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作死路上狂奔的朕-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晓官一听,低下了头,“那今上呢?”

    秋明几轻声说:“还不知道呢。”

    秋晓官想了想,自己嘀嘀咕咕:“今上还是不要吃的好。他脾气素来不好,到时吃了血气上涌……”

    呸呸呸!

    秋晓官连忙捂住嘴,她平白无故的,怎么开始咒人呢。

    秋明几看着她的模样有趣,回神收拾出一个布帛袋子拿给她:“你既然对五石散有兴趣,那就上街看看。”

    秋晓官接过东西的时候,立马悟到了她的用意:“大人,您是说,我可以将这个写成奏章,叫百官于从政殿上同君商议吗?”

    “当然不是不行,”秋明几提点她,“不过你最好先写出点有用的东西。”

    “我明白的。”秋晓官把布袋跨在身上,喜不自胜的站了起来,“那我可以现在就去吗?”

    秋明几笑了笑,不置可否。

    秋晓官就当她答应了。再给她续了杯茶,她便转身溜了出去。金庸中文 jyebook

    秋明几揉了揉肩膀,继续阅看奏章。

    不多时,有官吏在在禀告:“大人,县试的初卷题目已经确定了第一遍草稿,礼部尚书邀您前去集贤院相看。”

    由于在科举重启时的不配合态度,季长芳直接把县试出试题的工作交给了集贤院的知院。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赵国的科举制度:

    赵国的科举考试分为省试,州试,殿试。拿郴州学子林说举例,他得先在清河小考,再入郴州大考,二者皆评优者才能上奉阳参加殿试。而清河县小,这时朝廷的惯例做法是化区域成片,所以届时林说参加省试时,与他同室答卷的,就是当年和清河一同遭遇水灾的八县学子。

    不用担心考试场地的问题,在赵国,就算再小的县也都建有贡院。这时一般只需要知州采取抽签的方式就能确定下各地方的省试地点。省试的过线人数一般取地方学子人数的一半,虽然考试题目同样由中央出,但比起州试与殿试,可以说是再容易不过。

    而为了避免省试的录取人数过多,朝廷对参加省试的名额都严格把关,他的难点,主要在报省试之前。

    不是说你只要是赵国人就能报省试参加科举。再拿郴州学子林说举例,他若想报名,得先拿着自己的文牒去找县官易希。

    之后,易希先是要查看他的户籍,确认他是否是本地人,如若不是,则驳回请他回户籍地报名;接着再翻看他祖上三代,其中若有杀人放火者、劫道掠财者、章台录事者(□□)三者之一,一律驳回。若此项得过,最后易希还得派人前往乡里探听林说的名声。

    《赵律》上有明文规定:参加省试的学子,或孝悌有闻,或德行敦厚,或文采秀美,或结义可称……

    林说必须得有一方面有可取之处才能获得参加省试的资格!

    季长芳当初也是考虑到了这点,才没让易希从清河调出。不然,只要县试前地方县官伸手一卡,林说这辈子都难出头。

    当然,这种情况也是季长芳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实际上,为了避免县官在县试的权利过大,一般在报省试时,地方御史台都会派人同着试卷一同过来。好做政绩的他们欢迎各位学子上前鸣冤,而冤情一旦查实,县官便是掉脑袋的下场。

    赵国的科举,从各方面来说都相当严格。

    就拿审查人品这一段,为了防止弄虚作假者,不光省试时会审,过了州试时还会二审一次,有时为了慎重,还会抽签三审。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杜绝了户籍作假,名声作假,也彻底绝了【代考】的可能。

    就这样,学子们仍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在省试至殿试的一年中,若是做了违反品行道德的事,还是要被打回原形,终身不录。

    这其中可操作的地方就多了。

    虽说科举制明面上是一视同仁,可背地里,士族学子家族中一句话就能过的事儿,放在寒门学子身上,就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显然,这类重压,就是士族防止寒门出仕设置的种种阻碍。

    这就是赵国流传下来,已经畸形的科举制度。

    季长芳在还未正式重启科举时,就存了想要改革的心。

    所以她在出卷的事儿上,先尝试动了一小步。

    一般而言,赵国科举的出题方都是礼部,而季长芳这回却先把县试的初卷出题权给了集贤院。

    集贤院是什么地方?集贤院是源自唐朝的官署,《新唐书·百官志二》中有言:“集贤殿院,掌刊辑经籍。凡图书遗逸、贤才隐滞,则承旨以求之。谋虑可施于时,著述可行于世者,考其学术以闻。”唐开元五年,于乾元殿写经、史、子、集四部书,置乾元院使。置宰相一人为学士知院等,常侍一人为副知院事,掌刊缉校理经籍。宋时沿置,为三馆之一置大学士一人,以宰相充任;学士以给、舍、卿、监以上充任。①

    在赵国近年,集贤院已然同昭文官、史官二部一同独立出来,成了直隶部门。

    高隙就是他爹花了好一番功夫才把他加塞进去。

    秋明几在集贤院门口遇见赵勐时,却见他一副笑脸。想想也是,将省试的试题,还是初卷交给集贤院,就算礼部尚书赵勐心有异议,也不能多说什么,顶多腹诽一下季长芳不懂规矩。

    附带一说,小皇帝上任后做的没规矩的事还少了?

    赵勐倒是率先开口问话了:“秋尚书可知晋阳长公主何时回来?”

    在那日的大封中,季长芳可是给了远在苏州陪伴容晏的程莛一个集贤院学士的闲职。

    虽说是闲职,毕竟是新皇第一次册封,程莛为了表示自己的重视,肯定得在一个月之内入京述职。

    秋明几抬了抬下巴,笑道:“皇上隆恩,得知晋阳长公主已有身孕,不方便舟车劳顿,特许她生产后再来述职。”

    赵勐笑道:“这是好事,”他伸手朝前一扶,“请吧。”

    秋明几低了低头,等赵勐抬了步子才一同进去。

    赵国的科举,无论是那场考试都要考六步:按照给韵或选韵作诗词一首、对题目要求的这段历史做史论、对时事进行讨论和献策做策论、默写书籍选段、模仿公文批复及根据既定题目做骈赋。

    这些试题的范围大部分出在《尚书》、《论语》、《中庸》等儒家经典之内,每年可能会夹杂一两个特别偏门的默写题目,那是主考官故意出来为难人的。

    科举废除多年,乍一重启就先给了集贤院,别说他人怎么想,负责的学士等一干人是慎之又慎的。当赵勐拿起那张半点错误都挑不出来的拟定试题时,他都有了心情开玩笑:“就这样的,做正题都够了。”

    秋明几也赞同他的说话。

    集贤院院史笑眯眯的没帮腔,显然把他们的话直接归为客套。他转头就进宫把这张卷子交给了季长芳裁夺。

    当季长芳看到骈赋上以【雪】为题时,不由得想起了当时在苏州求学时的光景。

    那时,好像也有过这样一个题目……

    她觉得有意思极了。

    “皇上?”童宪喊了一声,在季长芳回过神看向他时,朝下边站着的集贤院院史打了个眼色。

    季长芳看着他抬头笑了笑:“骈赋的题目就定这个吧。”

    “那别的呢?”院史差点没把这句话问出来。

    ※※※※※※※※※※※※※※※※※※※※

    这章瞎掰的地方很多,资料看得头秃,好心人高抬贵手不要杠我

    高亮::不要把这章的东西当真!!!这不是俺们这个时空的!!!

    //wap。ttxs77 shg

一年之后()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在作死路上狂奔的朕 书客吧小说网”查找最新章节!

    一年后; 上泽二年; 九月初七。

    卢景弥孤身一人; 打马扬鞭,疾驰在小道上。

    此处是离京都奉阳不过百里的一座山林; 方圆十里之内没有人家。

    西至; 有河; 卢景弥正御马徘徊时; 忽见远处有一竹筏小舟泊来。

    他面露喜色; 连忙提声喊到:“船家; 船家——”

    “过了河,你再想回来; 可就难了。”

    身后突然响起的声音; 突然吓了他一个激灵。

    卢景弥转身,只看到秋家的灵仙南飞站在他身后,飘飘然,似真仙。

    卢景弥看着她,突然有些丧气。

    晚秋的冷风混着河水的寒意拍过来; 刮得人脸生疼。

    他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一时竟有些想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