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庶澄接到任命,爽性把指挥部设在长三堂子里。富老六与他形影不离,对直鲁军动向了如指掌,于是重要情报便源源不断地传到了杜月笙那里。当孙传芳、张宗昌前线连连失利,毕庶澄变得焦灼彷徨的时候,杜月笙又指使富老六,用枕边风劝毕庶澄投诚北伐军。渐渐的,毕庶澄下了投降的决心。
探明了毕庶澄的意愿,杜月笙找国民党驻沪特派员钮永建与东路军联络,东路军方面很快给出一个答复:
“倘若毕先生留沪不走,在东路军进抵上海时,缴械投诚,东路军总部可以呈报蒋总司令,派毕先生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八军军长,兼华北海防总司令。”
毕庶澄一看回电,顿时喜出望外,当天便交出直鲁军最机密的全盘作战计划表示诚意。从此,毕庶澄醉卧花丛,高枕无忧,一心一意等着东路军到来,做堂堂北伐军的高级将领。
然而,当北伐大军如入无人之境,一路畅通进驻新龙华后,委任状却迟迟未到。
3月21日,上海80万工人及3000多名工人纠察队员,开始了第三次武装起义。工人民众为推翻军阀统治,对毕庶澄的司令部发起进攻。张宗昌、毕庶澄一手打造的直鲁军精锐之师第八军,加上举国闻名、剽悍善战的白俄部队,包括他们的大铁甲车,在一日之间被一群手无寸铁的工人打得落花流水。 。 想看书来
攀新贵跟牢蒋高层(3)
等听到外边枪声大作,毕庶澄才感到大事不妙,望一眼同床共枕十多个日夜的富老六,不由得黯然神伤。富老六这时也动了恻隐之心,想到这位原本前途无量的年轻军长、总司令,只因一个小小的延误,竟至英雄末路,此一去生死未卜,两眼不由得盈满珠泪。
万般无奈之下,毕庶澄告别富老六,驱车赶往北车站。
毕庶澄离开上海后,撤到江北,一直不敢回山东。张宗昌因为他违抗军令,贻误战机,于4月5日命人把他诱到济南,在火车站乱枪击毙。
二、蒋高层看中杜大亨
3月21日,上海工人举行的第三次武装起义,经过30小时的激烈战斗,解放了除租界以外的整个上海市区,22日,上海市民代表会议召开,宣布成立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推选钮永建等19人担任临时市政府委员,其*产党代表9人,工人代表1人,国民党左派、右派及资产阶级代表共9人。
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胜利,令杜月笙等人惴惴不安,他们担心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力量会日益强大,他们的好日子将宣告结束。
3月26日,蒋介石乘军舰到达上海,住进枫林桥原淞沪护军使署。蒋介石的到来,使杜月笙看到了希望,预感到好运道再次来临!
果然,蒋介石到达上海的第二天晚上,就派杨虎和陈群两位北伐军高层人物与“三大亨”取得联系,希望能够借助帮会力量,把上海的局面搅乱,然后在舆论以及全国各界尚未反应过来之前,一举除掉以80万工人为后盾的3000名工人纠察队,捣毁共产党领导的上海总工会。蒋介石既想篡夺上海工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革命果实,又怕承担破坏国共合作的骂名,所以想到了“三大亨”的帮会力量。
明白了蒋介石要*共产党与工农革命力量的意图,“三大亨”心里都有说不出的高兴。而杜月笙最为积极,当下便表示,愿意负责购置军火,招兵买马,为蒋介石效力。杨虎、陈群对杜月笙的态度非常满意,他们评价杜月笙是“时刻不忘奋发向上,谦冲自抑,且时值年富力强,正可以为*效力”。于是,国民党中枢秘密决定重用杜月笙。
接下来,华格臬路杜公馆骤然变得紧张忙碌起来,一天到晚人影憧憧,大门随时紧闭,变得神秘诡谲,杜公馆和隔壁张公馆同时停止了接待客人。
如今的“小八股党”一个个成了身家不菲的大老板,这帮靠烟土发家的弟兄都晓得,他们能有今日,都是因为跟了杜月笙。如今场面做大,也因为有杜月笙罩着,他们的命运与杜月笙的命运紧密相连。因此,杜月笙一句话,他们便立刻抛开一切,重聚杜公馆,开始外出招兵买马,四处搜罗流氓打手,没日没夜地忙碌起来。
叶焯山是“小八股党”中身怀绝技枪法独步沪上第一人。他性如烈火,疾恶如仇,有“水浒传”上的“霹雳火秦明”之风,尤其喜好冲锋陷阵,亲冒镝石。他和芮庆荣两个一搭一档,同为杜月笙的左右先锋。
此次叶焯山奉杜月笙之召来到杜公馆的时候,杜月笙介绍他和杨虎、陈群见面,然后把一个顶重要的事体交给他去办理。
“焯山,我们购进的第一批军火已经运到,我交给你一批人,你选择一个秘密地点,教他们打枪。”
“没问题。”叶焯山爽快地答应。
这时候,一旁的陈群见如此大的事体,三言两语就这么说好了,很不放心,赶紧叮嘱道: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攀新贵跟牢蒋高层(4)
“叶先生,这件事体绝对要机密,不能走漏半点风声。练习的时间和地点,都要特别安排。”
“我晓得,陈先生,我保险不会露了风声。”
“放心吧,老八。”杨虎见陈群不晓得这些帮会人物的行事规矩,便解释说,“黄浦滩比不得军营,哪敢大张旗鼓地练枪?他们平时练枪都是绝对机密的。”
叶焯山却是粗中有细之人,不仅把杜月笙交代的事体处理得绝对安全,还考虑到杨虎、陈群以及杜公馆的安全问题。
“月笙哥,以前我们使用过的钢丝马甲(防弹背心),不妨找出来,二位客人出门的时候最好穿一下,也好以防万一。”
杜月笙一想,对呀,杜公馆来了客人,这事是保不住密的,于是赶紧吩咐万墨林找出以前用过的钢丝马甲。
“还有,二位客人来来往往,最好请黄老板从捕房里派人保驾。这样既可以确保安全,又能办事方便。”
“好,好!”
杜月笙连连答应,当下便拨通了黄金荣的电话,黄老板在电话那头说:他将指派他的副手,华捕第二位头脑沈德福,给杨虎、陈群当保镖,同时帮二位办事。
接着,叶焯山又建议杜月笙把公馆里原有的枪支拿出来分给大家。开始时杜月笙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他以为公馆里的保镖都是枪不离身,而且个个功夫过硬,公馆里绝对安全。但叶焯山却说:
“非常时期,还是小心为佳。杜公馆人进人出,就算不会走*风声,也难免引起外人注意,还是防备万一的好。要晓得,工人纠察队的人都不是等闲之辈。”
一句话提醒了杜月笙,令他骤然惊出一身冷汗。他自然晓得工人纠察队中既有三山五岳的好汉,飞檐走壁的高手,也有出身行伍的行家里手,其余的人也都经过专业培训。万一走漏风声,阴谋败露,必然会遭到工人反击,杜公馆的几十名保镖岂能抵挡得住?
杜公馆原有五六十支枪,从可以藏在手掌心的勃朗宁、连发二十响的匣子炮,到轻重机关枪,式式俱全,都是上乘之选。其中有的是杜月笙买来供保镖使用的,有的是军阀政客的赠品,也有各方朋友作为礼物赠送的。
杜月笙当下喊过万墨林,吩咐他给杜府上下派发枪支。如此一来,杜公馆上下所有男丁人手一枪。
为慎重起见,叶焯山又吩咐司机把他的行李及洗漱用品送到了杜公馆。“小八股党”的其余七人——顾嘉棠、芮庆荣、高鑫宝、杨启棠、黄家丰、姚志生、侯泉根等,也都抛下华屋娇妻,留住在杜公馆,夜以继日,随时待命,使杜公馆本来神秘诡谲的气氛中,又凭添了不少火药味。
为了名正言顺,方便联络更多的流氓打手,纠集更多的徒众,杨虎、陈群和“三大亨”商量后,决定给这支流氓武装队伍取一个对外公开的名字。最后竟然盗用1912年7月成立的“中华国民共进会”的名义,定名为“中华共进会”,会长由青帮“通”字辈阿水哥浦金荣担任,会址则设在浦金荣的公馆里。
“中华共进会”一经成立,立即化暗为明,大造声势。并在报纸上大登通告,欺世盗名地把这个反动组织说成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共进会的延续,叫嚷进步舆论对他们的抨击是“缺乏常识”、“误会太甚”,甚至穷凶极恶地威胁:倘若再有人破坏他们的名誉,“即视为公敌”。
由于“中华共进会”的宣传极富欺骗性,租界一些不明真相的有影响的人士,以及普通民众难免被蒙蔽,稀里糊涂地被拉进“共进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