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说康熙-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儿子,名字叫做朱慈焕。您瞧瞧,他把崇祯皇帝的三、四、五三个儿子都占全了!您说,这都什么和什么呀!
  3.声势浩大的杨起隆
  问题在于,为什么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当中不选择这三个中的一个进行介绍,而是非得要用大量的镜头对准这个杨起隆假冒的朱三太子呢?
  那是因为在所有的这四个假冒的朱三太子当中,还是以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杨起隆声势最为浩大!
  关于这个假冒的朱三太子杨起隆的声势浩大,我们看看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当中的描写:
  “崇祯皇帝三太子便是!”
  “请问殿下,你有何凭证啊?”
  “大人请看!”
  “小阿哥呀,这些个崇祯皇帝的玉坠啊、折扇啊,我可以给你两箱子。别说你这号的三太子,就是大太子,二太子,我也可以给你变出十个八个来!”
  “平西伯再看看这个!”
  “天璜玉牒?”
  4.杨起隆起义的时间和地点的选择
  为什么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杨起隆声势最为浩大呢?
  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时机抓的好——他充分利用了吴三桂的“三藩之乱”之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当时吴三桂已在云南发动叛乱,留在北京的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也正在行动,杨起隆就是借此###之机部署行动的!他乘云南王吴三桂起兵反清之机,在北京组织人民和八旗贵族的家奴举起义旗。他以明朝朱三太子为号召,提出“反清复明”的口号,建元“广德”。他们相约用白布裹头、红布披身为标记,在北京的内外城放火为号,同时起义。用白布裹头的意思是出殡——就是为明朝崇祯皇帝戴孝;红布披肩,意思是朱明皇朝当然是红的。
  第二、地点抓的好——他率领的人是在京城起事的!在京城起事,他的影响那就大多了!当时,杨起隆经常在鼓楼西斜街明朝的降将周全斌家中秘密聚会,计划在12月13日五更举火起义。12月11日,决定提前起义。
  这里,我们要注意:杨起隆发动起义的那天,不是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的二月二“龙抬头”那天!而是在12月11日!提前起事的原因是事情已经泄露,被清朝政府发觉了!
  5.杨起隆的失败
  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的这个杨起隆,真的是很勇敢的!而且准备是非常充分的!这是真的么?
  表现勇敢的确是真的!面对强敌,这些起事者全无惧色,经过一场激烈战斗,终因众寡悬殊而失败。一起起义的数百人被俘后惨遭杀害!
  但是准备充分是假的!毕竟京城是天子的脚下,想在京城起事还是很困难的!因此,严格说来,他的准备并不充分!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人数不多:杨起隆动员了受满洲贵族欺负的奴仆一些汉人还有极少数满八旗的下层群众。就几百个人起义,人太少了。也就是说,参加这次起事的就是这很可怜的几百个奴仆和佃户!
  

13。朱三太子谜案(3)
第二、起事未遂:实际上,他的这次活动尚未实施,便被官府察觉,杨起隆仓猝应战,事败后逃亡不知所终。
  问题在于,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的杨起隆在失败之后逃跑了,后来他与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噶尔丹勾结在了一起!一直到第四十四集的时候,这个假冒的朱三太子杨起隆又来偷袭康熙皇帝的大营,结果英勇战死!
  我们要注意: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的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在1673年他事败后就不知所终了。
  1679年,当清军对三藩的战争节节取得胜利时,大将军图海在陕西逮捕了一个“朱三太子”,据说他就是杨起隆。这个杨起隆被押解到北京,清廷经过审问,认定他是假冒的“朱三太子”,但是没有确定他是否是杨起隆,就把他给杀了。
  看来,这个假冒的“朱三太子”杨起隆并没有成为吴三桂的得力帮手!
  6.杨起隆的后代
  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当中,还有这么一个情节,就是这个假冒的“朱三太子”杨起隆跑了,他的女儿被索额图给收留了,叫红玉,这个红玉后来还和太子发生了一段感情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当中的描写:
  第一个场景:
  “往后对任何人,都不要提这孩子的来路!记住了吗?”
  “记住了!不说!万死也不敢说呀!”
  “老蔡啊,带她去领银子吧。”
  “嗻!”
  “谢老爷”
  “好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呀?”
  “我叫丹丹。”
  “丹丹?咱们以后不叫丹丹了,叫红玉!记住了吗?”
  “记住了!”
  第二个场景:
  “人呢?”
  “回主子,太子爷经过画圃的时候,突然走不动了,在那儿歇驾赏花呢。”
  “你是说红玉?八成是喜欢上红玉了?”
  “姑娘,真香啊!”
  “公子,离它远点!”
  “在下愿意整年整年抱着它!”
  “人气太重了,会伤了花的!”
  “是吗?我怎么觉得花香醉人呢?”
  这一段好象说起挺具有戏剧性的。历史也这么戏剧性吗?
  那是不可能的。
  第一,历史上没有红玉这个人。杨起隆有没有后代历史上没有交待,所以有没有红玉这个人我们历史上没有记载。所以红玉这个人和她的戏肯定都是编导自己编出来的,这是为了美化杨起隆全家,同时也给大家一个完整的交待。
  第二,索额图也不能干这种事。你想想咱们前面说过,索额图除鳌拜,立下多大功劳?他能做这种事吗?那是不可能的,完全不可能。如果这样的话,他也有点太大逆不道了。而这个皇太子又是他的哥哥的女儿的孩子。他至于要陷害自己的亲骨肉吗?这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
  。 最好的txt下载网

14。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乱之谜(1)
  一、王辅臣和周培公
  1.王辅臣其人其事
  在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当中,反映三藩之乱的前前后后当中,王辅臣这个角色非常重要,这个人感觉就是一个老油条,老奸巨滑。在历史上的这个王辅臣和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当中的王辅臣,他们是不是一样的呢?
  应该说,有同有异,同的地方是王辅臣的坏。不同的地方,那就是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当中的王辅臣演得还是不够坏,还是不如历史上的王辅臣坏。
  历史上的王辅臣非常的坏。当时王辅臣这个人,他是驻守甘肃平凉——地点没错。当时他本人就一直是吴三桂的部下,是吴三桂给他推荐到甘肃平凉当官的。然后吴三桂这边三造反,立马给他写信,相约哪天起事。
  王辅臣那边马上就答应了,说好,我跟你一块儿造反。掉头他把这封信用600里加急,连夜送到北京给康熙皇帝看了——他又把吴三桂给卖了。
  康熙皇帝接到这信,说到:大英雄王辅臣在最关键的时刻救了我,马上升官。整个甘肃省的兵全都归你王辅臣一人节制!然后康熙皇帝命令王辅臣:出兵打吴三桂!然后这个时候康熙皇帝总得派一个监军,所以就派了一个人叫莫洛。
  莫洛这个人,你可别小瞧了他——他是鳌拜余党。因为他一直是个清官,虽然一直保鳌拜,是鳌拜提升起来的,但是这个人当官一直比较清廉,所以康熙除了鳌拜以后觉得这个莫洛这个人还不错,在山西做官以清廉著称,所以就一直提拨。这样,康皇帝在最关键的时候,就派了莫洛当监军负责和王辅臣一道共同对付吴三桂,我们要注意这个时候他在哪儿,在甘肃,吴三桂在云贵,这中间夹着一个省是四川,所以当时双方这边派人去打四川,当走到四川的时候,王辅臣又反了。王辅臣趁莫洛不注意,杀掉了莫洛。然后王辅臣兵回甘肃、又先后占领了宁夏和陕西。
  我们要注意,本来三藩之乱已经到了长江以南尽归三藩之手的时候,就在这个时候,王辅臣这一反不要紧,四川丢了,甘肃丢了,宁夏丢了,陕西丢了,新疆也丢了!三分天下,三分之二以上都陷入了三藩之手!
  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就陷入巨大的被动状态了。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出场了。他是谁呢?就是剧中的周培公。
  2.周培公其人其事
  周培公这个人物,在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他一出场,给人的感觉就是突然间冒出个诸葛亮来!不但很有诸葛亮的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