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王光美访谈录-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和主席原来是互不知道受打击的历史情形的,一直到延安才和主席讲,他讲了他的历史,我讲了我自己。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受了打击,不能泄气,不能觉得自己倒霉。受打击,呕了气,就要有股劲,更加深刻地研究问题。人的知识就是从群众中来的,从实践中来的嘛。你相信自己对,有真理,劲头应该更大嘛。总之,就是这么两条。一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二是去做群众工作,武装群众,而群众是打不倒的,你越打他,他越革命。如果自己不是错误的话,就不要怕孤立,深入群众是孤立不了的刘少奇:《同朱理治的谈话》,1964年10月4日。
   。。

王光美:与君同舟风雨无悔(6)
当时,党内相当多数而又不占主导地位的同志支持少奇。正如他说的:群众支持他,他不是孤立的。支持者中,最关键、最强有力的就是毛泽东《刘少奇传》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260~261页。这使少奇得以发挥他的才智,坚持正确主张,迅速取得惊人成绩。仅半年,中央就评价“北方党的工作,自胡服(即少奇)同志到后,有了基本上的转变……已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开展着光明灿烂的伟大前途”《中共中央书记处致刘少奇和中共河北省委的信》,1937年3月4日。一年时间,北平的党员人数就发展了10倍《刘少奇一生》,黄峥著,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第111页。!!毛泽东赞扬少奇“懂得实际工作的辩证法”,“是一针见血的医生”《毛泽东年谱》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678页。
  抗日战争爆发,形势突变。国民党节节败退,八路军东进,陕北的大部分干部力量和武装力量陆续进入华北。少奇抵制“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右倾主张,坚定地开辟根据地,建立政权,放手发动群众,扩展武装,积极吸收大量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与国民党争夺抗日领导权。
  至1938年离开,少奇到北方局短短两年多,我党已经是整个华北地区最大的政党,我军也成为最强大的抗日武装力量。“数百万群众朝着我党指定的方向前进了。”《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第260、263页。革命形势轰轰烈烈。
  党中央决定“巩固华北,发展华中”。派谁去呢?可谓众望所归,目光又落到少奇身上。又是受命于危难,他又上路了。
  经4年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奋斗,少奇和他的战友们,开辟皖东,占据苏北,运动歼敌,力克顽匪,在敌后建起大片根据地,动员组织广大群众与日寇拼死搏击。“皖南事变”后,
  他处乱不惊,巧攻坚守,反败为胜。逆境中的中原、华中一片蓬勃生机。
  在少奇这又一次继续的“长征”中,我们的党,我们的新四军、八路军在华中又一次“回生”了,空前壮大起来。
  6年中,少奇与广大的干部群众紧密结合,出生入死,不懈奋斗,使人数不过万余的我党我军,突出陕北一隅,脱开江南国统区枷锁,进入广阔天地,夺取建立政权,拯民族于水火。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就能撬动地球!历史给了少奇一个支点,他和党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一道确实撬动、启动了全国敌后党组织和全国抗日的高潮。少奇是打开这一局面的先锋,是忘我抗击日寇的民族英雄。
  今天,关于少奇在北方局、中原局、华中局的回忆记述不少,极为珍贵。我们应把其放在整个党的发展长河中看,从全局的广度,以历史的高度来予以评价。
  至此时,少奇的正确主张,他的功绩,得到公认。1943年3月,中央成立三人书记处,毛、刘同时成为党的“一、二把手”。
  延安时期,少奇辅佐毛泽东同志,领导全党全国的革命。在统一全党全军的思想和组织方面,做出不可替代的、划时代贡献。
  紧接着,日本投降,重庆谈判,毛泽东大智大勇,携周恩来面蒋周旋。少奇代理主席。此时,党中央授予毛刘代行政治局全权,少奇承担起领导指挥全国的重任。他主持做了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对全局至关重要的战略决策——抢占东北。
  日本投降后,东北空虚。少奇主持制定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在短短两个月中,少奇陆续派出以彭真、陈云为首的1/3中央委员,配备全套党政军群大批干部和十多万军队,日夜兼程,火速突入东北。同时,与朱德、弼时同志共同指挥华北、华中、华东一系列以自卫防御为目的的战役,将重点向北移。华中部队进山东、晋冀豫,山东、热察、冀东部队进东北。指挥调动百万军民战略大转移。
  苏军撤出后,蒋军在美国帮助下也全力争抢东北。少奇又提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战略,巩固发展我在东北的力量。实践证明,即在国民党未反应过来的一两个月内,中共这次百万军民大调动,形成了反攻制胜的战略格局。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王光美:与君同舟风雨无悔(7)
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的三大根据地——华北、华中、东北,都是少奇在一线亲自指挥,开创局面,奠定基础,发展壮大的。这是我党能够取得胜利的实力基础。
  之后,少奇日理万机,工作涉及各个方面。他突出的重要贡献是组织全国土改和准备新中国政权建设,调度全国干部及筹划建国方略。加上在七大前就由他主抓的党建工作,成为整个解放战争辉煌胜利的内因基础。同时奠定了新中国成立后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取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的基础。
  自从与少奇共同生活后,我的确是从他的言行中来了解他。作为一些重要事件的亲身经历者,记忆永远也抹不掉。
  新中国成立前后,少奇除了极为关心工人(他主持城市经济和工会工作)和农民(他主持全国土改和农村政权建设)外,也是最关心民族资产阶级和小生产者的一位领袖。
  新中国成立前夕,在西柏坡召开了著名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到城市,实行新民主主义制度,恢复发展经济。要打倒“三个敌人”,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就必须团结依靠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四个朋友”刘少奇:《对天津工作的指示》,1949年4月24日。为贯彻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少奇代表党中央和毛泽东到重要工商业城市天津。
  刚解放的天津,百业凋敝,我们没收了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企业,不会管理。在经济中占比例最大的民族资本家和小工商业者,虽然反对国民党,真诚欢迎解放军进城,但对我党的政策和领导能力心中无底,持怀疑和消极观望的态度,2/3闭门以待,少数携家外逃,致使工商业瘫痪,工人生活无着。我们的干部对此毫无经验和工作准备,甚至束手无策。经过细致的调查,少奇提出许多指导方针,对于我党在已经解放或即将解放的城市顺利开展工作,起到十分积极的重要作用。
  其中有一次座谈,一位资本家问道:“我现在开工厂,有剥削,是有罪的。我还准备多开几家,那不是罪更大了吗?要判刑,要杀头的。”少奇回答:“你开的厂是有剥削,你用剥削
  来的资本再开几家厂,将来,交给国家的不是一家,而是两三家、八家工厂,这样的剥削是有功的。因为你会管工厂,你还是经理,是国家工厂的经理,你能干好,再加八家,共十六家交给你办,你代表国家是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刘少奇:《在工商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1949年4月25日。这一段话后来被概括为“剥削有功论”,受到极大歪曲和非议。
  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本就是进化。这进化主要标志是剥削形式的改进,相对封建剥削形式,资本主义剥削当然是进步的。对于正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当然是有功的。“资本家是要剥削工人的,但是他的剥削方式是资本主义的,不是封建主义的。今天我们不但不反对,而且要发展。”在当时那样贫困落后的中国,“资本主义不是太多了,太发展了,而是太少了,太不发展了”刘少奇:《在工商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1949年4月25日。
  “资本家剥削是有其历史功绩的,没有一个共产党员会抹杀资本家的功劳。骂是骂,功劳还是有的。当然罪恶也有一点,但功大罪小。”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