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众星之主-第5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还是忍不住提出了关于三大手印的问题。

“师尊,不知道有无方法,让弟子修行参悟大日如来三大手印?”

听到这句,灵佑禅师睁开了自己原本闭上的双目,微微一声叹息,好像是早就知道了他会问这个问题一样。

“徒儿,等到你修成《摩诃止观》中的‘诸见境’之后,再来和老衲讨论这个问题。”

诸见境?

带着深深的疑惑,姬博弈也不敢太过于暴露自己,没有再问下去。起身对着枯瘦的老和尚双手合十,行了个佛礼。

吱嘎一声,大殿正门打开,俊秀的小和尚轻轻的迈了出去。

他没有发现,在身后,老和尚原本明亮睿智的双目之中,透露出了一丝前所未有的迷茫。

回到了自己的禅房之后,姬博弈静心平气之后,翻开了《摩诃止观》,先是从头到尾通读了一遍。

整本经卷共有十章,即大意、释名、体相、摄法、偏圆、方便、正观、果报、起教、旨归,简称十广。

第一“大意章”为一书总纲,并将其下九章概括为发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五段,略举全书的大体,简称五略。

两者合称五略十广。

不过对于姬博弈来说,只有第七“正观章”,才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这一篇章才是修习止观的法门,也是全书的中心。

总共有十境十观!

所谓十境乃是阴入界境、烦恼境、病患境、业相境、魔事境、禅定境、诸见境、慢境、二乘境、菩萨境!

十观则是观不思议境、真正发菩提心、善巧安心、破法遍、识通塞、道品调适、对治助开、知位次、能安忍、离法爱!

前者是自身参悟佛法的境界,后者乃是修持的法力。

一般来说,佛门弟子从开始修炼,没有顿悟这样的逆天机缘的话,大概需要数百年才能够修炼至“诸见境”。

只不过,灵佑禅师采用的教育方法不一样,前期三年多的苦功磨练,让姬博弈厚积薄发,一举晋入“禅定境”。

离“诸见境”也只有一重之差而已!

ps:感谢大家今天的月票,虽然没有到达六百票,却也很接近了,四更送上!(未完待续。。)

第四卷 无相 第七十一章 圆融三谛

下来的日子里,姬博弈放下了所有的心,一心参禅。!

在自己的厢房之中,经常是十天半个月不动一步,与禅定境界之中,遍观虚空法界,极乐净土。

《摩诃止观》之上论述的十境被他从头开始,花了一年的时间修炼到了“禅定境”,并且逐步臻至圆满定境,离下一重的“诸见境”只差了一层窗户纸。

只可惜,无论他怎样努力的去静坐参悟,始终都无法晋入下一个境界。

甚至还因为太过于在意法力境界的进步,险些走火入魔。

“师尊,弟子不解!”

大殿之中的摆设与两年之前,依然没有什么变化,几乎时间在这一座佛殿之中也失去了意义。

释迦摩尼的金身静静的端坐于正中间,在姬博弈的双目之中,无形的浩瀚伟力从虚空之中灌注进入这一具金身之中,随后缓慢的从其中逸散出来,将整个密印寺都笼罩在其中。

如果从百里之外以“天子望气术”观察,姬博弈就能够发觉,整座寺庙都被笼罩在一层纯净晶莹的佛光之中,使得方圆千里之内的地脉元气顺畅,群魔妖邪退避。

而这些安详稳定的繁荣,又让密印寺方圆千里的凡人都对“佛”心生敬仰,抱着各种心念对着释迦摩尼金身献出自己的信仰念力。

而这些香火念力通过地脉回溯到密印寺中,被金身以一种神秘的大法吸摄炼化,化作浩瀚伟力,护持一方世界成就净土。

如此循环不休之下,居住于净土中的佛陀法力越来越强盛,佛国也越来越巨大······

与两年前相比,灵禅师依然是那样的面黄肌瘦,骨瘦如柴。但是眉宇之间的那一股清圣佛光却是越来越晶亮,似乎从姬博弈的身上

领悟出了更深一层的佛理。

“徒儿,你可知‘禅定,?”

灵禅师这一次没有回过头来,背对着门口的姬博弈,诵经之声不停仿佛有两张口一样反问自家徒儿。

而这一个问题,却令姬博弈眉头紧皱,他早就在两年之前证得了“禅定”境界,一念之间游历虚空法界,得到大日如来以心传印。近些年来,更是在不断的“禅定”之中,领悟诸般佛法奥秘。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从虚空法界之中得到的佛法越来越多,积累的法力也是愈加深厚,几乎快要超越自己在鲲虚界的巅峰境界。

难道如此境界并不是“禅定”?

姬博弈心中浮现出疑惑,想起这两年来自己法力近乎夸张的增长,不由得闪过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弟子还是不解,请师尊解惑!”

这个时候,他可是真心实意的对着面前枯瘦的老和尚行了大礼。他虽然修行佛法的进步之快不可思议,但是总感觉有一种不踏实的虚假之感。

而眼前这个老和尚,却是禅宗五家中的一派主持,佛理精深,心境坚定每一步修行都是脚踏实地,圆融自在。

姬博弈心中感觉到,自己的问题眼前的老和尚能够解决。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

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灵禅师背对着姬博弈,手中灰扑扑的佛珠转动之间,说出了一段六祖慧能曾经说过的佛言,让他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非一曰诸,邪解曰见。谓推理不当而偏见分明,作决定解名为见也。”

这是《摩诃止观》上对于“诸见境”的开篇佛言,姬博弈一直都是迷惑不解,今天听了灵禅师的提点之后,突然之间了然大半。

成就“禅定”境界之后,念通虚空法界,一念之间遍观三千佛法,在法力的急速增长之下,自以为得证了大乘佛果,实际上却是偏离了正道,堕入了邪魔之道。

“此之诸见,或因禅发,或因闻发。因禅发者,谓初因心静,后观转明,见解通彻,有如妙-悟。”

唯有从法力急速增长的“假谛”之中超脱出来,得见“真谛”,才算是真正的得证了“禅定”!

这也是灵禅师以及禅宗诸位高僧的境界,了悟“真谛”,得证“真定”,一念之间三谛圆融!

《摩诃止观》之中记载了十境修行,但是实际上佛门之中流传的只有前面七境之法,后面三境被先贤故意的抹去,好似不应该是属于人间的“菩萨道”!

不过证得了“诸见境”之后,佛门高僧圆寂之时,就会前往彼岸净土,传闻有佛陀亲自传授往后的佛法。

“师尊,何谓‘真谛,?”

姬博弈虽然■“诸见境”的关键,但是毕竟自身不是专业修佛的,这世短短二十年之中,底蕴不如眼前的灵禅师深厚。

“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

灵禅师说话之中禅理深刻,隐藏玄机,让姬博弈眉头皱紧,他最讨厌这样子了。有什么话明明白白说出来不就行了吗,非要显示自己的高深,半遮半掩。

不过他也只有够陪着老和尚玩下去,开动自己的智慧,回想自己看过的各种佛经,希望能够从中找出“真谛”的痕迹······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义。”

脑海之中灵光一闪,不知道从何处看过的一句偈言被姬博弈顺口念了出来。

说来也奇怪,此言一出,脑中原本混沌不明的疑惑瞬间为之一清,似乎有佛陀亲自给他灌顶,让他明悟“真俗二谛”!

“不错,不错,老衲门下,唯有徒儿你可以超越为师。”

听到姬博弈在自己的一句点拨之下就领悟出了“真俗二谛”佛理,灵禅师内心泛起一阵不知道是什么情绪的感觉,半是叹息半是开怀的展颜一笑。

不知道什么时候,灵禅师已经转过身来,对着姬博弈轻轻的宣了一声佛号,一股无形的意念在这一声佛号之中与姬博弈的识海连接。

“一切世间之法,不论有情非情,总为因缘生者,因缘生之法,自体不实,故曰空,此理为真,故曰谛!”

《摩诃止观》之中,有一佛言名为“圆融三谛”,也是禅宗诸位高僧所能够在世间修行的最高境界。

“佛教中无论是大乘还是小乘,都是以真俗二谛作为通说,阐述诸般佛理,无上正觉。法华宗智者大师从龙树《中论》‘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一偈领悟出中谛,以此连系真俗二谛,强调三谛的圆融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