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石门开-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战情况。
  第 13 军军长石觉、第 16 军军长袁朴、第 92 军军长侯镜如、第 94 军军 长牟廷芳,纷纷起立,滔滔不绝地陈述战绩。
  坐在一边的第 34 集团军总司令李文,默默注视着他的这些慷慨陈辞的部 属,尽管他知道,这些战绩都是掺了水的,但他依旧心安理得地听着。下属 的成绩愈辉煌,他的脸面愈光彩,这点道理他还是懂的。
“第 3 军情况怎么样?” 蒋介石早就注意到了一直默默不语、埋头沉思的罗历戎。“卑职在。”
罗历戎慌忙站起来。 蒋介石冷冷地包了他一眼,并没有往下讲话,罗历戎只觉得一道寒光射
来,直刺得他惴惴不安,不敢抬头。
第 3 军
  第 3 军,在国民党军的序列中,可称为元老。它的前身是蔡锷、李烈钧、 唐继尧等人为讨袁护法组编的护国军。北伐之前,广东国民政府将该部编为
第 3 军,第一任军长朱培德。在国民党军队中,这是唯一保持着北伐时授予
番号的部队。
抗日战争中,第 3 军曾在中条山惨败于日军,后编入胡宗南部。 日军投降后,胡宗南电令罗历戎火速赶赴华北,抢占石门。从此改归第
11 战区第 34 集团军李文指挥。
  罗历戎到达石门后,四处招兵买马,用日军投降时留下的武器装备部队, 先后成立了军直炮兵团、汽车连、战车连,每个师还成立了炮兵营、汽车排, 同时收编附近大量伪军,抢修工事,加强防务,妄图把石门变成“罗家天下”, 并扬言“誓与石门共存亡”。不料,好景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正太战役, 如狂风暴雨,横扫了石门外围据点 90 余处,切断了北至保定,东至德州,西 至太原的条条通路,使石门变成了一座陆地孤岛。 
石门开
石门开PDF版本下载



  老谋深算的罗历戎,深知此棋之厉害,他表面上装得镇定自若,实际上 却心乱如麻。同僚们那硕果累累的战绩,那慷慨激昂的陈辞,他仿佛听到了, 又仿佛没听到,直到蒋介石点到他时,猛然,迷茫的思绪才又回到现实中来。 “你谈谈石门的防务情况。”蒋介石已经失去刚才的热情,口气淡淡的。 “报告校长,学生在石门两年余,始终遵循校长之教导,对共匪严加防 范。在日伪原有防御设施的基础上,深挖壕,广筑碉,并在市内修筑了核心 工事,如果用固若金汤来比喻石门之设防,毫不夸张,共匪若无铁嘴钢牙,
只怕是来得了,回不去。”蒋介石木然的脸上毫无反应。 罗历戎突然话锋一转:“只是??” 蒋介石警觉地向上翻了翻眼皮。
  罗历戎的心猛地一缩,音调降低了八度,喃喃地说:“只是目前石门被 共军所困,粮秣弹药短缺,供给困难,军心不稳,恐怕不是久呆之地。”
听到这儿,蒋介石陡然变色,腾地一下站起来,愤愤挥动手臂。“饭桶!

简直是饭桶!我就不信,共产党走到哪都有饭吃,你堂堂一军之长,率领看 几万大军,驻守在石门这样天时地利的好地方,连饭也弄不到!一切都要依 靠政府解决,可耻!可耻!”蒋介石歇斯底里地渲泄着。
会场鸦雀无声。对于总裁的骄横跋扈、喜怒无常,人们早已司空见惯。 罗历戎把头深深垂在胸前,站得笔直,静听着蒋介石的训斥。蒋介石话
音刚落,他立即用低沉的语调:“鄙职无能,请校长严教。” 蒋介石怏怏地离开座椅,不停地踱着步子,人们本能地低下头,空气中
弥散着一种惶惑和不安。 蒋介石停住脚步,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可能过了。作为一个统治者,
他深知人心向背的重要,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罗历戎虽能力平平, 无显赫建树,毕竟忠心耿耿,属自己之嫡系。石门弄到这种地步,确实也不 能完全怨他。况且,目前正是用人的时候。
  想到这里,蒋介石放缓了口气,装出一副开怀大度的样子,“知错就好, 你要知道,石门乃共匪眼里的一颗钉子,知道我为什么把你放到那,而不把 别人放到那吗?”蒋介石说着,向罗历戎投去意味深长的一瞥。
  对于手下的将领,蒋介石深知其各自的秉性。对谁该拉,对谁该打,对 谁应该又拉又打,对谁应该先打后拉,乃至什么时候拉,什么时候打,他颇 有研究。有时随随便便的一句话,或者狂风暴雨后的一抹微笑,便可使对方 感恩戴德一辈子。
“请校长放心,鄙职一定牢记校长明训。”罗历戎双腿用力一磕。尽管
他知道,蒋介石的话大半都是言不由衷的,但此时听起来,干枯的心田还是 禁不住涌出了一股感激的津液。
??
同床异梦
  蒋介石重新回到座位上,目光盯着桌面。有意无意地摆弄着桌上那支红 蓝铅笔,转一转,停一停。
“德邻,华北目前的机动兵力究竟有多少?”他慢慢地说着,眼睛并不
看李宗仁。 李宗仁见蒋介石发问,不由得怔了一下。别看从会议开始,他一直端坐
在位置上,心里盘算的则是另外一回事。
  几个月前,蒋介石曾试探性地给李宗仁捎话,想让他接替熊式辉担任东 北行营主任。眼看着东北战局日趋恶化,国军败北已显,这不是明摆着把他 往火坑里推嘛!他向蒋推说有病,胃溃疡要做手术。蒋还是劝他赴任,并说 他可以先去美国行医,此职暂由白崇禧代理,并派陈诚数次来北平促驾。 李宗仁坚辞不受。蒋介石只好作罢,改由陈诚出马任东北行营主任。
  这件事过后,李宗仁深深地舒了一口气,但转念一想,未去东北,虽属 万幸,但华北也并非长久之地。在他的辖区内,大半地盘已落入共产党之手, 国军只是占领着少数几个大城市而已,重蹈东北覆辙,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正当他进退维谷之时,国民政府恰好公布了将于 1948 年“行宪”,即按国民 大会制定的宪法,选举大总统,实行总统制。李宗仁突然绝路逢生,他自信 抗战以来作风开明,信誉甚佳,参加副总统的竞选,不是没有取胜的可能。 如幸而获选,便可做积极打算,倘若失败,也可趁机就坡下驴,解甲归田。 两种前途,均可摆脱在北平的处境。
这年 8 月,美国总统杜鲁门的特使魏德迈将军专程来北平与李宗仁会

晤,一番长谈之后,魏德迈认为李宗仁的许多见解颇有见地。离华前,在蒋 介石为其举行的茶会上,魏德迈直言不讳,“中国的复兴,有赖于富有感召 力的领袖。”
  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也为此广泛制造舆论,“在一般人心目中,象征 着国民党统治的蒋介石,其资望已日趋式微,甚至目之为过去人物也”。反 之,称“李宗仁将军之资望日高”。这把火一烧,更坚定了李宗仁竞选副总 统的决心,并开始着手具体的行动。就在蒋来北平的前一天,他让秘书给正 在庐山参加三青团全国第二次代表大会的程思远发电报,要程立即赴北平密 谈。刚才,李宗仁正在盘算程思远可能哪一天会到。听到蒋介石的问话,他 不慌不忙地站起来。
“我区拥有保定、张垣两个绥署,一个集团军,共 9 个军,45 个师,约
有 50 万兵力。各城市驻防占去大半,此外,还要维护交通线及交通线两侧的 据点,再扣去这一部分,真正能够用于机动的,不过两三个军,不足 10 个师 的兵力。”
  “这么点?太少了。”蒋介石摇摇头,接着说:“鉴于我多年与共匪作 战之经验,他们惯用伎俩乃声东击西。共匪首脑大多是打游击出身。孙子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此,我们必须以毒攻毒,将兵力分成守备与机动两 种,用三分之一的兵力守备,三分之二的兵力机动。只要守备兵力在战斗中 能够支持三日以上,吸引共军主力于城下,我机动兵力便可一举而歼之。”
“委员长高见。”众将领异口同声。
蒋介石微微一笑,眼睛里闪烁着愉悦的光辉。 罗历戎的心怦然一动。刚才,他还为挨了蒋介石一顿训斥而沮丧,此刻,
他从蒋介石的这番话里发现了转机,埋在心底的想法又开始萌动。思忖片刻,
站起来:“聆听校长教诲,学生受益匪浅。为尽快实现校长的战略意图,学 生认为,如果将第 3 军军部及所属一个师另一个团,从石门调至保定,便可 使死兵变成活兵,增加华北机动兵力,既有利于华北战局,又能有效地支持 石门日后的保卫战。”
罗历戎陈述完毕,仍直立不动,等待着蒋介石的回答。
  早在正大战役之后,罗历戎审时度势,便萌生出此念,并斗胆向蒋介石、 胡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