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太宗第3卷:九天春色-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遵旨。”
  “朕刚才看了你们的审案过程,既然来了,就干脆看个清楚。
  戴卿,可领朕入死囚牢里看一看。”
  “陛下,牢内光线很暗,味道又不好,最好别去了。”
  李世民坚持要去,戴胄等三人只好引导他到死囚牢里探视。
  死囚牢设在皇城之外,这里是一个死角,周围没有居民居住,仅有孤零零的一座囚牢。
  牢子们事先已接通知,大理卿要陪皇上来此巡视,他们皆手执火把站立在各个牢门旁边。
  李世民一入牢门,见牢子们排列整齐,目不斜视,又见地面甚是洁净,遂赞道:“嗯,他们将牢狱管理得不错。
  朕以前也入牢探视过人,满眼所见污水横流,那股气味难闻得紧。
  戴卿,你们做得对,人犯有罪自有法律惩之,不能将其视为猪狗而虐待之。”
  他们在走廊里行了几步,李世民看到一间牢房里有五六个人在那里探头探脑,遂指引道:“打开此房,朕要进去。”
  门前的牢子打开巨大的锁头,将门推开,大声道:“皇上驾到,赶快跪迎。”
  里面的六名囚犯听说是皇帝到此,一时不知所措,慌不迭地跪下,然不知说什么才好。
  李世民入内,回顾戴胄道:“戴卿,这些人都犯了死罪?”
  “是,他们的案卷已移往刑部,只等陛下勾决了。”
  李世民将六名囚犯看了一遍,说道:“都抬起头来。
  你们既然犯了死罪,自然有必死之道理。
  不过案情曲折,其中若有冤屈者,你们也可说出来。”
  六人本来抬起了头,听了这话,又复低下。
  “你们不要心有顾虑,莫非见大理寺有人在侧,不敢说话吗?你们但说不妨,朕替你们做主。”
   。 想看书来

大理卿慎剖疑案 李世民悔伤人命(6)
戴胄说道:“皇上最注重宽仁慎刑,你们若有冤屈可说出来,当着皇上之面,本官立刻改正。”
  这时,其中一名老者缓缓抬起头来,说道:“戴大人断案,最讲究证据,不妄加猜测硬行攀扯。
  罪人所犯之罪,并未夸大,所以就绝了申诉之意。
  我们六人,皆是一样心思,惟盼皇上勾决晚些日子,就可以多活数日,万一赶上大赦,还有活命的机会。”
  剩下五人连忙点头。
  李世民感叹说道:“以律执法,讲究证据,为狱应当若此!戴卿,从你判罪的人犯口中说出这等话,朕心甚慰,你们也可以满足了。”
  李世民话音未落,忽听外面有人大声喊道:“冤枉啊,冤枉啊。”
  李世民笑道:“戴卿,朕刚才赞了你,那边就有人大呼冤枉,看来这牢中之人并非都认其罪。
  走,我们看看去。”
  与此牢房隔了一个门,就见一人伸出双手于栅栏之外,口中大呼冤枉。
  李世民走到门前,问此人道:“你有何冤枉?可一一说来。”
  那人涕泗横流,喊道:“青天大老爷,小人好端端地在家,被他们凭空抓到这里,你要替小人申冤啊。”
  戴胄喝道:“李好德,你胡说什么?眼前的是皇帝陛下,你还不下拜?”
  李好德听说眼前之人是皇帝,“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叩头道:“皇上啊,小人无罪,是有人诬陷小人,请皇上明鉴,放了小人吧。”
  李世民回首问戴胄道:“这人犯了什么罪?”
  “李好德系相州人氏,经常骂天骂地,今年以来,竟然开口骂皇上,还说自己奉上天之命,要起兵推翻我朝。”
  李世民又仔细观察了李好德一番,见他周身肮脏,形容委琐,不像是有大志之人,遂疑惑问道:“他?他有这个能耐?”
  “臣也不信,只不过案子移来的时候,证人证言甚是齐整,他确实说了许多妖妄之语。”
  李世民不再继续这个话题,扭身向牢外走去。
  到了院子里,张蕴古躬身向李世民禀道:“陛下,那李好德确实言涉妖妄,然另有隐情。”
  “有什么隐情?”
  “臣与李好德为同乡,知道此人患有癫疯病,其发作之时就会胡言乱语,自所难免。
  其清醒之后,将发病之时所说之话尽数忘掉,所以他今日才大呼冤枉。”
  “戴卿,是这样吗?”
  戴胄答道:“蕴古曾向臣提及此事,臣想到其家中核实一遍,再请太医署为其鉴定。
  只是李好德新入狱不久,臣近日又忙于张迪的案子,事情就耽搁了下来。”
  “依《武德律》,若有人患癫疯病而胡言乱语,是否该惩办?”
  “律中果有此条,若其有病,不该惩办。”
  “那好,你们赶快将李好德有病与否核实清楚。
  若他真的有病,可立刻放他出狱。”
  “臣遵旨。”
  张蕴古喜形于色,躬身道:“皇上明察,臣代李好德感恩不尽。”
  陈君宾奉旨来到塞上,随带数百名有经验的农夫及大量种子。
  突利将他迎入帐中,陈君宾宣示了李世民的旨意。
  突利听说李世民让自己的族人学会种地,不免诧异道:“皇上此举有点强人所难了。
  要知我们族人,生来就知养马牧羊,逐水草而居,若让他们年年月月居于一地,还不闷坏了他们?”
  陈君宾说道:“突利刺史此话差矣,你们以前游牧草原,居无定所,完全靠天公赐给你们衣食。
  这几年塞北大旱,草枯缺水,使你们受损不少。
  若从此定居一地,开荒种植,即可免了此虞。
  皇上的这番心意,实实在在是为你们着想。”
  突利想想也有道理,然面有难色,叹道:“要想说服族人舍牧就田,难啊。”
  “不妨,我沿途见夏、胜二州之地,水草肥美,可让他们一面放牧,一面种植。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大理卿慎剖疑案 李世民悔伤人命(7)
突利刺史,我此来带有帮种之人,皇上还专门赏赐了种子。
  明日,你带我到河套地区查看一番,先决定下种的地方。”
  河套地区位于贺兰山以东,狼山和大青山之南,河水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其水清澈舒缓,在其主河道之北,又平行着马加河与河水相通,其间生成方圆数百里的套状地区,该区域内水网纵横,土地肥沃,极宜种植。
  陈君宾和突利骑马绕河套转了一大圈,陈君宾兴奋地挥鞭指道:“真是好土地啊!突利刺史,你看此地四季不缺水,土壤肥沃,可以种植各种庄稼。
  嗯,若把日期计算好,将江南的稻米引种至此,亦未尝不可哩。”
  突利笑道:“陈大人见了此地兴致盎然,我当奏明皇上,就让你长期在此安营扎寨,专心经营此地。”
  “好呀,我求之不得。
  临行之前,皇上问我到了京中是否习惯,我回答说很闷。
  若皇上答应,我就将家人带来,长期在此开荒种地。”
  二人知道这是戏言,当不得真,因为李世民压根就不会答应。
  陈君宾一心在这块土地上,说道:“突利刺史,明日我们就开始动手吧。
  你挑选一些人,让我的人手把手教他们,争取一年有成。”
  突利点头答应。
  回帐的路上,二人在马上扯些闲话,突利问道:“陈卿,你刚从京城中来,可知道颉利的近况?”
  “他呀,听说呆在京城里很不习惯。
  除了上朝以外,就日日呆在家中足不出户,和外人没有来往。
  听说他郁郁不得意,数与家人相对悲泣,容貌枯惫。”
  “颉利的性格不是这样,他以前好动,怎么忽然变了性子?”
  “是呀,皇上也是这样想。
  皇上心想颉利定是心情郁闷,就想给他换一个环境。
  知道虢州吗?虢州那个地方多麋鹿,可以游猎。
  皇上想授颉利为虢州刺史,让他到那里换换心境。
  孰料颉利不知如何想,向皇上辞谢不愿前往,依旧留住京中。”
  突利长长叹了一口气,心想颉利以前何等威风,转眼间国破人散,反而寄人篱下,许是他心里实在转不过这个弯儿,才闷闷不乐,若长此以往,是会大伤身心的。
  他摇摇头,感叹道:“为人太过刚强则易折,颉利若一直转不过弯儿,必摧其自身心力。
  昔日汗国强盛之时,他不加珍惜,终于使其败落。
  到了眼前的境况,他仍思昔日的荣光,唉,此一时彼一时也。
  陈卿,如今大唐强盛,不以威权欺凌四夷,真正是四方归心。
  每月,我这里都有数拨人经过,前往京师朝贡。
  这些人,皆是汗国以前所辖部落之人,瞧他们那兴冲冲的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