”。  这一天开了校长会,他又留下了女校的丘校长。  “本帅不是叫你带两个闹事的学生娃来吗?”  “不。你是禽兽,我不是。”  一个耳光,张敬尧将丘校长打翻床下。  急遽的叩门声。  “敲丧呀?!滚!”张敬尧虎威大发。  “北京急电。”  “唔?又……”不看还好,一看后背脊惊出一片冷汗!  段祺瑞汹汹然的训斥从急电中一跃而出:“《湘江评论》火上浇油,惹得全国沸沸扬扬。再生不测,拿你是问!”  张敬尧不觉头上也冒出冷汗,大吼一声:“来人!”于是乎,由张敬尧的舜、禹两兄弟,亲率着北军突袭承印《湘江评论》的湘鄂印刷公司。事发突兀,工人们来不及将《湘江评论》印版藏匿,可还是有人紧护着印版。  张敬禹一枪撂倒护版的工人,喝斥道:“还想加印?混蛋!”  贴身警卫一步过去,几脚将版子踩得满地开花。  少顷,两北兵押着董事长过来。张敬舜一枪冲他头顶心打过,吓得董事长魂灵出窍。  “再敢接印《湘江评论》这类谋反的东西,就崩了你的狗头!”  ###办公室,当然逃不过劫难。橱被砸翻,桌被打烂,书报狼藉一地。  操场上,五千来份未及发出的《湘江评论》,连同###的文书、大印之类,已被付之一炬。呼呼作响的火焰,洞照天日。  

第十一章:激扬文字(10)
四周是被北兵驱赶来“观赏”的###成员与商专师生们。彭璜、夏曦、柳直荀、朱华贞、李思安等皆在人丛中。  朱华贞忍不住几步冲上去,从火堆里扒出《湘江评论》。“嚓!”一只脚猛地踏住救下的《湘江评论》——  “倒是有胆子!”张敬汤说着,一巴掌将朱华贞打翻在火堆边。待到朱华贞怒目回视,张敬汤骤然记起什么:  “你?”  李思安两步冲去,扶过华贞道:“不许打人!”  张敬汤用枪管支过李思安的脸孔道:“噢,又来一个女造反。”说着,又扬手一击。  “不许打人!”彭璜一冲而出。  柳直荀也横身插进,责问着:“为什么打人?”  师生们不平地涌动了。  “就凭你们,也想造反?打!”  张敬汤一声喝令,一帮警卫蜂拥而上。霎时间,扭的、挣的、打的、骂的,一场大乱。  “砰砰砰!”一串对空的枪声响过,张敬汤的喝令又接踵跟上:“都给我跪下!”  夏曦头一扬,回敬着:“没有这个习惯。”  “我叫你习惯习惯!”一警卫随手用枪托砸去。柳直荀见状,身子一斜而出,一把攥住长枪。  “找死!”  一排北兵挡着人潮,圈内的警卫硬用枪口压住彭璜等几个领头的,抽着耳光。  张敬汤逼住朱华贞,刚想往她脸上摸去,反被她刮了个耳光。一怒之下,张敬汤不由得横过手枪。  李思安大喊一声:“同学们,张敬汤要杀人了!”  一股同学闻风而动,往这边拥来。  夏曦扬臂一呼:“爱国无罪!”  满场呼应!  张敬汤又冲天一枪,又一排士兵也随即扑到。彭璜、柳直荀、朱华贞、李思安等几个领头顶住,学生们也随之迎上。  横枪的北兵与赤手的学子,两相对垒。  “砰!砰!”张敬汤连发两枪,一指火堆,喝斥着:“这便是你们狗屁《评论》和###!谁不要命,我张敬汤今天就成全他!”  湖南的民众,在“镇湘楼”的重压下,同样也“成全”了张氏一门的四条“汉子”:  堂堂乎张,  尧舜禹汤;  一二三四,  虎豹豺狼!  风传的民谣,不胫而走,一时间,由长沙而整个湖南,妇老幼孺几乎都耳熟能详。张敬尧无论如何没有料到,消灭了一份《湘江评论》,会生出更多!真应验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话所道出的真谛。  且看——  湘雅医专的白衣学生,推出了《新湖南》(周刊);  岳云中学打出了《岳云周刊》;  修业学校的小学生们,散发出自编的《小学生》(半月刊);  周南女校的女生们相继敲响了《女界钟》(周刊);  高等工业专门学校“锻造”出了《岳麓周刊》。  知情的新民学会会员,自然能从交相迭出的报纸、刊物中,看到笔耕不辍的毛泽东。其锋芒所向,直指不言自明的敌手……  像《新湖南》,第七期以后,即由毛泽东主笔,内容大为改观,影响大为拓展,恰如张敬尧“发现”的:“怎么又是一份《湘江评论》?!”他实在觉得挠头了!  而《新青年》,却在第七期力加介绍:  ……最要的如“社会主义是什么?无政府主义是什么?”洋洋数千言,说的很透。又有评假冒新招牌的“新中国”杂志,及“哭每周评论”、“工读问题”等,都是很好的。  什么都可以牺牲,惟宗旨绝对不能牺牲。  《湘江评论》的读者朋友依然能清晰地聆听到毛泽东的拳拳之声:“从来就没有几把火、几颗子弹,能把潮流挡住的;现在没有,将来也决然不会有!”1919年11月16日,###发出“重组宣言”。12月2日,###在教育会坪焚烧日货。12月6日起,一万三千余名大、中、小学生联合罢课;接着,七十三所学校一千二百余名教员全体罢教……  示威、抗议的怒涛中,醒目的血书——横幅随口号齐齐出击!  “‘张毒’不去,决不回校!”  “时日曷丧,誓于偕亡!”  毛泽东的拳拳之声:“张敬尧自己点起的这把怒火,终于在湖南燃烧了!”  诚然,也有人怀疑,这赤手空拳的学生、教员,如何能斗得过手里捏着枪把子,想抓就抓,想杀就杀的大军阀呢?何况还是“张毒”!此人太毒,太以奸人、诈人、逼人、杀人为儿戏啦!  在###内部,也反馈了此类的疑虑。  12月上旬,在楚怡小学的“群英会”上,便横生出分歧。  “学生停课久了,怕会……”有人主张复课。  “是哇,万一‘张毒’翻脸……”  李思安心下冒火道:“都什么时候了,还前怕狼后怕虎的!”  蔡和森立时插上道:“还是润之说的那句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