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寂寞喧嚣-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很健谈,言辞中透射出几分书卷气。
1993年,他从南京栖霞山佛学院毕业以后,深感意犹未尽,便于同年考入了北京的中国佛学院,在那里又读了整整四年书,学了很多东西。包括系统的佛学经典、以及古代汉语和东西方哲学等。
“这四年间,除了读书,我还经常去逛一些喜欢的地方。像潭柘寺、戒台寺这些有名的寺院我都去过,我很喜欢这些地方,在那里呆着,我感觉这些寺院就像是我的家,有一种少林寺般的感觉。我喜欢去逛琉璃厂,临街的大小店铺我都比较熟悉,有时候我会因为看一幅挂在那里的字画而愣愣地站上一天,古老的东方文化在北京的积淀实在太深了,我这个闯入者能够领略几分?我特别喜欢在琉璃厂的中国书店看书,是的,看书,而不是买书。我算是一个清贫的僧人,除了应付生活所需,便没有什么多余的钱来买书了。好在中国书店像中国文化一样富有包容心,允许像我一样喜欢书而又买不起书的人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那个把角儿的著名书店不知耗去了我多少个周末……”
1997年,永传法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到了少林寺。少林寺这些年来一直很重视文化建设,像永传法师这样学成归来的和尚自然大有用武之地。那时候,寺院正准备在寺里成立河南佛学院,永信大师便安排他来做一些主要工作,永传自然非常投入。但是最终并没有搞起来,按佛教的说法是机缘不成熟。佛学院虽然没有搞成,但在方丈的倡导下,河南佛教协会在郑州举办了“寺院执事培训班”,方丈授意他担任主要任课教师,直到今天。
问他对未来有什么打算,他说——
“我现在很想买一台电脑上网,现在的形势下,我也应该通过网络掌握更多的知识。中国加入WTO了,我特想去欧洲留学。1999年我去过日本,感觉人家的硬件设施很好。我去欧洲主要是想学西方哲学,我现在正在努力实现这一理想。有时候我还在幻想着,我们可以把中国的好的东西传出去,把人家的好的东西引进来。我有两个外国徒弟,他们正在帮我联系此事,如果成了,对我,对他们都是好事,因为他们不必跑这么远来学习了,他们热爱中国传统的东西,我都可以教他们的。方丈也说过,如果我能去留学,他会给我物质上的支持。”
说着,永传法师情不自禁地看了看窗外,若有所思。 
                  
 21、释宏正:达摩洞前求指点;…
 俗名邓宏岭,1963年生于河南省鹿邑县
采访时间:2002年2月13日下午
采访地点:少林寺释宏正禅房
宏正法师的禅房设施非常简单:一床、一桌、两凳、一几而已。靠窗的大桌子上堆着许多宣纸和毛笔,桌子底下也是。他穿得也极朴素,灰色的僧服显得有些旧了。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精神状态,坐在他对面,你明显可以感觉到一种清爽的气息。
我们的谈话从书法开始。
他说自己是来到少林寺10年之后开始练习书法的。一开始是为了修养身心,后来练着练着就发现自己进入了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并非言语可以表达清楚。他最初练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叙》,因为世人都说这是书法最高境界的范本。他练起来有些发狂,每天都要练上十几个小时,比练武的僧人都辛苦。
可是练了一年多了,他的字还是拿不出手去,他为此感到很烦恼,后来有一次甚至想停下来不练了。那天,他带着一腔烦闷去了寺院后面山上的达摩洞。他跪在达摩祖师面前想请祖师给些指点。他从早晨一直跪到下午,一开始是充满目的性的,后来干脆什么都不想了,只在那里跪着……眼看着天黑了,他一步一步走下山来,回到禅房中。奇怪的是,跪了一天他居然不累也不饿,看着毛笔有一种要创作的冲动。
他拿起笔来,倒好墨汁,铺好宣纸开始写字。
奇了!他整整写了两个小时的字,回头自己一看,完全不像自己写出来的——简直太美了!那线条,那布局都如有神助。
他把字拿给书法界的一些朋友看,大家也都感到很奇怪,几天不见,宏正的书法已经上升了一个层次!
宏正坐在屋中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还是一个同院僧人的一句话提醒了他:是不是和坐禅有关?宏正回想那天的情况,一个人静静的独处,啥都不想,这不就是坐禅吗?佛家讲究“定能生慧”,自己入定了,自然就有智慧生出啊!
从此,宏正法师边练书法边坐禅,提升着自己的境界。他说,世人都说练书法,这个练字看怎么理解,如果仅仅是对着字帖练,是不可能有多高的境界的,如果能够让自己经常静下来,以修练的态度去对待书法艺术,境界慢慢就会提高了。因为“书法”之所以称得上“法”,首先要有法度,这个法度是通过一般的练习很难掌握的,需要不断去悟才行。在我看来,书法在意不在形,悟和练的比例应该在4:1,意和形相比,意比形也要重要得多。
法师的高论让人折服。
聊到愉快处,法师竟检讨起自己来,他说自己在前些年特别想知道自己的书法水平如何,便参加了一些书法比赛,结果没想到一参加全能获奖,而且都是全国性的。后来还在中国美术馆搞过一次展览。那时候他感到自己很不简单,也因此而骄傲了一阵子。现在想起来都汗颜,一个出家人是不应该与世人争长短的。
那您现在怎么评价自己的书法?
法师想了想说,书法练得再好也仅仅是“技”。是外在的东西,不值得太执着。作为一个佛门弟子,最重要的是修行,书法只是修行中的一个方便法门而已。我是一个很真实的人,不愿意遮掩什么,这么说吧,在我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曾经临习过不少古人的字帖,现在看来,包括王羲之在内都有自己的不足。而我目前的水平虽然还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境界,但足以和这些古人比肩。不要以为超越古人有什么难的,坐禅可以让境界提高,这是一定的。书法好的古人不懂得坐禅,所以总达不到应有的高度,是很遗憾的事情。我们佛家有一种“心性说”,从心中得到的东西总比外在的更有价值吧。
那么古代有很多书僧,他们一定也懂得坐禅,会不会有很高的境界呢?
应该有吧。只是我没有见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我写得好的大有人在。
宏正法师除了书法什么都不愿意谈。其实他来少林是很早的,1983年,少林寺还没有几个人,他算是可以称得上###的。他最初是在五台山显通寺出的家,呆了半年就来到了少林,为什么,他不肯说。家中是什么样子的,他也不肯讲。问得多了,他差点睡着。 
                  
 22、释永持:少林僧人取名遵守…
 俗名蔡龙飞,1976年生于安徽庐江县砖桥乡
采访时间:2001年10月20日下午
采访地点:嵩山少林寺释永持禅房
“敢问法师上下?”
“小僧永持。”
他的回答很出人意料,一个看起来刚刚二十几岁的人竟有这么高的辈份。
说明来意。他引我们一起去了他的禅房,方丈室靠东的一间小房。交谈中,我们了解到,这个看起来文驺驺的僧人也是习武出身。他从小便跟自己的表哥学一些基本功。当他决定来少林寺的时候,大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意思。但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想,他至今也说不清,可能是一种英雄主义的倾向?
他刚来时,也是在山下的武术学校学习,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俗家师父,跟他学了3年功夫。师父发现了他的慧根,便介绍到少林寺行旺法师门下。就这样,他在无意之中走近少林,又真正走进了少林,成为一个少林弟子。他说话的时候,情绪似乎并不是很高,不像在对你说话,有点儿自言自语的感觉,看起来很是少年老成,这颇与他“永”字辈的身份相称。借此话题问他,他说,其实自己来少林的时间很晚,1994才来,不过,自己拜的老师辈份比较高,因此,他反倒成了很多比他来得早的“延”字辈的法师的师叔。
这些辈份是如何确定的呢?为什么“永”下面就是“延”?“延”下面就是“恒”?
永持法师说,这辈份是元朝少林寺的方丈雪庭福裕大和尚为了后世传宗不乱而拟定的。一共有七十个辈号,使后世少林曹洞宗僧徒取名时严格遵守,便同其他寺僧、宗派有所区别。
您记得哪些?
应该全能背下来吧,这样,我给你背写在一张纸上,也好做个参考。说着,他取出一沓纸,趴在桌子上写起来。不一会儿功夫,纸上已是密密麻麻:
福慧智子觉,了本圆可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