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记 新读-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起没有办法,只得动身。他起程后不久,范睢等大臣便对秦王说:“白起迁居的时候,表现地还是很不服气,相当有怨言。阴密地方偏远,朝廷控制力较弱,如果他有异心,将对大王不利。”秦王于是派使者追赶白起的车队,在咸阳城以西十里的杜邮追上了他。随即,使者秉承秦王旨意,赐给白起一把利剑,命令他自尽。白起对天怒吼,说道:“苍天啊!我白起究竟做了什么,以至于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啊?”过了很久,他又平静地说:“我是该死啊。长平一战,赵军四十余万士兵投降,我用欺诈的手段把他们悉数坑杀。这样的罪孽,足够上天叫我死了。”于是,他含泪自尽。白起死后,秦国百姓认为他的死并不是由于自己的罪过,便都很怜悯、怀念他。此后的每年里,秦国的城乡都为他举行祭祀活动。
   。。

安邦虎将(3)
  显赫家族
  蒙恬的祖先是齐国人。蒙恬的祖父蒙骜,在齐国没有出路,就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官做到上卿。秦庄襄王时,蒙骜担任秦国的将领,他率兵向东攻打韩国、赵国、魏国,战功卓越。蒙骜的儿子叫蒙武,蒙武有两个儿子分别叫蒙恬和蒙毅。蒙恬曾做过狱讼记录工作,并负责掌管有关文件和狱讼档案。公元前224年,蒙武作为秦军偏将,和王翦一同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死了项燕。公元前223年,蒙武又攻打楚国,俘虏了楚王,立下了赫赫战功。
  公元前221年,蒙恬由于出身将门,正式做了秦国的将军,他率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蒙恬赶上了统一战争这趟末班车,从而积累了功勋,有了飞黄腾达的资本。成了王氏家族外另一重要力量。王翦功勋卓著,但也功高震主。从对楚战役中就可见始皇已有打压之心。蒙恬的出世,正好给了始皇一个平衡力量的机会。后来秦王授给他内史的官职。
  秦国兼并天下后,就派蒙恬带领三十万人大军,向北驱逐戎狄,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土地。蒙恬又利用地理形势,设置要塞,修筑了长城。长城东起辽东郡,西至临洮,延绵万余里,即今日倘存的“万里长城”。蒙恬带兵守疆十余年,不顾烈日寒霜,风风雨雨,任劳任怨,威震匈奴,北疆国防坚固,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因此深得秦始皇的信任。秦始皇特别尊重推崇蒙氏家族,赏识他们的才能,对他们表示了充分的信任。蒙毅官至上卿,外出陪同秦始皇时,与始皇坐同一辆车子,回到朝廷就侍奉在国君跟前,皇帝的宠爱简直可以说是到了过分的地步了。蒙恬在外担当着军事重任,蒙毅经常在朝廷出谋划策,一文一武成为朝廷内外的中流砥柱,二人更是对秦始皇忠心耿耿,受到的皇恩也是没的比,其他的将相们没有敢和他们争宠的,蒙氏家族可谓是盛极一时。
    结怨赵高
  赵高是赵国王族的远亲,然而身世却十分可怜。他的父亲原本是赵国宫里的内侍,因为触犯了在后宫“私通”的大忌,被阉割了,连累了赵高兄弟几人,也被阉割成宦官,他的母亲因为犯法而被处以刑罚,所以他们的地位都很卑贱。赵高不甘心世世为贱奴,当然想“有所作为”,就跑到了秦国。赵高的目光十分敏锐,知道秦始皇非常欣赏法家的学问,而法家学说的中心是必须依靠法律来完成,于是他专门背法律条文,这一点连李斯都自愧不如。后来他简直成了秦王的活法典。秦王看到赵高办事能力很强,精通刑狱法令,就提拔他担任了中车府令。赵高私下侍奉公子胡亥,教导胡亥决断讼案。赵高曾犯下了重罪,秦王让蒙毅依照法令惩处他。蒙毅不敢不按照法律办事,依法判处赵高死刑,剥夺了他的官籍。秦始皇因为赵高办事勤勉,法外施恩就赦免了他,并恢复了他原来的官职,但是这已经种下了赵高对蒙氏家族的仇恨。
  公元前210年冬天,秦始皇外出巡游,半途得了重病,他派蒙毅代他祷告山川神灵。没等蒙毅返回,秦始皇就在沙丘病逝了。秦始皇逝世的消息被严密封锁,文武百官都不知道,只有经常侍奉在秦始皇左右的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几人知道。赵高平常就得到胡亥的宠幸,打算让胡亥继承王位,又怨恨蒙毅对他依法惩处而没有袒护,于是就有了害死蒙毅的阴谋。赵高和公子胡亥暗中策划,利用丞相李斯一直以来视蒙氏为政敌的心事,说服李斯拥立胡亥为太子。太子被拥立之后,派遣使者,捏造罪名,判处公子扶苏和蒙恬死罪。扶苏自杀后,蒙恬产生怀疑,又请求面见秦始皇申诉。使者就把蒙恬交给主管官吏处理,使者回来报告时,胡亥已经听到扶苏的死讯,就打算释放蒙恬。赵高害怕蒙氏再次显贵,当权执政,就从中百般阻挠。
    子婴的规劝
  蒙毅祈祷山川神灵回来后,赵高想要铲除蒙氏兄弟,就趁机表示为胡亥尽忠献策,对胡亥说:“先帝原本要立您为太子,当时蒙毅一个劲儿地反对,他虽然知道你贤明有德,还不让先帝册立您,这么做简直就是既不忠心又盅惑先帝了。以奴才的愚见,不如将他杀了,否则会对您顺利登基不利的。”胡亥听从了赵高的话,就把蒙毅囚禁在代郡。等到秦始皇的灵车回到咸阳安葬以后,胡亥就即位做了二世皇帝,赵高日日夜夜毁谤蒙氏,搜罗他们的罪过,准备置他们于死地。
  

安邦虎将(4)
这时,子婴向秦二世进言规劝说:“我听说,过去赵王迁杀死贤明臣子李牧而起用颜聚,燕王喜暗地里采用荆轲的计谋而违背与我国的盟约,齐王建杀死他的忠臣而改用后胜的计策。这三位国君,都是各自因为改变旧规,而导致他们亡国丧命的。如今蒙氏兄弟是秦国举足轻重的大臣和谋士,皇上您打算一下子就处死他们,于国于您我私下认为都是不利的。我听说,草率考虑问题的人治理不好国家,独断专行、自以为是的人也保护不了您的。诛杀忠良臣子而用没有品行节操的人,使朝廷内的大臣们互相怀疑猜测,不能团结为您解忧,而朝廷外会则造成战士们斗志涣散,暴民和边患就有严重的趋势,我认为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但是,胡亥并没有听进子婴的规劝。
    蒙毅之死
  胡亥派御史曲宫乘坐驿车前往代郡,对蒙毅说:“先主要册立胡亥为太子,你百般阻挠,如今丞相认为你对先皇不忠诚,罪过牵连到你们家族,当今的皇上不忍心当众处死你,赐你自杀。这也算是很幸运了。你自己看着办吧!”蒙毅回答说:“我年轻时就承蒙皇恩坐上了高官的位置,我自认为是博得先帝的欢心,才得到先帝如此的器重。直到先主去逝,可以说我最了解先主的心意。我以前不了解太子的才能,可我也看得出来,只有太子能陪侍先帝的身边,周游天下,其他的公子和这相比,相差太远了,我怎么敢怀疑太子继承大统的事实呢。先帝何等的英明,选用谁当太子,那是多年的深思熟虑,我还有什么话敢进谏,还有什么计策敢谋划呢!不是我借口来逃避死罪,只怕说我干预先帝立储的罪名,只怕会牵连羞辱了先帝的名誉,希望大夫认真考虑,我根本就没有罪的。况且有道义的人崇尚力之所及的帮忙,解救他人于危难之中,不能容忍严刑杀戮。从前秦穆公杀死车氏三良为他殉葬,判处百里奚以莫须有的罪名,他死后被定为‘缪’的谥号。昭襄王杀死武安君白起,楚平王杀死伍奢,吴王夫差杀死伍子胥。这四位国君,都犯了重大的过失,而遭到普天下人对他们的非议,认为他们很不贤明,这几位国君在各诸侯国中可谓名声狼藉了。所以说:‘用道义治理国家的人,不杀害没罪的臣民,而刑罚不施于无辜的人身上。’希望大夫认真地考虑!”使者曲宫知道胡亥的意图,听不进蒙毅的申诉,就把他杀了。
    临死进谏
  秦二世又派使者对蒙恬说:“将军的过错太多了,而您的弟弟蒙毅犯有重罪,依法要牵连到您。”蒙恬说:“从我的祖先到后代子孙,为秦国效忠建功,已经三代了。如今我带兵三十多万在外驻守,即使是我被囚禁,我也有足够的势力叛乱朝廷。然而,我知道必死无疑却坚守节义没有反叛,是不敢辱没祖宗的教诲,不敢忘掉先主的恩宠。从前周成王刚刚即位,还在襁褓之中,周公旦背着成王接受群臣的朝见,终于平定了天下。成王病重时,周公旦剪下自己的指甲沉入黄河,祈祷说:‘国君年幼无知,是我当权管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