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巴米利恩会战时,杨威利眼看着最后的胜利就在眼前,却仍然遵从同盟政府的命令,无条件地停火,尽管莱因哈特的旗舰伯伦希尔就在射程之内。如果杨无视于那个命令,挣脱政府的制肘,或许他自己就可以成为宇宙的霸者。
那个决定在义理上虽然值得赞赏,但同时也暴露了杨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行为模式,今后也不会有超越该范畴的行动出现吧。就算今后他已经改变了个人的价值观,幸福的女神也不会再对已经失去最好机会的人眷顾了吧?杨威利虽然有着做为一个政略家的卓越能力,但是他却欠缺政略家性格上的特质。杨威利背离同盟政府逃离首都海尼森,纯粹是紧急避难的措施,而不是在多经推敲后于政治上获得的结果。如果要立于第一人之位,他自己本身则裹足不前;但是要退居第二位,他的能力及名声又太过显赫,恐怕会招致上位者的嫉妒及疑虑 ̄ ̄。
就算听到这些毒辣的评语,杨恐怕也无法加以反驳吧?帝国大本营的幕僚群--主要是希尔格尔.冯.玛林道夫伯爵小姐--的分析即使不完全是事实,至少也相去事实不远了。也可以说思绪的活动把事实具体化了。他虽然想居于第二人以下,然而,他的这种心态却不被第一人所体谅。他的忍耐力及包容力以一个军人的行动来说已达界限,而对他的精神来说,做为一个政治家的倾向却少之又少。尽管希尔德不完全了解杨的性格与为人,但是根据在巴米利恩会战中的几个迹象显示,他大概可以正确地拿捏这个界限。
话又说回来,希尔德虽然聪慧、明理,但是她却不可能掌握得住杨在战术层面的心态。杨那几近于无限的智略,值得每一个人敬畏。因此,希尔德不得不说服皇帝避免和杨正面决战。
“不管是同盟政府或已叛离政府的各个部队,杨威利在某方面来说是个常胜军。反过来说,没有杨就没有胜利,对吧?如果我们在没有杨的地方不断进行战略的运用,使他疲于奔命而放弃抵抗的话会如何呢?”
这段谏言似乎没有得到兼具年轻和霸气的皇帝所同意。
“玛林道夫伯爵小姐,你似乎千方百计不想让朕和杨威利作战。”
莱因哈特凝视着希尔德。伯爵小姐知道他那苍冰色的眼睛中的锐气及风暴正不断地加强中。
“看来聪明过人的伯爵小姐也有产生错觉的时候。如果朕不败给杨威利的话,难道朕就不老不死吗?”
希尔德闻言不禁在脸上和精神上同时泛起红潮,她微微地抬起下巴,带着抗议的语气说道。
“您似乎在取笑下官哪,陛下。”
“抱歉!”
莱因哈特笑了笑,但那只是一种礼貌上的反应,接下来的一连串表态证明了他并无意修正自己的意思。
“伯爵小姐,去年朕在巴米利恩星域和杨威利作战,朕是败了,而且败得很彻底。”
“陛下 ̄ ̄”
“朕是输了。”
莱因哈特以不容许对方提出反论的严格态度如此断言。
“在战略层面上,朕被他所挑衅。在战术层面上,再差个半步,朕就被他的炮火轰个正着了。朕之所以能够逃过那一次的死神召唤是因为你策动罗严塔尔和米达麦亚直捣敌国首都之故,功劳在于你,伯爵小姐。朕什么功劳都没有。”
白晰的脸上罩上了红色的激情波纹,皇帝加强了说话的语气及呼吸。
“您太客气了,陛下,臣下的功绩应该归于提拔臣下的主君。陛下并没有失败。”
莱因哈特点点头,但是他的眼中却仍然映出了内心强烈吹指着的狂风。希尔德在瞬间的犹豫之后,决定面对强风站起来。
“请不要试着去针对杨威利个人进行复仇之战。陛下在不久之后即将把整个宇宙纳入手中了。杨威利是无法阻止这件事的。陛下必能获得最后的胜利。谁能说胜利是可以用偷的呢?”
“杨威利是不会说,但是他的部下们一定会这样说。”
这种说法与其说是出自一个少年的口中,倒不如说更像是一种带着孩子气的不成熟说法。莱因哈特把他那白晰而柔软的手指头按在秀丽的嘴唇上,但却给人一种勉勉强强才抑制自己咬指甲行为的印象。由军神和美神倾其才情所塑造出来,这个无人可比的年轻人似乎很害怕别人说他失败。希尔德觉得有些惊讶,同时也感觉到不祥的微风吹过了她的思考。
希尔德产东认为莱因哈特热切盼望着破灭的来临。但是,她怀疑莱因哈特是无条件地选择在他生命中最旺盛的时期被优秀的敌手打倒,而不愿在失去敌人之后的漫长安逸岁月中老去——。对希尔德而言,要将这个疑问转换为最后的确定,必须随极大的精神负担。她甚至觉得光是处在疑问之中就已经令她喘不过气来了。
希尔德轻轻地摇了摇头,照明的灯光反射在她那暗金色的头发上。特意选择朝向黑暗的一方追溯思考的迷宫并不适合本来的她。虽然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但是,她仍然记得在利普休达特战役时,父亲和她自己毅然决然地投效莱因哈特的阵营不是为了追求破灭的美感,而是因为他们看出莱因哈特的高瞻远瞩及羽翼的坚实。
五百年前,钢铁巨人鲁道夫.冯.高登巴姆以一个军人的身份和宇宙海盗作战,是出于对破坏秩序者的憎恶及其个人的政治野心。他的权力及子孙的特权是建立在牺牲弱者的观点上,而这正是他所谓的正义之结论。莱因哈特即由否定鲁道夫的这种正义而崛起的。
而他的出发点又何在呢?在于他曾发过誓要对拥有权力者利用不正当手段强夺了他那美丽、温柔的姐姐安妮罗杰进行报复。在于他厌恶那种大贵族支配已有五世纪之久的体制而想加以改革,这是他于私的正当怒气及于公的正当愿望。这些因素原应是这个年轻人生命的泉源,但或许是他的生命力仍然不断地要求更华丽而炽烈的表现方式。以前,希尔德偶尔会这样想着。每次这个想法都令她害怕,她担心他的灿烂火焰是不是燃烧得太快了。
II
对莱因哈特及帝国军而言,宇宙历七九九年,新帝国元年在精神核心尚未燃烧殆尽之前就结束,而新的一年又来了。至于新年的开幕行事就只有在总旗舰伯伦希尔上举行典礼用的大厅召开了一个简单的庆祝宴会,把酒分给所有的将兵而已。皇帝通讯萤幕告诉将兵,在完全占领同盟军首都海尼森之后再举行大规模的庆功宴,而“莱因哈特皇帝万岁!”的欢呼声回响在所有的舰艇中。士兵们对皇帝的信仰及对各个将官的敬意没有丝毫疑惑,士气呈现极端的稳定、高昂。跑在前头的毕典菲尔特和本队之间的通讯,因为干扰而经常没有办法联络,再加上鲁兹为何不离开伊谢尔伦要塞这两件事对现在的情势而言无疑是不完美之处。但是,只要他们两人再加上舒坦梅兹,三人没有被各个击破,帝国军实在没有必要产生动摇。
“或许对方是一次有组织性的反击。即将赴死的将兵必会尝试做最后的抵抗。把他们消灭之后,占据同盟首都海尼森,宣布同盟寿终正寝!”
莱因哈特和他的幕僚们都有这样的认识和想法,而到了一月八日,一千艘左右的舰艇群出现在米达麦亚舰队的前方。对方始终保持适当的距离移动着,似乎有意采取攻击。
看来他们似乎想在毕典菲尔特的后方斩断帝国军深长而壮大的舰列。皇帝莱因哈特和其他的幕僚们本想在一瞬间就消灭他们,然而,他们最后又重新评估那必是同盟军最后全力的反抗,一定是最佳的尖兵,于是决定避免正面交战。通知后卫缪拉确保费沙方面补给路线的是统帅本部总罗严塔尔,该处置正确地显示了其卓越见识。同时,米达麦亚命令全军停止前进,派出五百艘驱逐舰及十倍于此数的侦察艇去收集情报。此时,和前头的毕典菲尔特的联络几乎完全断绝,干扰之强烈足以在无形中证明已接近同盟军反攻的时机了。莱因哈特将艾杰纳、缪拉以下的各军集结起来。不管是再大的军容,前后拉得过长的阵列在统一指挥上来说是不恰当的。将兵间的紧张气氛升高了。
“那些家伙难道是握有什么胜算才出击的吗?或者只是将胜败置之度外,想以死相殉于民主共和呢?”
这个疑问盘据在帝国诸将心中。中级以下的军官可以“只有全力以赴”这样的精神论来处理,但最高干部却不能以“应该”及“打算