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争中的胜与败,形式上往往都是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完成的,而实质
上,却又有着漫长的必然准备。事物的发生、发展、激化是有一个过程的, 犹如涌动的浪潮,当你看到浪峰迭起的瞬间,只是它的完成式,它的发生、 发展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晋察冀这支部队,既是一支久经战火锤炼敢打大仗、恶仗的英雄部队, 也是一支未经过正规训练从青纱帐里钻出来的“大游击队”,有自己的长处, 也有自己的弱点;有自己的经验,也有自己的局限;有清醒的时候,也有迷 失的时候;眼下,对于这支部队,最重要的不是总结出大清河战役失利的一 二三,而是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使昨天的自己走进今天。
晋察冀在长达 8 年的抗日烽火中,虽然创造出了一整套游击战的理论和 经验,成为中国革命战略思想的精萃,虽然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被 树为“敌后模范抗日根据地”,受到了毛泽东等人的表彰,成为全国敌后抗 日根据地的一面旗帜。可是,当历史进入战略转折的时候,许多指战员的思 想观念和作战方法却没有随之进行转变,依旧停留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打得赢就打,打不嬴就走”的作战方式上。部队与部队之间协调不力,联络 不通;上级与下级之间情况不明,指挥不灵,致使集宁战役功亏一篑。
1947 年 3 月,晋察冀中央局召开了“安国会议”,就如何在军事上争取 主动,摆脱被动,扭转华北战略局面,进行了认真地讨论,提出了“大踏步 进退,主动向敌守备薄弱点出击,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方针。
相继发起的正太战役、青沧战役、保南战役,取得了三战三捷的胜利。 正当人们的情绪刚刚有所扭转,大清河战役的失利,又带来了新的困惑。
世间,没有什么事物是固定不变的。路,有直有弯;河,有起有伏;月, 有圆有缺。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呈螺旋形上升的。历经了坎坎坷坷的晋察冀, 就像山谷里奔涌出来的溪水。跌宕是痛苦的,又是前进中所不可缺少的。只 有经得起跌宕的溪水,才能呼啸着向大河涌流。
寻找战机
自从会议开始,耿飓的目光就一直盯在地图上。大家的发言,他似乎都 听到了,又似乎都没听到。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他在琢磨下一步的作 战方案。
战争,自古以来就是单纯而复杂的。说它单纯,基本要素只有六种,战 不过攻守,术不过奇正,形不过虚实。说它复杂,每次战斗又都有其各自不 同的特点,变幻莫测。
“老耿,该你的节目了。”杨得志碰了碰耿飚。 耿飚这才把目光从地图上拔出来,从文件包里抽出一纸电报。 “大清河的仗打完了,大家一定都很关心,中央对我们这一仗是怎么看
的,下面我就把刚刚收到的中央军委的电报念一下。” 空气顷刻间凝固了。
人们的心不由自主地提到了嗓子眼儿,几个抽烟的人把烟送到唇边,居 然忘了吸。
“大清河战役虽然未获大胜,但指战员的战斗精神很好。只要有胜利,无论大小,都 是好的。”
人们面面相觑,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耿飚把电报又重新念了一遍。
像一股和煦的春风掠过,几天来堆积在与会者心头的忧闷开始一缕一缕
地消散。 “中央没有批评我们,而给了我们客观的肯定。党中央是理解我们的。
聂荣臻司令员也让我告诉大家,顶掉了门牙不要紧,可以镶金牙。打一仗,
进一步,歼敌的机会还多得很呢!”说到这,耿飚侧过身,指了指墙上展开 的地图,“下面,我就把下一步的作战方案跟大家交个底。”
会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目前,我晋察冀野战军的战略任务,仍然是配合东北的秋季攻势,牵 制关内敌人向东北增援。鉴于这种情况,聂荣臻司令员提出了四个作战方案: 一是出击察(察哈尔)南,二是进攻石门(石家庄),三是再出大清河,四 是进击保(保定)北。这四个方案哪个最好?”
下面的人早已按捺不住,各抒已见,嚷得像开了锅。 耿飚听了一会儿,双手向下轻轻一按,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聂司令员
认为,第四个方案最好。这是因为出击察南,山高路远,做长距离机动,粮 食、道路、运输均有困难。此外,找晋察冀主力单独与傅作义作战,实力相 当,难收显著战果。李文则可乘机抽调部队支援东北,于东北的秋季攻势不 利;攻取石门,时机尚不成熟。石门虽已陷入孤立状态,守军仍有 3 万余人, 且工事坚固,可能久攻不下,打成我们所不希望的胶着战;再出大清河,因 地形障碍,不便主力机动,尤其是刚刚结束了大清河战役,难以捕捉战机; 相形之下,第四个方案的好处在于:其一,可切断平汉线,打烂敌人通往东
北战区的走廊。其二,地形熟悉。其三,回旋余地大,进出方便。其四,能 够有效地牵制住敌人,因为这个地区是华北守敌的心窝子。如果把津京保比 做一头牛,我们既不砍它的头,也不剁它的脚,专门吃它的肚子。”
在野司的领导班子里,耿飚是一个极富特点的人。他虽然从小没上过几 天正规学堂,却不失为一个学者型的军人。军人的威仪和学者的儒雅,在他 身上表现的十分和谐。
在他的履历中,担任参谋长的时间特别长。 1935 年,他曾任红一方面 军红一师参谋长;长征后,调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以后,又相继担 任了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和晋察冀野战军参谋长。连敌人都不得不承认,他 是一位出色的参谋长。
参谋工作,古代兵家称之为“庙算”。既在双方力量对比的基础上,通 过智谋而达到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之目的。要达 到这个目标,除了参谋部门在作战前必须提供大量精确的数据、情报外,参 谋人员的清晰的思路和灵敏的应变能力也十分重要。
耿飚的求知欲极强。古今中外的军事著作,凡能找到的,他都利用行军 作战的间隙,一字一句地研读。早在苏区的时候,他就向左权借阅过左权自 己翻译的克劳塞维茨、伏龙芝等人的军事著作。著名古代军事家孙武所著的
《孙子兵法》,他不仅能倒背如流,而且能够做到古为今用,融汇贯通。
“在教科书上,战役方针可以概括为八个方面,这就是指导思想、战役 企图、作战方向、战场选择、战斗方法、力量使用、发起时机和发展阶段。” 耿飚侃侃而谈。
“目前,指导思想和战役企图,我们已经明确了,作战方向已报请中央
军委批准,剩下的就是究竟用什么方法来打这一仗。具体战场选择在哪?兵 力怎么部署?我想还是大家先议一议。”几位急性子已经迫不及待地举起了 手。
耿飚先后请几位纵队司令和旅长谈了各自的想法。
“大家提出围点打援,在运动中歼敌,把野鸭子轰起来打,想法是对的。 这两年,我们的实力虽然有了不少发展,但还是不能拉开架子和敌人面对面 地打硬仗。这样做,是敌人求之不得的。我们必须扬长避短,打巧仗,出其 不意地在敌人最致命的地方捅上一拳。‘围点打援’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兵书
《战策》中就已经记载过了。刚才几个同志的意见不一致。有的主张围保定,
有的主张围徐水,还有的主张围容城和固城,各有各的道理。‘孙子云:我 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在这里,孙老先生把这个问题讲得再透彻不过了。其奥妙就在一个
‘必’字上。相形之下,徐水的有利条件更多一些。” 耿飚说着,用指示棒围着徐水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你们看,一来徐
水的战略地位重要,既是北平的南大门,又是平汉路的咽喉;二来守敌较少, 便于围住。当然,打徐水也不是没有缺陷,最大的问题是打援战场太近,弄 不好就可能出现胶着状态,失去战机。这是一条险路,如同走钢丝,但战争 本身就是一个冒险的事业。这一仗能不能打好,关键是能不能创造战机。” “讲到这,我插一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吃过亏的。”杨成武讲了姚
村战例。 那本来是一个稳操胜券的战斗,晋察冀部队以绝对优势在姚村包围了敌
人 5 个团,即将发起总攻时,由于情报不准,指挥失误,分散了兵力,贻误
了战机,把到嘴的肉丢掉了。 “由此看来,捕捉战机,确实是战争学中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