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文墨点头,“她是我的姐姐。”
“她做的那些事,你知道?”
“她跟我说了。”
“我明白了。”秋静淞笑了,她的表情有些阴鸷,“你既然包庇她,那就最好永远比我强,这样就能护她一辈子了。”
崔文墨是第一次看她如此,脸上还有些惊讶。
“你,真的想杀她?”
秋静淞不答,直接越过他转身走了。
崔文墨站在原地,目光忽闪着。
他心里在这段时间里想了很多,很多很多。
过了大概半个时辰,程婴出来了。
他没看到陈林渍芳,表情立马变得和陈林渍芳刚才看到秋静淞时一样难看。
“他人呢?”
现场唯一还在的崔文墨回答他:“他见你十二哥拿了桃花令出来后就走了。”
“好,好得很。”程婴面色有一瞬间扭曲,他大笑道:“如此弃我,总有一天我会让他后悔!”
崔文墨只是微笑着。
他又等了半刻钟,程盈才出来。
程盈提着剑,看到他只一个人在,也是猜到了什么,脸上便有些不好意思,“老师,对不起。”
崔文墨看着他微笑,“没事。我说过,你肯跟我来我就很高兴了。”
程盈压了压嘴角,把剑收好说:“您要走了吗?”
崔文墨想到刚才程婴的反应,倒是对程盈如此平静有些讶异,“你不生气?”
程盈摇头,“我不能让您满意,您再去找一个弟子也是理所应当。”
崔文墨不得不承认,这一刻,他的心是暖的。
他本来是打算就这么直接留在宋国的。
可是……
“我不会再收第二个弟子了。”崔文墨拍了拍程盈的肩说:“我以前答应过你教你《策论》,你至今未学,我跟你回去再教你参透这十二卷可好?”
程盈当然高兴,“再好不过。”
他们师徒二人就此相携,气氛倒如来时一般愉快。
“老师,是十二哥拿了桃花令吗?”
“对。”
“那我以后就要听他的吗?”
“这个就是你自己的事了,不用询问我的。”
程盈十五年的人生过到现在,很少有能让他自己下决定的时候。
但这次,他心里想着,想着想着真的有了一个模糊的决定。
92。学子冯放()
看到秋静淞平安下山; 展正心和离巧都松了口气。
对于比试的结果,他们二人都默契地没有多问。因为还有琐事要处理; 所以打算留下来的展正心便在送秋静淞和离巧出了宋国后与她们分别。
离巧觉得他行踪十分神秘; 在回去的路上,有一次便说到了展正心身上:“他这两年好像都没怎么着家。”
秋静淞也不瞒着她; 直言道:“他在攒车马粮草; 给我练私兵。”
她若是想做什么; 第一个会告诉的其实是展正心。
离巧明白过来; 连忙把这事儿掀篇。
回了雍城,秋静淞找到了冯氏在城中的铺子。
表明身份; 稍待一会儿; 尚锦就火急火燎地过来了,“二公子。”
由于在幻境里还曾一剑劈倒过他; 秋静淞此时见到他还有些莫名的心虚。
算算日子; 她走了差不多有二十几日。
秋静淞还惦记着崇明书院; 她在洗漱后换了身新的衣服; 就赶紧出发了。
因为雍城靠水; 又有冯氏本家的铺子支持; 所以秋静淞再度启程时走的是水路。她不晕船; 尚锦带来的行李中又有几册她没看过的书,再加上不用驱车纵马; 她这东去的一路上过得好不安逸。
水路比陆路快; 不过半月左右; 船就进了苏州。秋静淞下船时看到这座连屋檐都没有棱角的江南水乡; 心中不是不惊喜赞叹的。
这里和她以前去过的每一个地方都不一样。
自有奴仆挑担,尚锦赶在离巧前头给秋静淞拿来了披风。他说:“小的已经跟苏州粮铺的大掌柜递过书信,他会来接我们。”
秋静淞一边系着披风一边点头,她回头问离巧:“巧姐,你要跟我上山吗?”
不是很想去的离巧问:“你会有危险吗?”
秋静淞摇头:“崇明书院是赵国读书人的圣地之一,不会出事的。”
离巧便考虑了一下说:“那我就回去,帮你照看妹妹。”
秋静淞正是这么想的,她笑着说好,“巧姐你待会儿便跟着这船一起回雍城吧。”
离巧答应,一点儿心理负担都没有地重新钻回船舱。
便由尚锦扶着秋静淞下船。
下了码头,立马有一个黑衣上绣着福字的胖掌柜颠颠地赶了过来,“可是二公子?”
秋静淞连忙回过头假咳嗽。
尚锦也十分配合一脸着急地拍了拍她的背说:“是于掌柜吧?让你久等了,公子路上生了场病,耽搁了些时日。”
于掌柜是知道自家二公子身体一直不好的,本来抬头时看到秋静淞整张脸都涨红了,他心里就跟着有些难受,哪知这时河边又恰好起了风,真正是有被吓到的于掌柜连忙收起寒暄的话,退开一步催促说:“快,赶紧扶公子上轿。”
他身后的不远处,停着轿子车马。
秋静淞在上轿之前停了一下,她转头问于掌柜说:“城中可有出名的,经营文房四宝的店铺?”
于掌柜低头恭谨地回答:“有的。”
秋静淞便点头吩咐:“暂且先不上山,去那里看看吧。”
“是。”
尚锦给秋静淞放轿帘时体会着她刚才不仅温和而且还弱得中气不足的声音,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在感慨这小子真的会演。
“起轿——”于掌柜扶着轿身吆喝一声,“都稳当点啊。”
他落后两步,看着轿子稳当后才小跑两步走到尚锦身边说:“那什么,你要不要上马车坐会儿?”
“多谢于掌柜。”尚锦摇头,满脸都是忠诚,“我得贴身服侍公子。”
于掌柜擦了擦脸上的汗,又跑到另一边贴着轿窗说:“二公子,您近日有在服什么药?要不要小的给您配一些带上山去?”
秋静淞轻声说:“有从家里带来的止咳糖吃,倒有劳于掌柜费心了。”
“好,那您休息会儿,路上还有一段距离呢。”于掌柜听出秋静淞故意透露出来的疲意,立马没了继续搭话的意思。
秋静淞便趁此机会在轿中闭目养神。
外头的街道上,一水的吴侬软语,听起来倒真如歌声一般悦耳。
这一路上都没遇着什么事,于掌柜也觉得舒服,走了大概一炷香左右的时间,他招手在城中最好的那家四方斋前让轿子停下。
“公子,到了。”尚锦一边说,一边打起了轿帘。
秋静淞慢悠悠地起身,出来时也没忘记咳两下。
进了店,就有小二迎了上来——他看到这位客人的架势也不敢怠慢,“公子想要看什么?”
尚锦这时充分发挥一个书童的作用,帮秋静淞开口说:“帮我拿一套送给师长的上等货。”
于掌柜则是把她请到一边坐下。
等候时,还有香茶奉上。
秋静淞放到一边,没喝。
她要的东西后来是这家店铺的掌柜亲自过来奉上的。
他好像还认识于掌柜,两人在秋静淞看货时还拉着在一边咬了两句耳朵。
“这位是……”
“我冯氏的二公子。”
“来书院念书的?”
“可不是嘛。”
秋静淞握着笔试了试手感,又闻了闻墨香,再摸了下纸后方说:“就拿这套吧。”
于掌柜抢在尚锦前头把账给结了。
他们出门时运气就不太好了,外头大路上不知哪里怎的,有一伙学子在吵架,周围看热闹的都把路给挡了。
“君子动口不动手,既然你的观点并不能说服对方,认输便是,何必闹大难看失了风度?”
“你也不听听他说的什么话,他刚才骂我像老鼠呢!”
“我可没骂你啊,我明明只是在说事实。”
“我泱泱赵国,若一概以貌取人,朝廷会错失多少良才?”
“朝廷不缺良才,更不缺你这种丑八怪。”
“我呸,士族若都是你这样的人,真就成了蛇鼠一窝了。”
听听这说的是什么话,于掌柜觉得这群读书人就是吃得太饱才瞎折腾!他担心秋静淞又咳嗽,一边琢磨着涨米价的事一边上前几步开口说:“你们这些学子啊,要吵去茶楼吵,挡在路中间算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