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效应,相互模仿和学习,节约企业创新成本;可形成较高效率的地区劳动力市场;可促进企业之间增加相互信任感,节约交易成本;可通过竞争提高企业的生产率。总之,众多企业聚集在某一地点,可以实现聚集经济。④企业节约联系成本。企业在交易过程中需要付出一定的交易成本和空间成本。相关企业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聚集可有效地节约联系成本。产品生产过程空间分割的非经济性、规模经济、聚集经济、联系成本的节约,促使多种生产要素和经济单位集结在一定地域空间形成经济中心(即城市),经济中心通过其辐射作用影响周边区域的要素组合,进而形成一个缜密有序的经济整体。
(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人类的经济活动离不开地域空间,有空间就有距离,要克服空间距离的限制,必须支付空间成本。尽管随着现代交通、通信的发展,空间距离对人类经济活动的限制越来越少,但只要存在空间距离,仍然要支付一定的空间成本。空间成本产生的根源在于商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即商品的交换和服务的提供不能瞬间完成,也不是免费的。主要表现在:①只要存在空间距离,各种货物的运输和服务的提供就必须支付运输成本。②各种货物的运输不能瞬间完成,必须支付存储成本、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③当生产地和消费市场在空间上相互分离时,要完成交易必须支付运输成本和正常的交易成本。这种因空间阻碍而产生的空间成本限制了自然禀赋优势的发挥,经济活动不可能随资源要素的赋存状况均匀或随机地分布,使得经济活动集中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
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形成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异,共同构成区域经济存在的物质基础。
3.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调控干预作用是区域经济存在的社会经济条件
区域经济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邻里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而不相往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条块分割,城乡分离。尽管人类的经济活动要依托一定的地域空间,空间差异、空间距离也客观存在,但不存在经济学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只有在专业化劳动地域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规律才能引导经济活动主体把稀缺而分布又不均衡的经济资源配置到有效的产业部门和优势区位,使具有密切经济技术联系的经济活动在特定的地域空间集中,并吸引周围区域的生产要素和经济主体的聚集,形成区域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尽管如此,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功能在某些领域存在着〃市场失灵〃的可能,公共品的供给也不能完全通过市场力量到达特定的经济区域。区域市场秩序的规范以及区域经济运行过程中许多特殊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政府通过规划、政策、组织、协调等手段、措施进行有效的调控干预。〃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和〃看得见的手〃(政府调控)的作用都是区域经济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社会经济条件。政府的积极调控干预有利于促进自发的区域经济活动变为自觉的区域经济运行。
(三)区域经济主体
区域经济运行是指区域经济系统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动态过程。它包含资源要素的空间配置、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区域空间结构优化、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和协调发展等内容。区域经济运行水平是众多区域行为主体决策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术界关于区域经济运行的行为主体(简称〃区域经济主体〃或〃区域主体〃)类型,有三种代表性观点:
(1)二类说。区域经济运行的主体分为微观主体(企业、农户、家庭户及其他经济单位和政府机构(杜肯堂、戴士根等,2004)。23
(2)三类说。区域经济中的重要行为主体为企业、家庭(居民)和公共机构(政府)(陈秀山、张可云,2003)24
(3)四类说。区域经济主体是指能够实现一定经济空间(经济区域)组织和运行的最少类别的微观承载对象,包括企业、居民、地方政府、区域协调组织(郝寿义,2007)25
本书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区域经济运行的行为主体进一步界定为四类:企业、家庭(居民)、地方政府(或区域政府)、第三部门(商会、行业协会等)。
企业、家庭(居民)是区域经济的微观主体和经济运行的最终承担者、推动者。企业是区域经济行为主体中最重要的微观主体。企业的区位选择决策、营销网络决策、库存决策、工资政策及其生产经营活动,不仅影响到区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而且对家庭(居民)、地方政府两个行为主体也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家庭(居民)作为区域经济行为主体之一,一方面是商品和服务的最终需求者,另一方面又是劳动力、企业经营者的提供者。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运行的主导力量,对区域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区域经济运行中的企业、家庭(居民)、地方政府三大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1所示。
公共经济学认为,公共经济主体大体可分为政府、私人企业、社区、第三部门和国际组织五类。26第三部门亦称非营利性组织,是指除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部门(企业)之外的组织或部门,包括商会、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志愿团体等。第三部门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共同构成当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成为当代社会协调运转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第三部门作为一种介于政府部门和私营企业部门之间的组织形式,在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具有创新优势、贴近基层的优势、灵活优势、效率优势等独特优势。27第三部门中的商会、行业协会等组织的服务功能突出地表现为:促进企业或行业与政府的沟通;编制行业发展规划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加强行业自律,维持市场秩序,维护行业利益等。商会、行业协会等组织现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力量。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中外学者关于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观点
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特有的、排他性的研究对象和领域。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外许多学者都曾试图对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内涵作一明确的界定,但由于各自研究的着眼点不同,有关区域经济学的定义多达几十种。
(一)国外学者的代表性观点
1。 国外学者关于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代表性观点
国外学者关于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代表性观点,大致可归纳为三类:
(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诺思(H·O·Nourse)的《区域经济学》( 1968)将区域经济学界定为〃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地理分布的科学〃。28理查森(H·W·Richardson)的《区域经济学概论》(1969)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学家一直不愿承认的经济的空间组织规律性。29胡佛(E·M·Hoover)的《区域经济学导论》(1975;1984)认为:区域经济学即空间经济学,其研究对象可概括为〃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又该怎么办〃;30〃有什么〃即指各类经济活动(工厂、农场和矿山等生产企业、商行、居民户、公共及私立机关);〃哪里〃即指就另一种经济活动而论的区位(涉及经济活动空间结构中的邻近、集中、分散和异同等问题);〃为什么〃和〃怎么办〃指经济学家的种种解释;区域经济学代表了〃一种可以解释经济系统空间特征的理论框架〃。31尼茨坎普(Peter NijKamp)主编的《区域经济学》手册(1986;1996)认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协调。32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也指出,区域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是解释一国国民经济范围内生产与人口分布状况。33
(2)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分为区内和区际两个层次。杜贝(V·Dubey)在《区域经济学的定义》(1964)一文中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